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與現代文明
每一項科學技術的發展,都與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興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公元前140年到100年,古希臘人製造了用30至70個齒輪系統組成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計時器。這台儀器被稱為「安提凱希拉儀」,由29個彼此咬合的銅質齒輪和多個刻度盤構成,大小與一個午餐盒相當。它於1901年在希臘安提凱希拉島附近一艘古代沉船上被發現,因此得名,現保存在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
東漢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周,這是最早出現的機械鐘。
公元12世紀。1283年,在英格蘭的修道院出現史上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而此時正是英國在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的一個相對穩定期。
公元13世紀。1314年,法國卡昂橋頭建造起塔樓之後,一個詩人寫道:我將賦予時間以聲音,給每個人以快樂。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台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鍾,日差為15~30分鐘,指示機構只有時針。詩人、編年史作者讓·傅華薩在1369年寫道:鐘錶,這個美麗的器具,令人愉悅又非常實用,不論白天還是黑夜都告訴我們時間。這正是在義大利開創早期文藝復興時代的時期,即從14世紀末期到大約1600年之間,一個具有文化上重大改變與成就的時代。雖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紀早期,義大利文化里的許多面向大致都是中世紀的,而且文藝復興一直要到這個世紀結束時才整個呈現出來。
公元14世紀。到了末期,有幾百台時鐘在西歐運轉,出現了幾個鐘錶製造商,這些製造商為了爭奪客戶,不斷尋找改進、提高產品質量的方法。歷史上沒有幾個革新像鐘錶一樣如此輕易。好像人人都歡迎它的出現,即使是那些深受時間所苦的工人也歡迎這些傳達客觀時間的時鐘,它們總比那些僱主任意規定的工作鈴聲要強得多。
公元15世紀至16世紀。歐洲人口為7000萬,公元1600年時,歐洲人口為1億。這段時間是個歐洲的發展期,這是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機械鐘錶的發明和傳播還深深影響了歐洲的技術、文化和社會,其重要性堪比後來的活字印刷術。首先,鐘錶能夠小型化,一旦小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隨身攜帶。要想做到這一步,需要一種新的動力,這種動力要類似螺旋彈簧在展開的時候會釋放能量。這種裝置在15世紀出現了,隨之出現了新一代小型家用鐘錶。家用鐘錶是國家時間私人化的基礎,是現代性的個人和文明的標誌。不管怎樣,沒有這種時間紀律,我們現在就不能讓今天的社會運行。1500~1510年,德國的亨萊思首先用鋼發條代替重鎚,創造了用冕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鐘,鐘錶的製作似乎僅限於鎖匠的副業,直到後來,對鐘錶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鐘錶技藝也日益複雜,才出現了專業的鐘錶匠。1582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鐘,創立了擺鐘。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明遊絲,並用後退式擒縱機構代替了冕狀輪擒縱機構;1673年,惠更斯又將擺輪遊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在可攜帶的鐘錶上;1675年,英國的克萊門特用叉瓦裝置製成最簡單的錨式擒縱機構,這種機構一直沿用在簡便擺錘式掛鐘中。1695年,英國的湯姆平發明工字輪擒縱機構。
公元十七世紀。時間對於個人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所以出現了懷錶,但精確度和可靠性,都不能適應天文測量的要求。甚至牛頓也對水鐘的完善發生了興趣,天文學家契哈?勃拉格仍是利用水鍾或沙鍾進行天文觀測,伽利略就是藉助水鍾進行落體實驗的。
自伽利略時起,實驗自然科學的發展、船隻橫渡大西洋、印度洋時確定所在位置精度、特別是在十七世紀急劇發展的貿易,都對鐘錶走時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於擺和擺輪遊絲系統的發明,使這一要求得以解決。擺和擺輪遊絲系統具有固有振動周期,作為走時的調速器,代替了不完善的、建立在同樞軸式擒縱機構力的閉合基礎上的富利歐調速器。後者的調正看,是用手工移動橫樑上兩端的重塊來達到的。從這時起,古典振動精密計時學開始得到了發展。從而開始了鐘錶史上又一新的篇章。
而此時的鐘錶與英國的穩定強大是分不開的。英國的第一次革命是為了廢除國王的專制。革命者成功了,英國成立了共和國。第二次革命的口號是「不要教皇」,革命者又成功了。英國的法律宣布了英國有宗教自由。同時,英國還宣布,法律高於國王的權力,從此英國開創了人類世界的資本主義歷史,英國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
1713年英西戰爭結束。英國初步取得海上霸權。大航海時代進入尾聲。1715年,英國的格雷厄姆發明了靜止式擒縱機構,彌補了後退式擒縱機構的不足,為發展精密機械鐘錶打下了基礎;1730年英國人西森發明經緯儀。1728~1759年,英國的哈里森製造出高精度的標準航海鍾。1765年,英國的馬奇發明自由錨式擒縱機構,即現代叉瓦式擒縱機構的前身;1775~1780年,英國的阿諾德創造出精密表用擒縱機構。這代表著鐘錶由為宗教服務轉化到為工業服務的年代。1756年~1763年 「七年戰爭」,這是英法爭奪海洋和殖民霸權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戰爭結束,英國取得了最終勝利,從而確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國」建立。
而英國在關注於海上霸主的同時,他卻丟了一塊重要的屬地--美國!
