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一種力量讓人心潮澎湃!

有一種力量讓人心潮澎湃!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一首《春望》,道盡憂國傷時的凄苦與哀思,詩人杜甫的家國情懷令人動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著家國一體的觀念,視國為大家、家為小家,家與國休戚與共、息息相關,一代代承續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邁壯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文理想。

然而,國之不存,何以為家?

今天,我們重讀這些在血與火中淬鍊的抗戰家書、曾被淡忘的家書,是為了提示未來的永不忘卻。它們中有熱血男兒從沙場寫給親人的絕筆,有嚴父慈母對子女的囑託,有兄弟之間的同心同德,有戀人之間的款款深情。一封封泛黃書信,一段段內心獨白,字字句句、點點滴滴,寫滿了生死、思念、親情、友情,寫滿了戰爭的暴虐、生命的寶貴以及民族的尊嚴。

吉鴻昌

1934年11月24日,抗日名將吉鴻昌走上刑場前的幾個小時,寫下了一封革命遺書和三封給親友的家書。寫完信後,他從容地走上刑場,以手指為筆,寫下浩然正氣的絕命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他慷慨陳詞:「我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給我拿個椅子來,我得坐著死。」坐在椅子上,他又向敵人說:「我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後挨槍。你在我眼前開槍,我要親眼看到敵人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

紅霞吾妻鑒:

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家中余產不可分給別人,留作教養子女等用。我筆囑矣,小兒還是在天津托俞先生照料上學,以成有用之才也。家中繼母已托二、三、四弟照應,教[孝]敬,你不必回家可也。

國昌、永昌、加昌諸弟鑒:

兄已死矣,家中事俱已分清,唯兄所恨者,先父去世,囑託奉養繼母之責,吾弟宜竭力孝敬,不負父兄之託也。

欣農、仰心、遐福、慈情諸先生鑒:

吾先父所辦學校校款,欣農、遐福均悉,並先父在日已交地方正紳辦理。所慮者,吾死後恐吾弟等不明白之處,還要強行分產,諸君證明已有其父遺囑,屬呂潭地方學校,為教育地方貧窮子弟而設,款項皆由先父捐助,非先父之私產也,學校款,諸弟不必過問。

張自忠

張自忠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中國將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陣營五十餘國中戰死的軍銜最高的將領。從抗戰一開始他就有「報國必死」的決心,每上戰場都英勇悲壯,且每次戰前都要寫下一封信,回來後再把信撕掉。棗宜會戰前夕,他留下了兩封信,一封信致將士們,另一封信致其副將,句句肺腑,字字千鈞,捨己為國,感天動地,卻未能給家裡留下隻言片語。

【1940年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將領、各部隊】

致戰友:

看最近之情況,敵人或要再來碰一下釘子,只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去犧牲。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的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致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願與諸弟共勉之。

維綱、月軒、綸山、常德、振三、子烈、

純德、銘秦、德順、德俊、迪吉、紫封、

九思、作禎、亮敏、斡三、芳蘭、之喆、

文海、春芳諸弟。

小兄 張自忠手啟

戴安瀾

1942年初,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同年3月,戴安瀾率所部第200師在緬甸同古保衛戰中,以犧牲800人的代價,殲滅日軍4000餘人,打出了國威。戰鬥前,戴安瀾帶頭立下遺囑:只要還有一兵一卒,亦需堅守到底。戴安瀾將軍犧牲後,人們在他的皮包中發現了兩封信,一封是給妻子的道別信,一封是給朋友的託孤信,其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催人淚下。戴安瀾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

【致妻子】

親愛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計未定,與後方連[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們母子今後生活,當更痛苦。但東、靖、籬、澄四兒,俱極聰俊,將來必有大成。你只苦得數年,即可有出頭之日矣。望勿以我為念。又我去歲所經過之事,實太對不起你,望你原諒。我要部署殺敵,時間太忙,望你自重,並愛護諸兒,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聞。專此即頌

心安

安瀾 手啟

【致友人】

子模、志川、爾奎,三位同鑒:

余此次遠征緬甸,因主力距離過遠,敵人行動又快,余決以一死,以報國家!我們或為姻戚,或為同僚,相處多年,肝膽相照,而生活費用,均由諸兄經手。余如戰死之後,妻子精神生活,已極痛苦,物質生活,更斷來源,望兄等為我善籌善後。人之相知,貴相知心,想諸兄必不負我也。手此即頌

勛安

安瀾 手啟

王雨亭

「七七事變」爆發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旅居海外的華僑紛紛毀家紓難,踏上歸國的路程。旅居菲律賓的華僑王雨亭先生受廖承志與成仿吾委託,先後介紹上百名華僑青年回國到延安陝北公學和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年,他送自己年僅15歲的兒子王唯真回國參加抗戰。途經香港和兒子分手的時候,在兒子的小筆記本上留下了臨別贈言。短短的幾句話,舐犢情深,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期望,以及對祖國和民族的熱愛躍然紙上。

真兒:

這是個大時代,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戰爭的最前線,我當然要助成你的志願,決不能因為「舐犢之愛」而掩沒了我們的民族意識。別矣,真兒!但願你虛心學習,勿忘我平時所教訓你的「有恆七分,達觀三分」,鍛煉你的體魄,充實你的學問,造就一個強健而又智慧的現代青年,來為新中國而努力奮鬥!

