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雙職工家庭」已經成主流?
據日本媒體報道,1980年代,日本國內職業主婦家庭數量超過1100萬戶。隨著泡沫經濟破滅,職業主婦家庭的維繫也出現困難,如今這種家庭已經低於650萬戶,反倒是「雙職工家庭」數量已經增長到1100萬戶,和過去成了完全相反的狀態。
好消息是,日本內閣府的調查顯示,2010年至2014年之間生產的女性當中,在第一胎出生後沒有選擇退出職場,而是繼續工作的女性已經佔到53.1%,比10年前40%左右的比例大幅提升。也就是說,目前日本社會當中雙職工家庭才是主流。
日本職業主婦家庭的形態是從1950年代後期,即日本經濟步入高速成長期時開始的。而在此之前,是一家人共同在農業、個體等方面工作,而女性參與勞動的比率也並不低。1950年後期起,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從地方城市湧向東京,最終形成了核心家庭的潮流。男性作為一家之主在公司工作,用超長的工作時間打磨出優秀工作成果,享受著終身僱傭的保障。他們的妻子需要為此作出妥協,成為打理家庭上上下下一切事務的人,好讓丈夫能專心投入工作。由此,我們也不難知道,日本「匠心」企業里的「匠人」,是有他們的妻子作為支撐的。
妻子的作用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相夫教子。孩子是未來的勞動力,需要用心培養、教育和照顧,在3歲以前都由媽媽在家親自照顧;丈夫是當下的勞動力,一天職場的奮鬥和鬥爭下來,需要妻子的治癒,好在第二天天亮時再次燃起鬥志回到職場戰鬥。
在日本,家庭中的家務勞動在社會學中被稱為「再生產勞動」。怎樣的家庭才能有一位妻子專門承擔「再生產勞動」呢,那當然是要進入給員工可觀薪水、福利以及家庭補貼的大企業。大企業不是在養一個員工,而是養著員工的家庭。
現在,日本即將進入「失去的三十年」。這三十年間,由於經濟不景氣,正社員(終身僱傭制)的佔比越來越低,非正式社員佔比越來越高,這意味著越來越多企業不再養著員工的整個家庭。女性以及她們的家庭在這樣的浪潮當中,也迎來了改變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絕佳時期。
單職工家庭雖然能夠繼續存在,但如今的社會對大多數單職工家庭而言已經不是最為舒適的存在狀態。雙職工家庭數量「被迫」增長也證實了這一點。
雙職工家庭數量增長的好處是顯著的。首先,從小的方面而言可以改善家庭的經濟收入,經濟基礎的提升對於下一代的培養發展、對於家庭關係的穩定都有積極作用。其次,從大的方面而言,日本社會正處於勞動力缺乏的狀態,女性參加勞動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危機,對於社會的良性發展有益。最後,這還有助於推動男女社會地位平等發展。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所謂的主導,不僅在於人數更在於領導層的性別比例優勢,但女性踏入職場是提升地位的第一步。
儘管鼓勵雙職工家庭成為社會主流,但仍舊有難以解決的困難擺在面前。進入職場後,育兒、家務等過去職業主婦所需要處理的事情並沒有憑空消失。如何調節這一切,不僅僅是女性的責任,更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政府、立法機構同樣也有其不可逃避的義務,如果一定要舉例子,那麼首先應該從解決保育院數量以及產假問題入手。
※日苦求美豁免無果正策劃對等報復
※日本還能承受多少外國人「蹭醫院」治病
TAG:蔣豐看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