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次 「誤繪」引發的學術謎案,「委曲求全」的學者硬是解釋「通」了

一次 「誤繪」引發的學術謎案,「委曲求全」的學者硬是解釋「通」了

畫說科技史之:魏晉清流

博主按:

拙文是「畫說(中國古代)科技史」系列文章之二,刊發於《百科知識》2018年05A刊。

刊發後,發現文章中有關桿秤起源的問題沒有講透,首先是我寫作時以為只要有秤砣,便可證明桿秤,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有些考古發掘的「秤砣」完全可以作為定量砝碼,也即仍可作為等臂天平的附屬物。

其次,一些專家認為,在天平向桿秤的演變中,「衡稱(秤)」作為過渡物件曾出現過。這也是我文中未提及的。

按照度量衡史專家丘光明的觀點,她認為桿秤在東漢時已經比較普遍使用了。請參考丘光明《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劉東瑞《談戰國時期的不等臂稱「王」銅衡》,孫機《焦作窖藏出土的桿秤》。特補充。

中國歷史朝代歌中有一句:「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這幾句便是我們今天要涉及的魏晉南北朝。

這段時期跨度不可謂短,從公元220年曹丕代漢建魏到公元589年隋軍滅陳、完成統一,前後達369年。

桿秤起源的謎團

魏晉彩繪磚印證了歷史,但有時圖畫也會把研究者、欣賞者引入誤區。接下來談的我國桿秤起源的學術問題,便與一幅「誤繪」的臨摹圖有關,也可以說是一次 「誤繪」引發的學術謎案。

在城市的大商場、菜市場中,桿秤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不過,在農村地區它還在廣泛應用。

桿秤本質上是一種非等臂槓桿,需要掌握一定的力學知識方能製作。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已經使用等臂天平。

我國在戰國時期的一些墓葬中曾出土多件等臂天平,其中以長沙左家公山出土的一套天平最完整,包括木杆、兩銅盤和一套砝碼。

我國桿秤的使用要晚些,但究竟起源於何時,學界存有爭議。

爭議的原因要從敦煌莫高窟北魏第254窟一幅壁畫談起。

但是,劉文引用的是他人摹繪的一幅圖(圖4),臨摹的時候人為把原圖右方的屍毗王改繪為一秤砣,結果活生生把一等臂天平「變」成了桿秤。

圖4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屍毗王割肉貿鴿」圖(臨摹)

結果以訛傳訛,流傳甚廣,就連科技史界陸敬嚴、華覺明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機械卷》也沿用了此圖,一時成了我國最早使用桿秤的圖像證據。

更有趣的是,本來是天平,提紐就在中間,如果改繪成桿秤後,位於中間的提紐就解釋不通了,為了解釋得通,前述《機械卷》只好寫道:「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畫中的執秤圖(引者註:即第254窟壁畫),雖屬提系桿秤,但秤的製作比較原始,提紐幾乎在衡木的中央,秤盤的籃子處於重臂一端的中間,這種桿秤依然保留有不等臂秤的痕迹。」

可見,那位臨摹者真是害人不淺,害得科技史學者如此「委曲求全」,硬是把無法解釋的畫解釋「通」了。

那麼是誰最早發現了臨摹者的誤改?是敦煌研究院王進玉研究員,他在《敦煌學與科技史》中專門論述過此問題,同時他發現敦煌莫高窟晚唐第156窟有一幅賣肉圖中繪有一桿秤。

但是有跡象表明,魏晉南北朝時期,桿秤應該已經使用。前述《機械卷》引用了張僧繇繪的一幅執秤圖(圖5)。

但該圖其實出自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中的亢宿,該畫的作者有說是唐代的梁令瓚;有說是張僧繇,只不過是唐摹本(還有直接說是梁令瓚摹張僧繇本)。

圖5 唐代《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亢宿》

儘管作者仍存爭議,但該畫年代為唐代,美術史界並無異議。退一步講,即便是唐摹本張僧繇的,作為南朝已出現桿秤之證據仍不可靠,因為美術史上以摹繪之名行改動之實的不在少數。

那麼,何以主張魏晉南北朝已經出現桿秤了呢?

理由有二。

首先,約公元450年,北魏道士李蘭發明了一種新型計時工具「秤漏」。該事件在梁代沈約《袖中記》和唐代徐堅《初學記》均有記載,「以器貯水,以銅為渴烏,狀如鉤曲,以引器中水於銀龍口中,吐入權器,漏水一升,秤重一斤,時經一刻」。

很顯然這是一種計以水的重量轉換為時間單位的儀器。李約瑟、華同旭等復原了秤漏的結構,均採用了桿秤。

或者說,李蘭發明的秤漏是以桿秤的普遍使用為前提的,而不可能相反。

其次,1989年河南焦作嘉禾屯林場出土了一批窖藏銅器,孫機認為同窖出土的秤砣和秤盤便便是同一桿秤的部件,年代為北魏或略晚。

因此大致可以說,我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桿秤已經出現,但相關圖像資料仍闕如,最早有較明確紀年的桿秤形象出現於莫高窟第156窟的賣肉圖,該窟建於唐大中年間。敦煌莫高窟的壁畫,留給下次談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在古代,漢族的男人,為什麼不願娶匈奴女子?
毛主席崇拜的歷史人物沒幾個,他算其中一個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