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挺開放,女人嫁了五次還能嫁,最後竟然沒人敢娶
今天筆者在翻看微博的時候看到一個問題十分有趣,大致問題是關於古代皇帝的女人能不能改嫁?這個問題讓筆者十分好奇,因為在常人眼中,皇帝的妻妾必須是從一而終的,怎麼可能改嫁。就算是可以改嫁,又有誰有膽量給皇帝帶上這個天大的「綠帽子」。
關於皇帝女人能否改嫁這個問題,筆者就所知道的歷史事件進行了整理分析,發現,這種常人所不能相信的事情並不罕見,有許多還是有史可據的。講到這裡,可能就有讀者要質問筆者,你是不是在胡編亂造,不用說古代帝王的女人,就算是平民百姓家的女人一生都只可以有一個男人,皇帝女人改嫁怎麼可能?
在古代社會,不少朝代都有著殉葬這樣的陋習。所以說,作為帝王的妃子如果帝王去世後,下場大部分十分凄慘。不過,之後這種殉葬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有所改觀,雖然依然存在,但是,相對於原始社會的時候要少得多。妻妾殉葬的陋習在秦朝時期就有所改觀,但是,並沒有得到普及,殉葬的陋習依然存在。
然而,妻妾殉葬這種現象到了漢朝開始,就逐漸被遺棄。漢代開始,飽受議論批判的妻妾殉葬現象被逐漸取締,皇帝的女人們不再擁有凄慘的結局。在西漢以後,這種制度被人們推崇,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制度最開始的實行者竟然是呂后。
呂后推行這種制度並不是因為良心發現,而是有著她自己的目的。如果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呂后所做的大多數事情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
據史冊記載,在劉邦死後,呂后的野心越發的膨脹。源自於內心對權利的渴望,呂后竟讓將劉邦遺留下的妻妾轉嫁給劉姓諸王。雖然,呂后這一舉動完全是為了自己,但是,也可以認為呂后的行為給後人對皇帝妻妾的處理作出了一個榜樣。
並且,在普通的百姓中,女人改嫁更是常見,據《漢書·陳平傳》記載,「盧牖富人張負,有女孫,五嫁夫輒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最後,張負「以女孫予陳平」。喪夫五次的婦女都可再嫁,這也說明當時社會對女人再婚的事情還是支持的。
那麼,這些改嫁後的女人其命運到底如何呢?
筆者就漢朝時期改嫁的女子來說,其中,就有許多女子在改嫁後十分出名。竇姬原本就是一位服侍呂后的宮女,但是,在改嫁後的命運竟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能直說竇姬許多讀者並不十分了解,但是,如果提到竇太后,讀者們必定會感到十分驚訝吧。除了竇太后之外,還有很多出生皇室的女子也通過改嫁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唐朝時期,宮女改嫁也是十分的普遍。當時的社會風氣和許多現代影視作品中表現的完全不一樣,那些所謂的貞潔烈女的觀念也不是十分明顯。唐朝時許多開明的君主都曾經解放過後宮,數以萬計的宮女從解放中獲得了新生。到了後來,唐朝宮女的解放竟然成為了一個優良的傳統,每一代的唐朝皇帝都會這樣去效仿。
由此看來,皇帝的女人改嫁在漢唐時期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
隨著朝代的更替變遷,宮女改嫁這種優良傳統開始被逐漸放棄,甚至於,對宮女們的管制愈發的嚴厲。但是,這其中也是有著其緣由的,漢唐時期皇帝的後宮大都十分充盈,除卻那些受寵的女子外,有太多的女子一生沒有被皇帝寵幸,所以,皇帝們對於宮女改嫁十分開明。
然而,到了宋朝時期,皇帝後宮的女子數量相對於漢唐以來就要少上很多了。這就使得除了被皇帝寵幸外的女子所剩不多,之後,隨著社會風氣的改變,皇帝寵幸過的女子改嫁已經成為了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說,從宋朝開始,可以出宮改嫁的女子數量就越來越少。
到了明清時期,皇家對於禮教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朱熹提出「好女不嫁二夫」,「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就導致了皇家的女子要遵守的制度增多,在如同病態般的禮教束縛下,宮中女子想要改嫁就變得基本可能了。到了明代初期,曾經在先秦就被人所唾棄的嬪妃陪葬制度竟然又死灰復燃,這就使得皇帝的女人們在皇帝死後要為皇帝陪葬,所以說,改嫁就變得完全不可能。
到了清代,皇家對於妃子的管理有著變態般的嚴格,甚至於,回娘家探望親人都成為了奢望。所以說,清代就更不可能有宮女改嫁的事情發生了。可以說,對於皇帝女人可否改嫁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朝代背景下有著不同的結果。如果僅僅是糾結於到底能否改嫁這個問題上,那麼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雖然可以改嫁,但是,封建社會女人的地位依然十分低下,可以說,皇帝的女人能否改嫁完全取決於皇家人自己的心情。
參考資料:
『《漢書·陳平傳》、《漢朝女人為什麼可以離婚自由、多次改嫁?》、《古代的後宮女人是否可以改嫁》』
※這個國家太囂張,結果卻被中國滅國長達50年,至今他們都難以釋懷
※這個國家打不過蒙古人,於是決定「抱大腿」,結果哭著說:太屈辱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