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是女孩,可是你也不僅僅是女孩
01
前幾天熱門微博出現了一篇文章,主題是關於女性的,文章的轉發量和閱讀量很是驚人。
(以下是原文截圖)
如果你對社會熱點有所關注,那麼就會知道,這裡面的每個故事都是一則熱點新聞,除了江歌案的性質和這篇文章不太搭以外,其他的熱點新聞都是講述一個事情——女性在這個社會上極容易遭受來自充滿惡意的男性的傷害。
這篇文章之所以能瞬間火爆,實實在在滿足了能火的幾個特性——找准痛點和販賣焦慮。
02
我不太喜歡這種刻意販賣焦慮的文章。誠然這類文章極其容易引發大眾關注,但是本質上並不能解決問題,更多的容易引發集體焦慮。
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關於性的案件真的是屢見不鮮,受害的無一例外是女孩。每當這類案件出現,就一定會有一篇販賣焦慮的文章產生。
在我看來,問題一旦出現,解決問題比販賣焦慮更重要。
記得上一次這種案件發生的時候,某位知名的公安工作者發了一篇長文特普一些關於女性的安全知識,卻被廣大女性diss了一把。
理由也很能說得過去:出現了問題,讓我們女性學習防身之術,夜間不要出門,是公安的失職、國家的失職。
可是問題既然出現了,學習一些保護自己的小技能,做一些安全防範,儘可能保障自己的安全,難道有什麼不對?
即使法律再健全,安全系統再完善,惡意也無法徹底消除。
雖然現在我們一直在講述男女平權,但是這類販賣焦慮的文章中,不免帶著一點點的惡意——女性就是弱勢群體,女性永遠都是最弱的那一方。
不斷地強調渲染這個氣氛,似乎不是一個好的事情,至少女性能做的有很多很多.....
03
這是法國著名攝影大師馬克·呂布的名作《槍炮與鮮花》,是17歲女孩簡·羅斯(Jan Rose Kasmir)用鮮花對抗槍炮的經典時刻。
這是在一次反戰大遊行中,時年17歲的女孩簡·羅斯出現了,她剛剛從大巴上下車就走進抗議的隊伍中,最後直面荷槍實彈的軍警。
她認為雖然軍隊是戰爭機器,但是士兵們都是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她試圖勸說士兵放棄戰爭主張。
美麗的女孩、柔弱的花瓣,與舉著的一整排的黑洞槍口、泛著冷光的刺刀,以及那些表情緊繃、似乎也十分緊張的士兵們,構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正在遊行示威隊伍中的馬克趕忙舉起相機,把這一經典的畫面攝入鏡頭,就此成就了那幅經典反戰作品。
04
《沙漠之花》電影的原型,也是一位傳奇的女性人物。
影片是根據黑人模特華莉絲?迪里的自傳暢銷書改編,講述了這位出生在索馬利亞沙漠的女孩頗具傳奇色彩的成名經歷。
有多傳奇呢?
4歲被強暴,5歲受割禮,13歲被父親賣給一個63歲的老頭。為了不向命運妥協,毅然離家出走,在沙漠中一直不停地走,走到腳都磨出了血,留下永遠的傷疤,以至於後來她出演時都帶著這些傷疤。
逃出非洲的她,為了留在倫敦,不惜露宿街頭。後來遇到伯樂,步入時尚界。
縱然生命中有諸多磨難,但她卻從未向命運屈服。最終,她成為時尚界一顆璀璨的「黑珍珠」。
05
縱然社會對女孩的惡意,從來沒有減少,但是我們能做的卻很多。
之前聽過一句話,覺得有些道理:先活成一個人,其次才是女人。
而那些自己把自己定義在弱勢群體的範圍內,覺得自己需要被保護,需要被憐憫的女孩們。其實真正綁架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 end ——
※我有一個關於腦瘤的故事想要說給你聽
※後來的我們,丟了電影票,看了個假電影
TAG:後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