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誤會深了!不去爭、不解釋,你活得佛系,卻並不懂佛

誤會深了!不去爭、不解釋,你活得佛系,卻並不懂佛

點擊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免費關注

頂級

傳統文化美刊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文化 

藝術 

生活



用 佛 解 開 人 生 困 惑」


 

 


文 |

 辛西婭








公眾印象里的錢文忠總是言辭犀利、妙語迭出。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也是一個鑽入書堆就忘我沉浸的宅男。

如果待在自己的書房,哪怕一兩個月不出門,對他來說都不是問題。



這位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有出眾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深厚的文史素養。




一直有個說法,據中央台收視率的調查,2007年,錢文忠講的《玄奘西遊記》成為《百家講壇》有史以來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收看人數達到4000多萬。




錢文忠本人似乎並不知道,也不怎麼在意。



前不久,他還在《詩書中華》中擔任點評嘉賓,總能以別具一格的角度表達詩詞的意涵。








他曾經是中國最年輕的梵文、巴利文學者,季羨林先生的入室弟子。



外界有傳言,1984年,季羨林以73歲高齡,在北大重開了自1960年以來就已停招的本科梵文巴利文專業,就是為了招收錢文忠為徒。




對學問,他一直保持敬畏。




在他500平方米的書房裡,134個書架再加上一整屋的圖書館式移動書架,已經裝不住藏書,書籍蔓延到桌上、地上,人必須在書堆中穿行而過。




對自己出版的幾十本書,他任由它們散落於書堆之中。「待遇還不如其他藏書,因為我收藏的書,都是我認為更重要的。」




對他來說,讀書不是一種工作,而是一種生活。所以,「讀書」是他的生存狀態,問題不是「如何分配讀書時間」,而是「如何度過不讀書的時間」。




如今,他正在錄製《錢文忠講佛》,每天早晚,趁著四周安靜,錄上一點兒。




錢文忠感慨網上的許多視頻資料往往是從他長篇演講中的截出的一小段。這些碎片化的信息,造成不少誤解。不過,他也不願意費神去做什麼解釋。




而他錄的音頻則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字字句句都經過考量。





真正想得通透,肯定講得明白。而我只說自己想明白的這些,不明白的不會說。當然,即便如此,也許也會犯錯,敬請聽眾批評指教。





知識得靠記憶,才能觸類旁通




這位言辭犀利的教授內心其實懷著理想主義的情緒。「我喜歡距離現實很遠的東西。」




這種個性上的特點,至少從他高中時就顯露出來了。也正是因為少年時期的一個選擇,決定了他現在走的路。




他的高中歷史老師郝陵生,是錢文忠在許多場合不止一次提起的人。




郝老師知識淵博,授課並不拘泥於教學大綱。有一次他在課上說起了梵文和季羨林的研究。這引發了錢文忠的興趣。於是他便寫信給季羨林,講述了自己對梵文的興趣,並請教問題。




如今想來,自己當時的做法有些好笑,大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味道。令錢文忠沒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收到了季羨林的親筆回信,這令他十分感動。





季先生是從來不讓別人代筆寫信的,晚年的最後幾年可能有些例外。




1984年高考前,季羨林曾派遣兩位東語系教師到上海找錢文忠談話。就這樣,錢文忠考入北京大學梵文巴利文專業。




本科沒畢業,他就在《北京大學學報》等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一些文章,有的長達幾萬字。還在本科期間,他又被派往德國,在當時還是西德的漢堡大學留學。







如今談到當時對這一冷僻專業的選擇,錢文忠說:「

理想主義可能帶來危險,但它終究是可貴的,需要保護的」




他也懷念當時的北大,「大家都是安安靜靜辦學,安安靜靜求學,而現在的社會,變化實在太快了。」




2007年,因《百家講壇》,錢文忠成了全國知名的文化人。可也就是在鮮花掌聲一股腦兒湧來的時候,他突然感到「自己需要沉下心來,好好看書,做一點研究了」。




10年過去,讀書依然是他獲得寧靜的方式。他也時常寫書法或欣賞印章,這些都是他從小的愛好。




在微博,他向自己的400萬粉絲這樣介紹自己「 買書的,看書的,藏書的,教書的,偶爾也寫書的」。「我看書的時間遠遠超過我寫書的時間。事實上,大學畢業以後,我的所有工作幾乎都和書有關」。




