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肇慶味道,你嘗過沒?
長的很小隻,但樣子很好辨認,圓鼓鼓的帽子,大長腿,白色網狀裙,經典黑白配,圓潤與修長的結合,森林裡最美麗的就是它了——竹蓀。
竹蓀,你可能不太認識它,和蘑菇是近親同屬菌類。只生長在茂密森林裡,那裡土地養料肥沃,讓它有足夠能量生長。竹蓀對生長環境要求非常高,土壤養分、空氣濕度缺一不可。
沐浴新一天晨露後,西江畔竹林里一朵朵竹蓀破殼而出,像穿著蕾絲白裙的「精靈」,在林間翩翩起舞。在封開縣江川鎮新興村新賢自然村竹蓀種植基地里,負責人陳嘉龍和員工們正在竹林里俯身蹲下,忙著採摘新一造的竹蓀。
相比栽培,竹蓀的採摘更困難,它的開放堪比「曇花一現」。竹蓀開放時,竹蓀蛋凸起開裂然後菌蓋瞬間被撐開,伸出白色的菌柄和菌裙。這種蓬勃生長的活力,就是植物界的醜小鴨變天鵝呀。
200多天的孕育,竹蓀將在一個小時左右完全開放。採摘就是在這關鍵的一小時,如果錯過了,竹蓀就倒伏溶解啦。所用的竹蓀都經過專業化的工序風乾,最大限度保留竹蓀的營養物質。
竹蓀並不只有外表,她滋味鮮美,營養豐富,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最宜與肉類搭配。在菇類飲食文化中,幾乎都有竹蓀名菜。湘菜「竹蓀芙蓉」是國宴名菜,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吃了這道菜,都讚不絕口。
早在七八百年前,我國已將竹蓀作為菜肴了。唐代的《酉陽雜俎》和清代的《素食說略》等古籍中,對竹蓀的形態、產地、烹調、宜忌、味道等有著詳盡的記述。瑞士人稱它為「真菌之花」,巴西人叫它「妙齡女郎」,前蘇聯人尊它為「菌中皇后」,法國人推崇它為「山珍之王」,我國人民誇它為「植物雞」。竹蓀不僅肉質滑嫩,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
鮮美可口的竹蓀湯
這麼好的烹飪珍品,為什麼不可以開發、創製成讓人一吃難忘的許許多多冷、熱、湯等美點佳肴?由於名貴山珍竹蓀原為野生,產量稀少,價格昂貴,以往一直是帝王御膳和少數有錢人食用。我們真要感謝科學技術的進步,竹蓀的人工栽培獲得了成功,使得這種珍貴的「植物雞」進入城市的商場、大小酒店,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
三年前,畢業於鄭州大學、學習生物技術的90後青年陳嘉龍,放棄了在一線城市工作生活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封開成立公司,在西江江畔承包了10畝竹林地搞竹蓀種植,進行創業。
「我回來種植竹蓀,主要是看重它在市場上頗高的價值,再加上自己在大學裡讀的就是生物技術,可以在竹蓀日常種植管理上提供一些技術支持。」想起當時回鄉創業的選擇,陳嘉龍仍顯得信心滿滿,他表示,家鄉新賢自然村靠近西江,江畔長有大片繁茂的竹林,在村裡建立基地,一方面可為栽培竹蓀所需的腐乾竹、廢竹塊、腐竹葉等提供充足的原料,另外村裡離封開縣城很近,能給竹蓀銷售提供便利。
為實現竹蓀質與量的同步飛躍,陳嘉龍與員工們夜以繼日地鑽進竹林里,做了平整泥土、挖排水溝、搭建帳篷等大量工作,並將在大學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經驗結合起來,全身心投入到竹蓀栽培原料處理及栽種技術的研究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停地試驗,陳嘉龍摸索出了一個適合封開本地氣候條件的竹蓀高產配方,以及一套高效栽培工藝流程。去年5月初,陳嘉龍終於在竹林下的基地里看到一朵朵白色的竹蓀破土而出,就像穿著蕾絲白裙的林間「精靈」在翩翩起舞。辛苦耕耘總算換來滿載而歸,這讓陳嘉龍興奮不已。「竹蓀終於在村裡安家,這讓我和家裡人更有發展信心了,其他村民也高興地看到了一條嶄新的脫貧致富路。
談到今後的發展,陳嘉龍說,他希望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全部運用到竹蓀種植中,並擴大基地發展規模和拓展產業鏈,帶領家鄉人民一起把村裡的林下經濟做大做強,把綠色健康的「真菌皇后」帶到更多人的餐桌上。
陳嘉龍獲評最美封開人
【竹蓀怎麼吃】
竹蓀做菜花樣極多,常見的料理方式為煲湯、炒食、涮鍋。整個兒下鍋涮,原汁原味。廣東地區喜歡吃竹蓀靚湯,老母雞一隻,瘦肉幾片,干竹蓀幾朵,就這樣慢慢燉上幾個時辰,無需什麼調料,撒點鹽花足矣。湯頭鮮美異常,竹蓀爽滑有嚼勁,實乃人間美味。或者是用蚝油爆炒鮮蔬,蘆筍、百合皆可,加入高湯勾芡,紅油赤醬,鮮爽可口。
【竹蓀的營養價值】
竹蓀的營養價值很高,據測定,含粗蛋白20% 、粗脂肪26% 、碳水化合物38.1% ,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特別是谷氨酸的含量很豐富,高達1.76%。
1、補腦
竹蓀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2、保護肝臟
竹蓀中的有效成分,能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堆積,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
3、提高抵抗力
竹蓀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
4、抑制腫瘤的發生
苗族人患癌症的幾率較低,與他們經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關。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竹蓀中含有能抑制腫瘤的成分。
如果你想嘗試的話,
可以通過在線平台進行查看及預訂
TAG:肇慶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