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一年3萬青年「失蹤」 少女寧可用身體換住宿也不願回家

日本一年3萬青年「失蹤」 少女寧可用身體換住宿也不願回家

核心提示:日前,日本NHK推出了一部名為《失蹤、下落不明的3萬年輕人》的紀錄片,揭露了日本社會面臨的深刻社會問題。2016年,日本各地警察局共接到33...

日前,日本NHK推出了一部名為《失蹤、下落不明的3萬年輕人》的紀錄片,揭露了日本社會面臨的深刻社會問題。

2016年,日本各地警察局共接到33156件有關十幾、二十幾歲年輕人失蹤的報案。日本警方分析了16個都道府縣1.5萬餘人的失蹤數據,其中受理當天就找到的佔34.8%、一周內找到的佔33.4%、一個月內找到的佔9.6%、一年內找到的佔14.1%、超過一年才找到的佔8.1%。其中很多並不是被誘拐,而是主動「失蹤」。

片中一名化名ritsu的18歲少女已「失蹤」1個月。ritsu稱自己立志考入國立、公立大學,並為此努力學習,但她的母親一直嫌棄她學習不夠。此外母親總是翻看她的手機,為了擁有屬於自己的隱私她甚至同時擁有4個賬號。對於母親的種種行為忍無可忍後,她玩起了「失蹤」,英語成績優異的她甚至在「失蹤」期間依舊隨身攜帶單詞本。對於記者「為何不和朋友談心」的提問,ritsu稱話題太沉重,不想反而變成一種負擔,況且旁觀者不會帶有任何偏見,只會一味地安慰,於是沒有選擇和朋友傾訴。

「誰能收留我?」

這樣的「失蹤」少女一般會在社交網路上詢問是否有人能夠收留自己,甚至一分鐘內就會收到「來我家住吧,你在哪兒?」「我今年25歲,家住東京」這樣的回復。在一個月的時間內,ritsu就以這樣的方式輾轉住在了3名陌生男子家中。最近一次「收留」ritsu的還是一個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十幾歲男生,他只是單純地向父母介紹ritsu為「女朋友」。住在這些素未謀面的男子家中,ritsu所付出的「住宿費」是自己的身體。她也明白自己並不能這樣做,這樣會傷害自己的身心,但她就是不願意回家,如果回家肯定還會出現這樣的「失蹤」,因此還是選擇繼續這樣的「失蹤」生活。

也像ritsu一樣,除了學業壓力外,還有很多人因為複雜的家庭關係等種種原因選擇「失蹤」。紀錄片節目組通過網路聊天軟體對5000名16至25歲的青少年進行了問卷調查,34.5%的人稱自己有小號,56.7%的人和陌生人進行過交涉,其中35%的人在一年內和陌生人線下見過面。其中一些已經上升為刑事案件,如今年1月栃木縣一名16歲的女高中生失蹤,隨後她在靜岡縣一名44歲男子的家中被人發現,該男子因拐賣未成年者嫌疑被捕。另一名離過婚的38歲男性稱,自己離過婚,和孩子分離讓他感到非常寂寞,於是收留這樣的「失蹤」女生。很多女生因此遭遇性侵,這樣的案件在日本全國各地持續不斷發生,去年10月神奈川發生的9人殺人分屍藏屍案中有4名受害者是15至19歲的少女,即為此類「失蹤」的惡性結果。

神奈川9人殺人分屍藏屍案嫌疑人白石隆浩

「失蹤」青年中有很多人寧可打工至凌晨也不願回家。長野縣一家居酒屋超過一半服務員都是「失蹤」青年,店主會在網上發布「如果沒有地方去、沒有飯吃,那就來我們店裡打工吧。」很多外地來的年輕人認為當地誰都不認識自己,非常「安心」地「躲」在了這裡。

公益社團BOND從9年前開始通過網路尋找這些「失蹤」少女進行救助,如果她們願意,還會線下和她們見面談心。這個組織里的女性,曾經也有過此類「失蹤」經驗,她們每天都會和約140人交流。當然僅僅依靠第三方幫助是不夠的,很多父母因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不知該如何與孩子相處而感到非常擔憂,他們甚至前往培訓班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即便如此,有關女生失蹤的刑事案件依舊不斷發生。

不同年齡段的人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與其一味地逃避不如坦然面對。即便父母曾說「再也不要回來」也只是氣話,沒有什麼不能向最親近的人傾訴。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過。

新世紀百科全書

New-Encyclopedi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世紀百科全書 的精彩文章:

TAG:新世紀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