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這3種家長孩子最喜歡,但是等到他們長大後,想法就會改變了

這3種家長孩子最喜歡,但是等到他們長大後,想法就會改變了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總想替孩子承擔一切苦難,為孩子遮風擋雨,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在迫切希望孩子快樂的同時,也忽略了那些對孩子到底有沒有用。

李姐的孩子去年剛從名校畢業,入職一年後,似乎並不順利,這跟在讀書時那種順風順水相比,可謂是截然不同。她的孩子呢,成績一直都很好,可是參加工作後就處處碰壁,領導嫌棄,同事排擠。每當李姐去安慰孩子的時候,卻受到了孩子的責怪,怪他們從小隻讓他學習,忽視了教他怎麼面對生活,怎麼跟別人相處。李姐也很委屈,一天到晚都把孩子放在首要位置,時時刻刻都替孩子著想著,到最後,換來的竟是孩子的責怪。

其實很多家長都會遇見這種犯難,在小時候對孩子呵護備至,可是孩子懂事了,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從小就被父母關心的太好,失去了這方面鍛煉的機會。以下這幾種行為,孩子會很喜歡,可是由於阻礙了孩子太多的鍛煉,孩子長大後,或許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第一:什麼都為孩子包辦的家長,早上為收拾好孩子上學的物品,定時帶著孩子去買新衣服。只要是孩子的事情,不管大小,都包攬在手中。在這種被動享受的環境中,孩子完全都失去了自覺性,自己的事情都不用自己去考慮,等到孩子真正需要自己生活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在這種環境成長下,失去了是什麼。

第二:什麼都為孩子承擔的家長,孩子犯錯了,不罰不罵,孩子在外面欺負別人,家長也替他們出頭,該賠錢賠錢,該道歉家長也替孩子們道歉。犯錯後會有人替自己出頭,不用自己承擔責任,孩子當然喜歡了。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犯的錯也可能會越來越大,等到大到無可挽回的時候,孩子就會責怪母親了。

第三:一切都幫孩子做主的家長,孩子該吃什麼,該跟什麼人相處,家長們都想插一手,時刻都「監控」著孩子。從小都不用面對選擇的孩子,當然會省去大量選擇的時間,但是同時也失去了分析事物的能力,在選擇面前,總是徘徊不前,拿捏不住最好的方案。等到孩子在十字路口周旋的時候,有沒有人給孩子提出建設性的建議,那麼孩子到頭來還是會追溯到以前。

其實很多時候,家長的過於呵護對孩子並不是一件好事,雖然孩子現在沒有太多選擇的能力,但是孩子卻需要這種選擇的鍛煉,不要什麼東西都站在愛護孩子的立場去著想,有時候,孩子也需要適當的鍛煉,這樣才可以保證孩子在獨立的時候,能夠飛的隨心所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孩子成長日記 的精彩文章:

再稱職的老師,也給不了孩子這些東西,但是家長卻可以輕鬆做到
如果你們堅持這樣「愛」孩子,將來老了能指望誰

TAG:熊孩子成長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