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稱九尾狐為祥獸?
哲理
05-25
在古代,九尾狐曾在很長歷史時期被視為原始宗教信仰和部落圖騰,是一種祥瑞之獸。《山海經》中就有關於九尾狐是祥瑞之獸的描述,它說,在東南方有個叫青丘國的地方,這裡以九尾狐作為他們部落的圖騰。九尾狐有著神奇的能力,能夠威脅敵人,以保護它的子民。如果,有人吃了九尾狐的肉,那他就能抵禦一切邪魔的侵害。
此外,我們耳熟能詳的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其中說到大禹的妻子是塗山氏,而她娘家的部落就是以九尾狐作為部落圖騰。有次大禹路過塗山,恰巧碰見一隻九尾白狐,頃刻間被其魅力所傾倒。而且,在塗山族的民歌中,就經常唱到九尾狐是一種祥瑞的徵兆,預示著幸福太平。同時,塗山也曾飾九尾狐先祖所在地,而塗山氏則是九尾狐的後人。因此,傳說講誰若是在塗山成家立業,就一定會得到九尾狐的保佑。聽過這些歌后,大禹便娶了名叫女嬌的塗山氏女子為妻。
此外,古人還認為九尾狐屬於仙界中極其罕見的種族。它們分布於仙界各層,而且喜歡住在深山野谷中。特別是九尾白狐之類全身雪白的毛色,顯得超塵脫俗。傳說,九尾狐一百年後就可以化身為人,並且都是傾城傾國的絕世美女。但是它們的行蹤卻是極為神秘。
到了漢代,九尾狐還被視為祥瑞之獸,但以往相比,這時期它們經常會出現在房屋建築、器皿傢具等的圖案中。例如,就有關於王母娘娘的圖案,在她的周圍經常是九尾狐、白兔和三足烏成組出現。整體象徵著吉祥康泰。
但隨著歷史的發展,九尾狐的形象也漸漸發生了變化,開始被視為妖邪之物。這種觀念特別在明清時期更是得到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