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青春期的孩子太衝動怎麼辦?父母應該學會這五招

青春期的孩子太衝動怎麼辦?父母應該學會這五招

有些父母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會陷入親子關係的苦惱,其中一種典型的情境為:青春期的孩子顯得脾氣暴躁,對父母的管教強烈地抵觸,行為衝動,如動輒就發脾氣、摔東西,甚至打人、離家出走。父母會感覺無法與孩子溝通,對孩子的行為一籌莫展,心力疲憊。那麼,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厘分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行為反應。一般來說,青春期的孩子的身體發育已經逐步接近成人,但心智發育則要相對滯後。隨著性發育的成熟,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是男孩的性荷爾蒙分泌也趨於成人化,而作為性荷爾蒙之一的睾丸酮是促使人憤怒、暴力和攻擊的主要激素。對於成年人來說,另一種神經激素會抑制個體的憤怒和暴力衝動,那就是主要由大腦前額葉分泌的血清素(5-羥色胺)來控制。而大腦前額葉是個體生理髮育最晚成熟的一個腦區,完全成熟需要到25歲左右。也就是說,青春期的孩子缺乏耐心、脾氣暴躁、行為衝動在一定範圍內是合理的,這不過是心理發育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

但是,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對父母表現出明顯的抵觸,總是暴躁和難以抑制的衝動,那就可能反映了孩子在情緒上的某些困擾。最常見的一些情況是,當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給孩子加了不切實際的目標;或者對孩子要求太苛刻,又缺乏足夠時間陪護孩子,那麼當孩子感受到過大的壓力時,孩子的行為就可能暴躁、衝動。這時候,父母應當明白,孩子的行為實際上反映親子關係中的兩個重要問題:溝通與壓力。

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如果過於家長制,忽視或不尊重孩子的感受,那麼就可能堵塞掉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之門。青春期的孩子一旦對父母產生情緒上的抵觸,父母的管教對孩子事實上就瀕臨或已經失控,這時孩子就可能將向外尋求理解與共鳴。如果在家庭以外也尋求不到理解和共鳴,那麼就可能出現脾氣暴躁、行為衝動的行為模式。

父母一旦與孩子的溝通渠道堵塞,而父母仍然喋喋不休或延用長期以來習慣的方式來管束孩子,就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情緒困擾。這種情況下,父母往往因為孩子的抵觸和不配合而愈加地對孩子更多頻繁喋喋不休地叨擾和批評,孩子在情緒上就愈加地抵觸,感受到壓力也就愈加地明顯,因此也就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孩子的情緒困擾或抵觸很大程度上來自父母不恰當的管束方式,因此要解決此問題,也應當從父母著手,從父母檢討、反思和調整與孩子的溝通和管束方式著手。以下幾點原則或能給陷入類似困擾的父母與一些啟迪。

一、了解你的孩子。你必須真正地了解你的孩子,而不是你自以為的「了解」。特別是,能激發他興趣、帶給他快樂、感受到自尊的活動、事情都是什麼。

二、了解和學習那些能激發孩子興趣,帶給孩子快樂,讓孩子感受到自尊的活動或事情。例如,如果孩子沉溺在遊戲中,你起碼要對遊戲有所了解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和抵制,你得去嘗試搞清楚遊戲為什麼對孩子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三、學會讚美和激勵你的孩子,從能激發他興趣、帶給他快樂、令他感受到自尊的事情開始。並且能分享他的快樂和驕傲。

四、適時地引導他,而不是簡單地要求他。要知道,你勤奮,孩子才能真正習得勤奮;你整天沉浸在韓劇和麻將桌上,卻要求孩子在學業上刻苦,那太不切實際了。所以,你所引導的內容應該是你自己能做到的,或者孩子真心希望達到或實現的。

五、無論如何都幫助他,而且讓他也相信這一點。孩子並不是一定要取得多麼好的學業成績,考上怎樣的高校才是你們的驕傲,而是無論孩子取得怎樣的成績,未來有怎樣的前途,作為父母都應當同樣地給予他支持和幫助。

如果父母能踐行以上幾條原則,那麼孩子的衝動控制問題也好,情緒困擾也好,都不應該是棘手的難題。相比於父母對孩子不切實際的過高、錯誤的期望,孩子能人格健全地成長對父母來說才是更重要的目標。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能在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引導下寬容地成長,一般情況下就不會出現明顯的情緒和行為障礙。相對地,如果父母仍然我行我素,只顧自己的感受,那麼孩子出現情緒和行為障礙都是自然的反映,甚至出現更嚴重的人格障礙或精神障礙都不鮮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思親職教育 的精彩文章:

爸爸媽媽應該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學習困難

TAG:善思親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