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攻陷天京後為何要屠城?

曾國藩攻陷天京後為何要屠城?

湘軍屠城是常態,不止在天京,安慶、九江也發生過同樣惡性的屠城事件。首先,湘軍是沒有中央財政撥款的,所有的餉銀來自於厘金和南方各省籌款,簡單來說就是湘軍沒錢,所以只好殺人放火,這樣更方便搶錢搶東西了。劫掠和有組織的殺人都可以保持軍隊的士氣和戰鬥力,這也是湘軍對部隊做出了規則鬆綁的原因,例如,鮑超的霆字營,打仗最兇悍,同時風氣也最敗壞。

在攻克天京後,整個部隊士氣維持的目標就不存在了,湘軍一下子就散漫了起來,連曾國藩自己也說「湘軍暮氣沉沉」。類似的例子可以參考西方的三十年戰爭,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的華倫斯坦部隊,也是以劫掠和殺害平民來維持部隊財餉和士氣的。這裡有一個觀點,認為可以把財物和銀子搶了但不殺人,想法很美好,但是這樣做會把自己的大後方留給滿是怨念的百姓。更何況,舊式軍隊又不是天使,在他們眼裡,殺人和搶劫只是揮揮刀的區別。

不僅是湘軍屠城,淮軍也屠城,左宗棠的楚軍也屠城,西北的白彥虎屠城,滿清入關時也屠城,甚至連大家有好感的太平天國也屠城,當然太平天國的屠城具有很大的針對性,即只屠殺滿族。從永安突圍到奪取天京,太平天國把奪取到的大城市中的滿人殺的幾乎乾乾淨淨。比如,太平軍在奪取天京過程中,天京城內「滿城」的滿族男女老幼,都上城牆組織反圍攻,在城破後全部被殺光了。舊社會裡,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並非一句空話。

更何況在那個時代是沒有戰俘條約的,在滿清和依附於滿清的地主階層眼裡,反叛的太平天國是「賊」而非「民」,和當年作詩「不做安安餓俘,效尤奮臂螳螂」的楊昌嗣是一個套路,他們眼中,既然這群人非要給朝廷搗亂,殺了也沒問題。

當時的天京被稱為小天堂,不論是僧格林沁的八旗,還是清軍的南北大營,還是湘軍,大家都相信當時流傳很廣的一個流言——太平軍搜集而來的金銀財寶,都藏在天京城內。曾國荃曾經懟掉了十三個太平天國王爺對天京的聯合救援行動,在這個過程中,為了保證部隊的士氣,他許下過一個承諾,如果攻陷天京,准許大家掠奪。後來,幾乎所有圍攻天京的部隊都默許了這條承諾。

最後一個原因,湘軍的屠城行為,實際上也和湘桂的地域矛盾有關係。太平天國前期和中期參加的部隊基本都是由兩廣老兄弟組成,他們途徑過湖南,甚至險些攻取過長沙。而湘軍的主體儘是湖南人。在三河之戰中,太平軍給湘軍造成了極其大的打擊,湘南湘鄉幾乎「處處招魂,家家怨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汪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書聖」王羲之抄《道德經》,換肥鵝的目的是什麼?

TAG:小汪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