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潯中鎮石山村,北緯25°26′58″,東經118°15′18″,地處低山丘陵地帶,海拔450 m,屬中亞熱帶山地氣候區,年均氣溫19 ℃,無霜期255 d,年降雨量1 580.22 mm,年相對濕度84%,年日照時數2 166 h,具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徵,溫和濕潤,水熱條件優越,適宜黃花倒水蓮生長[10]。試驗地前茬作物為水稻,且前期未受高毒、高殘留農藥污染的沙壤。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供試的黃花倒水蓮種子於2015年10月采自泉州市德化縣,純種子千粒質量62.5 g。將採收回的種子,置於室內通風、乾燥處陰乾,再將陰乾後的種子貯藏於濕沙,一層種子一層沙,沙子濕度以用手攥成團後不會散開為準,每隔10~15 d翻動一次,並注意保持貯藏的溫度與濕度,防止種子霉變。

2.2 試驗方法

將種子播撒於苗床,輕壓入土中,表面覆蓋基質及薄膜拱棚,噴水保濕,施用充分發酵的有機肥(羊糞肥)作為基肥,施用複合肥(N15%、P15%、K15%)作為追肥。根據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特點和苗木生長狀況,通過播種密度、覆土基質、覆土厚度等育苗措施制定方案進行試驗,研究其對黃花倒水蓮場圃育苗效果的影響。

2.2.1 播種密度

播種密度是影響育苗的核心內容之一,進行不同密度的育苗設計,以篩選最佳播種密度。試驗採用條播的播種方式,設置每個樣地1 m2,20 cm/行,播種密度設置5個處理:80、100、125、165、250 粒,標記為Ⅰ、Ⅱ、Ⅲ、Ⅳ、Ⅴ,重複3次,播種施肥後覆土。

2.2.2 覆土基質

試驗設置4個處理:火燒土、紅心土、火燒土∶紅心土=1∶2、火燒土∶紅心土=2∶1,標記為S1、S2、S3、S4,覆土厚度為1 cm,株行距為20 cm×20 cm,每個處理播種6行,每行25粒種子,重複3次。

2.2.3 覆土厚度

試驗以火燒土∶紅心土=2∶1為覆土基質,覆土厚度分別設定0.5、1、2.0、3.0、4.0 cm後進行播種,各處理標記為F1、F2、F3、F4,F5,條播播種,株行距為20 cm×20 cm,每個處理播種6行,每行25粒種子,重複3次。

2.3 數據處理與分析

試驗結果的數據匯總、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較均採用DPS軟體進行。

3 結果與分析

3.1 播種密度對黃花倒水蓮種子的萌發及生長狀況的影響

播種密度是直接影響育苗質量及產量的關鍵指標,對出苗率、苗高及基徑的生長都有直接影響,這是因為單位面積內播種基質所能提供的水分、養分及光照有限。播種密度在一定範圍內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出苗率,促進苗高及基徑的生長,單位面積內合格苗木的質量及產量有所增加,但是如果播種密度偏大,苗木擁擠,攫取營養受限,光照不足,光合作用降低,不僅降低了發芽率,而且不利於苗木的高生長和基徑生長,單位面積內合格苗木的質量及產量直接減少。

從表1的方差分析得知:不同播種密度間出苗率、苗高和基徑的生長狀況均存在極顯著差異。

經表2的Duncan多重比較表明:①在出苗率方面,除了Ⅱ與Ⅰ、Ⅴ與Ⅳ、Ⅱ、Ⅲ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之外,其它處理之間出苗率均無顯著差異,且以Ⅰ播種密度為165粒·m-2時的出苗率最高;②在苗高生長方面,除了Ⅰ與Ⅴ之間,其它處理之間的苗高均存在顯著差異,且以Ⅲ播種密度為125粒·m-2時的苗高最高;③在基徑生長方面,各處理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且以Ⅰ播種密度為165粒·m-2時的基徑最粗。因此,綜合考慮各影響因子,黃花倒水蓮的播種密度宜選擇125~165粒·m-2為佳。

表1 不同播種密度的出苗率、苗高和基徑方差分析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註:*表示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 **表示在0.01水平上差異極顯著(下同)。

表2 不同播種密度的出苗率、苗高和基徑多重比較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3.2 覆土基質對黃花倒水蓮種子的萌發及生長狀況的影響

