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首輔背後的男人,渴望成功的你也需要一個
淙翰觀世界
點關注 世界在你眼前
寄語
這裡有最實用又易懂的各種知識乾貨,每一篇文章都可能成為你下一次約會、和領導談話、朋友聊天時用到的談資,收藏起來分享給更多人吧!
明神宗朱翊鈞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年號萬曆
在位48年
不吹不黑,但凡喜歡讀書的人(注意是喜歡,不是被迫)都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有過濟世安邦的鴻鵠之志、有過名揚天下的執念狂想。讀書,就是為了兩個字——「向上」。
不過,喜歡讀書的人,一輩子能有多大出息?著名的儒家叛徒賈寶玉管這類人叫祿蠹,也就是竊食俸祿的蛀蟲,專罵那些貪求官位俸祿的人。如此貶低嘲諷,也許有他的道理,誰要他生來就只喜歡胭脂呢!
但是,喜歡讀書的人,是否就註定了是一事無成的「腐儒」?一個手不釋卷,廢寢忘食的人,是否在現實中就四處碰壁,懷才不遇,落得鬱鬱而終?答案是:不!不!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花有百樣紅,人有千萬種,豈可一概而論? 閱遍二十四史,縱觀宦海三千年,眼看無數人傑與人渣的浮沉,按現在最流行的話來說,我pick到了一個「小哥哥」,一個真正的英雄。
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他未逢亂世,生於承平時代,不能斬木為兵、揭竿而起,過一把梟雄的癮。可他並不甘於平庸,因為他所面對的政治環境是牢不可破的祖宗成法、腐朽不堪的帝國機器、深不可測的官場黑幕,不是亂世的亂世。
陳規陋習,擋不住他施展抱負的志向;爾虞我詐,反而練就他不屈不撓的鐵腕。他工於心計,卻不阿諛奉承。他光明磊落,堪當「國器」之稱。
整個國家盡在他的操控,連皇帝都要看他的臉色。可他又並非卓莽之流,懷有異志。他就是一個臣子,一個舉世無雙的權臣,一個憑藉智慧和才幹揚眉吐氣的讀書人。
他就是大明王朝萬曆時代的首輔——張居正。一個敢於架空皇權,開啟改革,為大明王朝強行續命半個世紀的男人。今天是他的冥誕日,男兒若自強,就請記住這個名字。
而今天,在原本屬於他的日子,我卻不得不提起另外一個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他,就沒有張居正震鑠古今的成就。
影視劇唐國強飾張居正_圖
不世出的聖賢
這個人便是王守仁,別號陽明,又叫王陽明。「守仁」源於《論語》:「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人生在世,智慧獲取的一切,倘若沒有仁愛的胸懷和坦蕩的人格堅守;即使僥倖得到,也必將失去。
他是個全才,精通儒道釋,可若僅是如此,他頂多算是個優秀的讀書人,被少部分人記住。然而,大約在距今五百年前的某一天,他於龍場悟道,陽明心學橫空出世,自此,追隨者無數,這才是他名垂青史的最大成就。
除張居正之外,明朝扳倒奸臣嚴嵩,肅清朝綱的閣老徐階;明末清初被譽為中國啟蒙之父的黃宗羲,無一不是陽明心學的傳人。
清末改革,救亡圖存,林則徐、曾國藩、梁啟超、陳獨秀、嚴復、胡適,這些在風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無一不是陽明心學的信徒。
到了近代,蔣介石更是痴迷陽明心學,不僅自己研讀,還讓自己的兒子研讀,更是把台灣的草山命名為「陽明山」。而毛澤東自青年開始,就視王陽明為自己的精神導師,一生踐行,獲益匪淺。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_畫像
心學的理念與價值
心學是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不屬任何一派,而全為心用,確是更高層次,隨心所欲又心不動如山。從不刻意挑時間選地點去修行修鍊,而在「事上煉」。
心學不是宗教,也不是玄學,更不是統治階級用於控制人的教化。不用強迫自己遵循外力,更不是遵循王陽明的內心,只需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沒有刻板教條的表面,有的是堅如磐石的內在。既講究光明磊落、表裡如一,又能見機行事、隨心而行,不變的是跟隨良知。
可以通過陽明先生的事例來體會心學價值和應用。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於是都來安慰他。他卻淡然地說:「汝皆以落第為恥,吾以落第動心為恥。」可以說是很有個性了。
陽明心學的思想淵源還得益於《易經》。其知行合一說與致良知說都運用了《易經》的思想資源,將「內求於心」的道德內求思想發揮到極致,完善地表達了關於本體和工夫的一致性,最終的目的則是成就一種積極向上的人格,使人的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在本質上獲得圓融一致的和諧。
正如王陽明在他的代表作《傳習錄》中所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聖人,只是有的人後天被磨滅了。只有遵循心中那個知,並知行合一,無愧於人,無愧於心,在這個原則和行事標準下,再繁雜糾結的世界也會立即變得清晰起來。
《博物館館藏》明代書籍傳習錄_圖
對後世的影響與貢獻
王陽明在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天,叫他的弟子周積入榻,慢慢睜開眼睛說:「我要走了!」周積泣不成聲問:「有何遺言?」王陽明微微一笑道:「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說完便閉上眼睛離開了人世。這短短八個字,可以說是王陽明先生一生的概括,也是他對世人最後的教誨。
悠悠五百年過去,陽明已逝,心學不朽。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文化學者,沒有誰迴避得了王陽明。作為自諸葛亮之後中國第二個集哲學、政治、軍事、文學才能於一身的儒將,王陽明死後贏得了極其崇高的學術地位。
源於易經,揚於心學的知行合一思想更是被後世銘記並推崇,連習近平主席都向來重視。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論述,不難發現,自2009年以來,習近平主席6次強調「知行合一」。
標題如下:
1、知行合一,報效祖國。
2、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3、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4、中國人講「知行合一」,法國人講「打鐵方能成鐵匠」,都強調要把思想轉化成為行動。
5、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6、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於言。
縱觀王陽明的一生,他都在追求道德的完善,不求功名利祿,不論是學說還是人格都為後世做了不朽的貢獻。心學更是治國良方,其「知行合一」至今都是學術界、思想界的一顆璀璨明珠。他的思想火花生生不熄,支持著有志之士堅持真善美,抵制假惡丑。可謂澤被後世,造福四方。
知行合一書法作品_圖
張居正的身後站著王陽明;姬伯侯的身後站著姜子牙;劉玄德的身後站著諸葛亮;朱元璋的身後站著劉伯溫。無一例外,他們都成功了,或封侯拜相,或稱王稱帝。
如果您也渴望成功,首先需要的是一本人生導書,那麼心學根基,群經之首《易經》了解一下。
接下來就是搞定那個背後的男人
現在鄭重地向你推薦「李氏易經」、智在禪創始人李淙翰老師。
李淙翰老師經20多年沉心歷練,深入研究儒、釋、道、兵、法、易經等和合智慧,創辦了「李氏易經」,注重「有用」比「有道理」重要。
將易經各個門派的高效絕招融會貫通,並且提供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讓您深入透徹的理解並運用這門經典智慧在您的生活和事業中,從此開始掌控你的事業、家庭、財富。(噓!文章底部有福利)
一篇好的文章不僅需要團隊的努力還需要你們的鼓勵,歡迎大家在閱讀後點贊+轉發,表示對我們的支持與喜愛~比心??
TAG:淙翰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