中華民國廿八年六月四日寫於香港旅次

王雨亭

左權

左權,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犧牲的職務最高的指揮員。他是我軍傑出的軍事家,撰寫和翻譯了大量軍事理論文章和著作,但很少談及自己。這封家書是左權將軍壯烈殉國前寫給愛妻劉志蘭的最後一封信,也是抗戰時期八路軍高級將領的家書代表之作。信中「北北」即左權將軍唯一的女兒左太北,「志林」即左權夫人劉志蘭的弟弟劉志林。這些出自左權將軍內心深處的文字,綿綿深情凝結著對妻女的不舍與關愛。

志蘭:

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帶給你十幾個字。

喬遷同志那批過路的人,在幾天前已安全通過敵之封鎖線了,很快可以到達延安,想不久你可看到我的信。

希特勒「春季攻勢」作戰已爆發,這將影響日寇行動及我國國內局勢,國內局勢將如何變遷不久或可明朗化了。

我擔心著你及北北,你入學後望能好好的恢復身體,有暇時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極需人照顧的。

此間一切如常,惟生活則較前艱難多了,部隊如不生產則簡直不能維持。我也種了四五十棵洋姜,還有二十棵西紅柿,長得還不壞。今年沒有種花,也很少打球。每日除照常工作外,休息時玩玩撲克與鬥牛。志林很愛玩牌,晚飯後經常找我去打撲克,他的身體很好,工作也不壞。

想來太北長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經常去看她?來信時希多報道太北的一切。在閒遊與獨坐中,有時總彷彿有你及北北與我在一塊玩著、談著,特別是北北非常調皮,一時在地下,一時爬著媽媽懷裡,又由媽媽懷裡轉到爸爸懷裡來,鬧個不休,真是快樂。可惜三個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塊的話,真痛快極了。

重複說我雖如此愛太北,但是時局有變,你可大膽按情處理太北的問題,不必顧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給你受累,不再多妨礙你的學習及妨礙必要時之行動為原則。

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二十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願在黨的整頓之風下各自努力,力求進步吧!以進步來安慰自己,以進步來酬報別後衷情。

不多談了,祝你

好!

叔仁

五月二十日晚

有便多寫信給我。

又自本區開始掃蕩,明日準備搬家了,托孫儀之同志帶的信未交出,一同付你。

黃洛峰

這是讀書生活出版社內部同仁的一封「家信」,是遠在香港的黃洛峰(化名遠昭)寫給劉大明的信。劉大明當時在太行山深處敵後抗日根據地奉命開辦華北書店,他們用特有的內部「暗語」進行交流,互相通報信息,交流情況,看似談生意、聊家常,實際上在說只有他們能懂的關於書店、關於各位同志的情況,是一封特殊形勢下的「家信」。

大明吾弟:

九月二十八日信收到了,真是欣慰不已!

誠如你所說,總怕收不到信,就沒有給你信。因為很久沒有給你信了,一想起來,總是難過不已。而今,千言萬語,從何說起呢?

春天曾發一電,因為你常走動,正不曉得已否收接?文兄去陝,已得知。因為各種原因,辰夫、崇基他們也一直沒有通信。所以辰夫的情形怎樣,也就不大知道了。

家林的一個小弟弟最近又病了,竇府真是多災多難。但是竇大哥精神還好,雖然事情不大如意,此病彼病,他還是很精神的掙紮下去,這是我們大家都引以為慰的。

良才少卿合開了一店,生意還好,下月良才就要出來辦貨。老萬帶著他的小用寶,要回家,不久可以到此。陽章同文彬在文彬家鄉開了一個文具店,最近因為生意不好,公司要集中錢,做進口生意,他們那個店收歇了,陽章不久就到少卿那兒去。漢清的事業做得較好些,但是因為近來他弟弟病,使得他也弄得苦起來。鄭權到緬甸做生意去了,他們公司,以後打主意多做點南洋方面的生意,因為那邊好做,錢又值錢。這些,就是一些老朋友的消息,我想你是很喜歡聽到的,所以不嫌啰嗦了一串了。

我們的渝店,今年又遭炸,三樓塌掉,修補修補,又用掉幾千,生意還可以,只是貨物少。最近打主意恢復學習雜誌,以後生意或可好些。錫棣幫同一個吳兄在做,吳雖做生意不久,但年齡比錫棣大,經驗多,也還可以做得下去。上海造過的貨,他們重新仿製翻造,一個月多少出些貨色,也還有些買主來照顧。

留耕的家用,因為生意不好,社裡暫時仍只能照以前的撥付。他哥哥曾經找過麟兄,但麟無法,答應以後想辦法。如便,望能告留耕。

你要的東西,此間不收寄,已函滬店寄你。但是否能收到,也還是問題呢?!

好久不通信,等於隔了幾十年一樣;以後,我想多給你信。

專此祝你

安好!

遠昭

卅年十一月十二日

來信交香港郵政信箱1048號可也。

來源:原文載於《人民日報》2015年7月7日24版副刊

編輯:李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潛伏」
家裡有一物,好運自然來,不得不信!太神奇了!

TAG:民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