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一戰成名,成為清朝太祖、太宗的剋星,反被魏忠賢用而見棄
向敬之
袁崇煥曾經是一個有準備的人。
萬曆四十七年(1619),他在科場取勝,成為進士,被安排知福建邵武縣。他有雄心壯志,心在北邊的戰場。但凡有退伍老卒歸來,他總是第一時間召見,紓尊降貴,擺酒慰問。
他要問北疆的戰事。他在老兵的敘述中,遙想那金戈鐵馬、短兵相接、兩軍博弈。
未歷戰陣,他卻分析血的教訓,建立自己的問題意識、評價立場和觀察角度。
他不甘心偏安東南,於是利用天啟二年(1622)入京述職的機會,打通關節,爭取到皇帝的召見。他激情澎湃,不想南下了,通過御史侯恂推薦,進入兵部任職。
袁崇煥劇照
官職雖小,亦是京官一員。
管事瑣碎,等待就是機會。
很快,廣寧交鋒,明軍大敗。遼東巡撫王化貞不戰而潰,濟世良將熊廷弼被牽連下獄議罪。
魏忠賢藉機整治東林黨,卻給了不出名的袁崇煥一個機會。
廷議需派人鎮守山海關。袁崇煥看準時機,單騎走邊上,查閱關外地形。
他回朝後,立即上言:只要給足我兵馬錢糧,我一人就能守住山海關。
兵敗的明朝,正需要豪言壯語提振士氣。
袁氏狂言,大臣點贊。
袁崇煥被破格晉陞為兵備僉事,督關外軍。朝廷不給兵,給了他二十萬帑金,讓他招兵買馬。
也正是這樣一個機會,使書生報國的袁崇煥,順利地攀上了天啟皇帝的恩師、大明王朝大學士孫承宗,參與經營遼東。
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孫承宗因魏忠賢拉攏不成,被罷,後金天命汗率兵來犯,新任遼東經略高第和總兵官楊麟膽怯畏縮不前,躲在山海關城樓看風景。
因為強悍的孫承宗被調離,被憋了三年的努爾哈赤,勢在必得。天命汗兵臨寧遠城下,饒過城池進軍五里,橫截山海關援兵來路。
寧遠成了一座孤城。
努爾哈赤將其先前抓獲的漢人俘虜放回,讓他們帶話:「汝等此城,吾以兵二十萬來攻,破之必矣。城內官若降,吾將貴重之,加豢養焉。」(《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卷十)
努爾哈赤畫像
這是努爾哈赤慣用的政治伎倆,曾經在撫順城下,順利地招降明朝第一位投降的游擊將軍李永芳。努爾哈赤封其為三等副將,並把一個孫女嫁給了他,使他成為了後金的汗親國戚。這也成了努爾哈赤「豢養」投降者的一大樣板。
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寧前道袁崇煥回信很硬氣:大汗您為什麼加兵攻打寧、錦二城?您是既得而棄,而我將您所棄之地重新修復。我現在明確地告訴你,我要堅城固守,又怎麼會投降。
袁崇煥還說:大汗您耀武耀威地說自己擁兵二十萬來攻,其實也不過十三萬人馬!「我亦不以來兵為少也!」
袁崇煥手下不過區區數千人,而且無援兵,驚人藐視努爾哈赤十餘萬眾。足見他是一個大膽之人。
果然,這一位大膽的書生,堅壁清野,炮石齊下,竟然憑藉新購置的葡萄牙紅衣大炮,擊潰了來勢洶洶的努爾哈赤大軍。
努爾哈赤驕傲輕敵,兵敗寧遠。
努爾哈赤退回瀋陽,終結自己自二十五歲起兵,東征西討,南攻北伐,「戰無不捷,攻無不克」,卻沒想到在寧遠這一座孤城面前鎩羽而歸。雖然後來清朝史官只記載,此戰「傷我游擊二人,備御官二人,兵五百人」,但袁崇煥、高第等人寫給天啟帝和魏忠賢的捷報是:只斬首二百六十九人。
高第掠功請賞:「寧遠捷功,奴夷首級二百六十九顆,活夷一名,降夷十七名。」(《明熹宗實錄》)
時任薊遼總督王之臣也報告:「計上首虜至二百六十有九,皆得其名,系降夷與回鄉所識認者。」
但是,高第隨後又報:「奴賊攻寧遠,炮斃一大頭目,用紅布包裹,眾賊抬去,放聲大哭。」幹掉了一位大人物,所指努爾哈赤。
斬獲不多無妨,袁崇煥卻聲名鵲起。
努爾哈赤退回瀋陽,對諸貝勒大臣說:「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顏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焉」
明廷也要有所表示,命袁崇煥升任遼東巡撫。
操控天啟帝如傀儡的魏忠賢,對袁崇煥並不放心,派來了監軍。袁崇煥抵制不成,魏忠賢還是送了他一個兵部左侍郎的兼職,以及子孫世蔭錦衣千戶的特別獎勵。
《江山風雨情》中的陳道明版天啟帝和李丁版魏忠賢
一戰成名,進入封疆大員之列的袁崇煥,開始驕縱了。
他給後金投書一封:「老將橫行天下久矣,日見敗於小子,豈其數耶!」袁氏得意,溢於言表,被時在袁氏幕後的朝鮮文人韓瑗回國後,此處傳揚。李星齡《春坡堂日月錄》特地記錄了袁氏驕傲情態。
他向朝廷提出,要求將總兵官滿桂調離。
袁崇煥的寧遠之勝,前副將滿桂出力不少。他因功扶正,卻讓袁崇煥耿耿於懷。
替代高第的新任遼東經略王之臣,在滿桂去留問題上,同袁崇煥發生了爭執。最後,經朝廷協調,袁崇煥總管關外,王之臣調回關內。
王之臣的讓步,換得了已調回京師的滿桂,鎮守山海關。
這樣的安排,成就了第二年,後金繼任大汗皇太極復仇,又兵敗於寧錦大戰。
袁崇煥為首功,而滿桂、趙率教及時出兵援救,也是立了大功。
魏忠賢不想袁崇煥坐大,只獎勵了滿桂和趙率教,引發袁崇煥憤而辭職。
※膽大!此人成功騙婚使努爾哈赤失信於天下,結果更出人意料
※努爾哈赤完勝人生第一大戰,勝於易勝的背後,有聯軍崩潰的隱情!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