1781年,美軍與英軍在獨立戰爭中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1783年,美英簽定巴黎條約,結束了獨立戰爭。並組成新政府(1784~1819)。革命的成功,預示著穩定的到來。1797年,美國人伊萊·特里(Eli Terry)獲得一個鐘的專利權。他被視為美國鐘錶業的始祖。從此,美國開始了自我發展的道路。鐘錶在美國也自成體系。
進入十八世紀。在歐洲的法國,拿破倫1804年稱帝,成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帝國,1806年,拿破崙之妻、皇后J.約琵芬為王妃特製的一塊「手錶」,是目前知道的關於手錶的最早記錄。這是一塊注重裝飾、被製成手鐲狀的手錶。當時,男人世界裡風行的是作為身分、地位象徵的懷錶,手錶則被視作是女性的飾物。1848年:法國革命,推翻了帝國,建立了第二共和國;1851年:拿破倫三世(拿破倫的侄子)奪取了政權;1852年:建立了法國歷史上的第二帝國;1853年:爆發了法國歷史上著名的革命運動,巴黎的革命者成立了巴黎公社,但是同年遭到血腥鎮壓;1870年:歐洲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普法戰爭(法國和普魯世之間的大革命)1871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摻遭失敗,普魯士佔領了法國,第二帝國滅亡,成立了法國歷史上的第三共和國,這個共和國一直到1940年法國貝當政府投降於德國才宣告結束。
法國的百年動蕩造成了一些法國基督教新教徒逐步隱居於瑞士山區上千米海拔的山谷。那裡人跡稀少湖泊環繞叢林聳立,漫長的隆冬令人咋舌。他們擅長製造機械裝置,為了生計,他們一面堅守信仰,一面發展手工技巧。在幽閉的自然環境和漫長的嚴冬中。他們的手制鐘表工藝日益精湛。
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了,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打了四年,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1865年,北方戰勝了,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恢復統一,而且,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美國由農業共和國開始向工業共和國轉變。而鐵路是美國工業發展的助推劑,但隨著車輛的增加,終於在1891年4月19日一次火車事故使11人喪生,而導致事故的原因是火車調度員的手錶停了。經此悲劇美國人認識到需要有統一標準的時間,也要提高表的精確度。官方規定鐵路用表的要求是在7至14天的周期中不等有大於30秒的誤差。原為賓州蘭卡斯特市的一座小工廠於1892年接到了美國鐵路局求援製做鐵路級別的計時懷錶,該工廠也不負眾望製造出了一類非常準時的懷錶,最後此表也獲得了最精密鐵路計時器的雅號。這個品牌就是美國漢米爾頓鐘錶公司。
進入19世紀的工業革命時期。先前製表工藝發展的最初,幾乎全靠手工操作得模式被美國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懷錶配件的創舉所打破,它令懷錶零件通用和互換(同一型號),使懷錶的維護不再複雜,懷錶產量大大增加,價格大幅降低,使得平民百姓也能擁有自己的懷錶。而鐵路表(Railroad Watch)更是美國懷錶中的「精英」。
這一時期瑞士的製表技藝已經成為個中翹楚。四個世紀以來瑞士始終是世界公認的「鐘錶王國」,而鐘錶王國的真正「帝王」又是誰呢?歐洲史學界、製造業、收藏界的所有人士對此既無爭論也無異議,此人非亞伯拉罕-路易-布雷蓋本人莫屬。他出生於1747年的亂世,終老於1823年。兩個半世紀以來,世界鐘錶生產中普遍採用的設計、工藝與技術,80%均出自其手。後世應用者,莫不誠惶誠恐、畢恭畢敬地在自己的產品上標明——布雷蓋「燒蘭指針」、布雷蓋「針飾錶盤」、布雷蓋「輪胎飾紋」錶殼、布雷蓋「挑框遊絲」、布雷蓋「雙遊絲」、布雷蓋「擺尖防墜防震裝置」、布雷蓋「超級平衡擺輪」、布雷蓋「擒縱系統」等等,不一而足。不僅未有愧色,反以為榮,同時這也是一種最好的攀龍附鳳、自高身價的慣常手法。現今越來越風行的「陀飛輪」與「交感座鐘」也是這位大師的首創。甚至一種通用的錶盤數字也由布雷蓋本人發明。正如業界所說:「布雷蓋似乎發明了一切」。
