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種古代流行但現在已經消失了的樂器,其中一種唐玄宗親自演奏過

五種古代流行但現在已經消失了的樂器,其中一種唐玄宗親自演奏過

文/馮玄一

第一種:編鐘

編鐘是古代的一種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行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時代。編鐘不但是一種音樂樂器,而且還是地位與權力的象徵。這種樂器主要用於王公貴族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普通百姓是不能使用的。

第二種:磬

磬,從字形來看,就知道這是一種石頭製成的樂器。它是古代的一種禮器和樂器,石頭製成。最早用於樂舞活動,後來用於帝王將相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禮儀活動中的樂隊演奏,成為象徵其身份地位的「禮器」。

第三種:缶

《說文解字》上這樣解釋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也就是說,缶不但是盛酒水的器具,也是一種可以打擊了樂器。這種燒制而成的類似於瓦罐的樂器,在先秦時期很流行。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寫道:「擊瓮叩缶,彈箏博髀」。可見當時的秦國普遍使用。但是後來失傳了。

第四種:羯鼓

羯鼓是一種由西域傳入中原的樂器。南北朝時經西域傳入內地,盛行於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羯鼓兩面蒙皮,腰部細,用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據史書記載,唐玄宗非常喜歡羯鼓,他本人也是打擊羯鼓的高手。

第五種:箜篌

如果你讀過唐代大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詩的其中一句是「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那你對箜篌這種樂器應該不陌生。

箜篌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樂器,漢代自西域傳入。這種樂器不但在宮廷里流行,民間也很流行。箜篌在唐代達到了頂峰,在盛唐時期傳入朝鮮、日本等周邊國家。宋代的時候仍有流傳,但是到了明代以後就失傳了。現在只有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寺院中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失敗的戰神項羽為何會博得後人的青睞,司馬遷的文筆功不可沒
做人不要太狂:漢和帝陰皇后曾發誓要剷除鄧家,結果自己反倒被滅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