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圖片來源:Nature

本文轉載自「學術經緯」,原標題:點贊!華人學者今日連發4篇Nature。

1、劉穎教授

KLHL22 activates amino-acid-dependent mTORC1 signalling to promote tumorigenesis and ageing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mTORC1是細胞生長的重要調節者。如果這一關鍵複合體失控,就會引起代謝疾病、癌症、以及衰老等癥狀。我們知道,mTORC1受到了許多環境因素的調節,其中包括氨基酸。在氨基酸的影響下,mTORC1會被Rag GTP酶招募到溶酶體處激活,而GATOR1複合體則能行使GAP的活性,抑制這一過程。在這項研究中,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劉穎教授團隊發現在氨基酸的作用下,CUL3-KLHL22這個E3泛素酶能促進DEPDC5的降解,而它正是GATOR1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因此,KLHL22是激活mTORC1通路的關鍵蛋白。敲除這一蛋白,不但能延長線蟲的壽命,還能抑制乳腺癌細胞的生長。因此,這支團隊的發現為我們帶來一個潛在的重要靶點,治療乳腺癌和年齡相關疾病。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128-9

2、Xiuren Zhang教授

SWI2/SNF2 ATPase CHR2 remodels pri-miRNAs via Serrate to impede miRNA production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染色質重排因子(CHR)能改變染色質的結構,平時,這些因子存在於核糖核蛋白複合體中,但我們對其和RNA相關的功能卻知之甚少。在這項研究里,來自德克薩斯州A&M大學(TAMU)的Xiuren Zhang教授課題組發現CHR2能促進微RNA前體(pri-miRNA)的轉錄,並抑制miRNA在體內的積聚。其與Serrate(SE)的結合對於轉錄後miRNA積聚的抑制是不可或缺的。研究人員們同時發現,CHR2能直接結合pri-miRNA並進行解旋,抑制它們的作用。相應的,在擬南芥中,chr2突變體與野生型的pri-miRNA結構有著明顯不同。基於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們總結認為,CHR2通過與SE的結合,改變pri-miRNA的次級結構,從而抑制其下游的生物學進程。這個發現也對miRNA的調控機制添加了新的信息。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135-x

3、Yuxin Mao教授

Mechanism of phosphoribosyl-ubiquitination mediated by a single Legionella effector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泛素化修飾是生物一大重要的轉錄後修飾過程,能調節大量細胞進程。在傳統的模型中,泛素蛋白的C端與目標蛋白會發生共價連接,這往往發生在賴氨酸上。最近,在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的效應蛋白SidE家族中,我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泛素化機制:磷酸核糖泛素(phosphoribosyl ubiquitin,PR-Ub)能與底物蛋白的絲氨酸形成磷酸二酯鍵。在這項研究里,康奈爾大學的Yuxin Mao教授團隊解析了SidE蛋白家族成員SdeA的晶體結構,發現了這一獨特泛素化的背後機制。原來,這一過程需要磷酸二酯酶結構域和mono-ADP-核糖轉移酶結構域的參與,且兩者的功能獨立。後者能形成ADPR-Ub,而前者能將PR-Ub與底物相連。此外,研究人員們也解析了SidE蛋白家族另一個成員SdeD9的晶體結構。這些發現解釋了磷酸核糖泛素的分子作用機理,並有望為這一獨特的泛素化過程提供更多洞見。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147-6

4、馮越教授

Structural basis of ubiquitin modification by the Legionella effector SdeA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北京化工大學的馮越教授課題組也帶來了一項關於創新泛素化分子機理的研究。在研究中,科學家們報道了SdeA在不結合配體,結合泛素,以及結合泛素-NADH狀態下的多個結構。這些結構表明mono-ADP-核酸轉移酶結構域和磷酸二酯酶結構域能協助SdeA蛋白的C端形成催化結構域。在泛素結合下,SdeA會發生相應的構象變化。這項研究闡述了SdeA介導的泛素化修飾機制,並為後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框架,讓後來人能更好地理解磷酸核糖泛素的作用機理。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北京化工大學首次在《細胞》、《自然》、以及《科學》這傳統「CNS」頂尖期刊上發表論文,值得祝賀!

點贊!華人學者1天連發4篇Nature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146-7

我們再次祝賀華人學者們取得佳績,並期待在不遠的未來聽到更多可喜的突破與進展。

本文學者照片均來自相應科研院所官網,研究圖片均來自《自然》。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柳葉刀》:縮短12倍!「3分鐘療法」可有效治療抑鬱症
記憶何以長期保存?或與突觸中的長效蛋白有關|PNAS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