從表3的方差分析得知:不同覆土基質間出苗率、苗高及基徑的生長狀況均存在極顯著差異。

經表4的Duncan多重比較表明:①在出苗率方面,各處理之間的出苗率均達到顯著差異,且以覆土基質為火燒土∶紅心土=2∶1時的出苗率最高。單獨使用火燒土或紅心土作為覆土基質,其出苗率均低於二者混合使用結果,這是由於火燒土是一種速效氮、磷、鉀的含量較高的土壤基質,通透性好,不易板結;而紅心土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缺點是土質易板結,二者按比例混合,發揮二者優勢,優化配比,使得基質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營養全面,疏鬆通透,有利於種子的萌發生長;②在苗高生長方面,除了處理S1與處理S2之間差異不顯著外,其它處理之間的苗高均達到顯著差異,且以覆土基質為火燒土∶紅心土=2∶1時的苗高最高。這是由於火燒土與紅心土的混合使用,容易促進根系生長,根系發達,可以有效提高吸收土壤養分的能力,從而促進苗高生長;③在基徑生長方面,除了處理S3與處理S1之間差異不顯著外,其它處理之間的基徑均達到顯著差異,且以覆土基質為火燒土∶紅心土=2∶1時的基徑最粗。這是由於覆土基質的營養成分含量高低不同,基質中火燒土所佔的比例高些,土壤所含的養分就高些,可以有效促進苗木的基徑生長。因此,綜合考慮各影響因子,黃花倒水蓮的播種覆土基質宜選擇火燒土∶紅心土=2∶1為佳。

表3 不同覆土基質的出苗率、苗高和基徑方差分析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表4 不同覆土基質的出苗率、苗高和基徑多重比較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3.3 覆土厚度對黃花倒水蓮種子的萌發及生長狀況的影響

從表5的方差分析得知:不同覆土厚度間出苗率、苗高的生長狀況均存在極顯著差異,而基徑的生長狀況不存在顯著差異。

表5 不同覆土厚度的出苗率、苗高和基徑方差分析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表6 不同覆土厚度的出苗率、苗高和基徑多重比較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經表6的Duncan多重比較表明:①在出苗率方面,除了F4與F5之間差異不顯著外,其它處理之間的出苗率均達到顯著差異,且以覆土厚度為2.0 cm時的出苗率最高。當覆土厚度介於0~2.0 cm範圍時,出苗率隨著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當覆土厚度超過2.0 cm時,出苗率開始隨著厚度的增加而下降。這是由於在播種後,覆土過薄,種子容易被衝出表面,在苗床上裸露,養分及水分缺失,影響萌發;而覆土過厚,澆水後表土易板結,引起種子萌動所需的氧氣供應不足,呼吸受阻,生長勢弱,幼苗無力頂出土面,從而發生種子腐爛和缺苗現象;②在苗高生長方面,除了F1與F5之間差異不顯著外,其它處理之間的苗高均達到顯著差異,且以覆土厚度為2.0 cm時的苗高最高。播種覆土,不僅可以為種子提供介質保護,同時也能為其提供營養支撐,促進種子的萌發及高生長。在種子萌發破土生長過程中,隨著覆土厚度的增加,所受的阻力變大,苗高生長有所限制,但是出土之後,具有一定厚度的土壤支撐,反而能夠促進苗高生長;③在基徑生長方面,各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其中以覆土厚度為3.0 cm時的基徑最粗。播種萌發出苗期,幼苗高生長較基徑生長旺盛,覆土厚度如何,暫時對基徑生長影響不大。因此,綜合考慮各影響因子,黃花倒水蓮的播種覆土厚度宜選擇2.0~3.0 cm為佳。

4 結論與討論

播種密度、覆土基質及覆土厚度對種子的萌發及生長存在至關重要的影響。

(1)當黃花倒水蓮播種密度介於80~165 粒·m-2範圍內時,出苗率、苗高及基徑均隨著密度的增大而呈先增後降的趨勢,當密度為165 粒·m-2時,出苗率及基徑均達到最高值,而苗高是在密度為125粒·m-2時達到最高值。這與密度能引起植株個體間因生長資源的強制分配而產生相互作用相關,因為密度的增加可直接導致種內競爭的產生,使種群中單株生長量和生物量發生變化[11]。因此,播種育苗時,宜選擇125~165 粒·m-2為最佳播種密度範圍。

(2)選擇不同的覆土基質,對黃花倒水蓮種子的出苗率、苗高及基徑影響顯著,這是與播種苗可汲取的營養成份水平相關。當覆土基質為火燒土∶紅心土=2∶1時,出苗率、苗高及基徑值均達到最高。因此,播種育苗時,宜選擇火燒土∶紅心土=2∶1為最佳覆土基質;

(3)由於黃花倒水蓮的種子較小,出苗破土能力較弱,播種時的覆土厚度選擇至關重要。覆土過薄,地表易發生水分不足,導致種子萌發困難。當覆土厚度介於0.5~4.0 cm範圍內時,黃花倒水蓮播種苗出苗率、苗高及基徑隨著覆土厚度的變化而變化,當覆土厚度為2.0 cm時,出苗率、苗高均達到最高,而基徑達到最粗的覆土厚度為3.0 cm。因此,綜合考慮各因子影響,宜選擇2.0~3.0 cm為最佳覆土厚度範圍。

黃花倒水蓮播種育苗的影響因子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烏桕在馬路的兩側移栽技術提高成活率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