用現在的眼光看,他的閱

讀方式顯得老派。他堅持讀紙質書,甚至用毛筆做筆記,強調對知識的記憶。




他的觀點是,搜索引擎搜到的信息是點狀的,不成系統,所以不能觸類旁通。「不同的知識在腦子裡撞擊,會產生很多奇異的想法

」。





很多時候,人容易流於表面的熟悉




錢文忠與印度文化早早結下不解之緣,對起源於印度的佛教文化既感興趣,又精於鑽研。




2007年,《百家講壇》原本計劃請錢文忠講《西遊記》,可後來,他將話題調整為講述唐僧生平的《玄奘西遊記》。




「《西遊記》是一個魔幻小說,可它背後的故事是真實發生的」。在《玄奘西遊記》里,錢文忠就從唐僧的真實姓名和籍貫開始說起,把這位僧人的一生經歷與小說及佛教歷史北京串聯在一起。「唐僧姓什麼?是哪兒人?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




再比如,很多人都知道,佛家講究「慈悲為懷」,佛陀是看盡了人世間的生老病死,才涅槃成佛的。




可錢文忠說,事實並不是那麼簡單。「他究竟看到了什麼?這都是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的」。







「我們習慣流於表面的熟悉,而忽略了本質上的陌生和遺忘。而遺忘,有時候就是背叛」。




錢文忠要做的,正是整理出一條清晰而真實的歷史線索。並將這條線索,以故事的形式講出來。





首先,我會請大家給佛陀做一張身份證,說出他的姓名、年齡和家庭住址。如果這都做不成,還談什麼懂佛呢?。




在他看來,流於表面的認知,會導致很多虛無縹緲的看法。這些看法甚至都經不起自己的追問,又何談能夠帶來慰藉。





佛家是講究「精進」的




對眼下流行的「佛系」一詞,錢文忠正試圖弄明白它的含義




錢文忠笑著地提到最近看到的一個表情包。那是一個邊大吃大喝,邊幻想著苗條身材的卡通人物。「根據佛系減肥法,只要機緣到了,我就會瘦下來。」這是這個表情包的一句台詞。




他大笑著誇這個表情包可愛,可隨即正色道:「

但這不是佛家的觀點,佛家是講究因果的

」。




在錢文忠看來,眼下被歸於「佛系」的行為許多與佛家無關。




比如,要是一個人面對上司的催促依然對工作不緊不慢,錢文忠認為,那不是「佛系」。而如果一個人被別人罵了,卻不發怒,他就覺得,「嗯,這算是『佛系』」。




將「佛系」理解為「葛優癱」,這正是錢文忠希望糾正的看法。




他強調:





佛家不只有恬淡退讓的一面,也有精進的一面。佛陀捨身飼虎,佛家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不光自己要擺脫人世苦難,還要去救助別人。這難道還不夠精進嗎?







當然,不輕易動怒是對的,因為「佛教是讓人把身心修鍊到平穩狀態,不要輕易受外界干擾」。




他也看到,很多中國人正慢慢轉向對宗教的追求。這些現象背後是有道理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飛速變化的時代,各種舊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撲面而來。




經歷了物質豐裕之後,很多人內心的苦悶和焦躁反而越來越多,有些苦悶可以排解,有些甚至是莫名的。




錢文忠覺得,對當下的中國人來說,佛教的一些基本觀念尤為重要。「

人的問題終究不是都能靠人自己解決的,總要有點超越的東西

」。




他開講的

《錢文忠講佛》

就是一次對佛教價值觀與普世意義的解讀,也是一次對佛教文化的完整介紹。




與市面上很多關於佛教的課程不同,《錢文忠講佛》有以下三點值得聽眾期待。




1. 他講佛教文化是站在歷史學者的角度。




他很早便與印度文化結下深厚淵源,且對中國歷史與文化有著深刻認識。




這次課程既包括對相關文史知識的講授,也包含他對佛教文化的領悟。聽眾則能在了解歷史的同時,感受到佛的智慧,以此觀照自我,達成身心和解。




2. 這一課程體系是全面、系統的。




他會以佛陀的一生經歷為切入點,講述佛教在中國發展歷程,構建了一個關於佛陀與佛的世界觀構架。




3. 他的授課風格一向觀點鮮明、深入淺出

,在分享「乾貨」的時候,也會用故事讓課程更有吸引力。




這一切,僅需

99元!


長按二維碼進入課堂





購買須知




▲ 本節目為虛擬內容服務,訂閱成功後概不退款,請您理解。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馬拉雅FM特供付費課程。嚴禁翻錄成任何形式,嚴禁在任何第三方平台傳播,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點擊

閱讀原文

,學習更多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的精彩文章:

成功的人即使憤怒,智商也在線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嘗盡所有遺憾和錯過

TAG: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