瑞士鐘錶業有了製表機器又學習了美國機械化生產的模式後,才出現大批量生產,製表行業也因此真正成為一個現代的工業生產部門。在之後的一個世紀中,瑞士手錶的產量迅猛上升。最高年產量曾經達到1.04億枚,佔世界總產量的40%,並且幾乎都為出口貿易。全世界的出口手錶中,每10枚就有7枚來自瑞士。
在這一時期的中國,清代晚期。外國鐘錶業伴隨著西方侵略長驅直入,鐘錶在民間極大普及,同時,中國自己的鐘錶工業化體系得以建立,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立足。所有這些,都是這一時期的新現象。所謂「中國市場鐘錶」,是指西方鐘錶業在研究中國審美觀念和欣賞品位的基礎上而製造的專門銷往中國市場的鐘錶作品。「中國市場鐘錶」的出現與西方鐘錶業對龐大的中國鐘錶市場重要性的認知有很大關係。
精明的西方鐘錶製造商看準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研究中國人的欣賞口味,製造了大量適合中國審美觀念並專門銷往中國的鐘錶。這就是最早的「中國市場鐘錶」。這時的「中國市場鐘錶」大部分都是鍾,體形較大,多來自於英國。其突出的特點有二:一是在鐘錶中加入了中國化的形象。如仙鶴、塔、葫蘆、象馱寶塔、壁瓶等;二是大量使用自動機械裝置;三是這種鍾一般成對出現。其中最有名的就是James Cox鐘錶。早期的「中國市場鐘錶」絕大部分都進入了清宮,民間是很少的。但逐步中國鐘錶消費者的群體進一步擴大,鐘錶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伴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日趨完善,這種為中國市場專門製作的鐘錶逐漸成為銷往中國鐘錶的主流,「中國市場表」在十九世紀風靡一時。這時的「中國市場表」已經不像過去那樣體量巨大,而是以小巧精緻的懷錶為主,其主要的輸出國不再是英國,而是變成了瑞士。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個時代的開創,手錶時代!1868年,百達翡麗為匈牙利望族夫人製作了一枚腕錶,該表是目前已知的人類歷史上的首枚腕錶。只是這款腕錶的裝飾意味大過計時功能,當時的設計師從未想過,將懷錶變為腕錶戴在腕間,以便隨時便利地關注時間,這將會是對人類影響多麼深遠的變革。
而到了1904年,住在巴黎的巴西裔冒險家Alberto Santos Dumont要完成30分鐘內乘坐輕型飛機繞巴黎市中心飛行一圈的創舉。但是第一次的嘗試,Dumnot並沒有成功,他比限定的30分鐘多了40秒。很顯然,40秒的差距並不足以讓人放棄,而Dumont也認為,這完全是因為自己「不方便掏出懷錶計算時間」所造成的。因此在準備第二次挑戰的時候,他找到了自己的朋友Louis Cartier,看看怎麼樣方便快捷地觀看時間。於是Louis Cartier找到了Edmond Jaeger,兩人聯手造出了當時這款腕錶出來。而到了1911年,卡地亞決定將這款名為Santos的腕錶量產推出,這就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上第一款腕錶。從此鐘錶由鍾到表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變。
鐘錶是所有機械的最初的模型,可以說是「機械之機械」。鐘錶是其他機械藝術的學校,美國科技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說:工業時代最關鍵的機械不是蒸汽機而是鐘錶。
在現代技術中,時鐘是最重要的機械,在每個時代都保持領先地位,它代表著其他機械所追求的完美。時鐘在歐洲發明,被歐洲壟斷了大約500年,圍繞著機械時鐘歐洲建立起來了一種文明形態,而這種現代時間,現代的生活方式隨著殖民擴張開始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蔓延生長。
從此,現代世界就這樣在鐘錶的進化中誕生了。
下期預告:鐘錶與航空
TAG:大象軍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