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周的分封制和奴隸制的政治經濟文化是什麼樣的

西周的分封制和奴隸制的政治經濟文化是什麼樣的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淺談一下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奴隸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周武王克商後,把得來的廣大土地和俘虜,分給了他的兄弟、親戚及有汗馬之勞的扈從們,讓他們到各地去作諸侯,進行分區管理,輔翼王室。這就是所謂「受民受疆土」封邦建國的分封制。當時,分封基本上是按王室的血緣親疏關係進行的。由於周族剛剛從氏族社會進入階級社會,舊日的氏族血緣關係還很深,周朝的統治者利用這個血緣紐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作為加強統治的工具。在周初分封的七十一國中,周王的親族與同姓就佔五十三人。

周王是最高的統治者,直接管理著最大的地盤,稱為「王畿」諸侯的封地根據當時的形勢和王室的需要,是按如下不同的辦法處理的:把與周王室血緣較密的親族,封在距周的東西兩都較近的地區:以鎬京為中心的近畿周圍的封國,包括在王畿之內的,有周、召、荀、鄭、虢、畢、芮、酆、毛、、散等。這些分封的諸侯國大都是王室的近親姬姓,也是王室直接依靠的力量。周王的左右卿士、大臣,多由這些封國的公侯擔任。周王的軍事征伐,也多半由他們來統帥或出兵助戰。

洛邑周圍的封國,有衛、魯、齊晉、燕等。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原是殷王朝的中心,為了對付殷的殘餘勢力,周在分封東方的諸侯時,一方面注意樹立周王室在東方的支柱,另一方面也注意便於對殷民分而治之。如封康叔於衛,居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帶,監督民七族。在河南浚縣淇水北岸辛村西周墓中,出土帶有「衛」、「侯」銘文的銅器,說明這是衛國的統治中心;封周公之子伯禽於魯,地在今河南魯山,後遷都、於奄,監督殷民六族;封主要功臣姜尚於齊,都營丘,治理原在蒲姑的殷民;封唐叔於今山西臨汾、翼城一帶,統治懷姓九宗;封召公奭於燕,在今河北北部。

自清末以來,在今北京淶水一帶曾出土一批西周初的銅器,銘文有「北伯」字樣,有人說這個邶國即燕國。解放後,在北京琉璃河發現了西周古城遺址,並出土有「侯」等字樣的銅器。這個遺址當是燕的都城。燕的領域相當闊,北遠達今遼寧凌源一帶。在凌源馬廠溝出土的西周早期銅器,也有「醫侯」的銘文。另外,還封有康、蔡、應、邢、曹。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初期的勢力已經達到長江以南。在江蘇丹徒縣龍泉鄉煙墩山發現了一批西周早期銅器,其中有一件成王康王時的「宜侯矢毀」,記載了宜侯矢受封的情況。據文獻記載,周初分封同姓太伯、仲雍之後周章於吳。從時間和方位上看,這個宜侯矢很可能就是吳的祖先周章,或其後人。

對殷,除採取分而治之外,並用以殷治殷的辦法。殷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在武王滅殷時肉袒投誠。後來武庚叛亂,微子啟也未參與。周公第二次克商後,便封微子啟於宋,治理部分殷民。把被殷滅掉的古國,重新扶植起來,計有陳、杞、焦、祝等,其目的是利用他們來對抗殷族殘餘勢力,並監視宋國。對一些異姓部族首領加封,如秦、楚、徐、淮夷、肅慎、戎狄等。這些部族服從時少,對抗時居多。重共對全,大上述諸封國,一般都是世代相傳。他們在封國內的行政、軍事及經濟等權,都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必須承認周天子是他們的共主。周王和各封國之間的關係,有一些權力和義務。

各國執行這些因地制宜的措施情況,要隨時向周王室報告。其他各封國的禮、樂、征、伐之令,以及刑罰的規定,也必須聽從周室。不服從者就要受到征討。裝獲突表薄量互期票,任命諸侯國的某些重要官吏:如齊國的上卿有國氏、高氏,就是周天子任命的。其他各國,也有類似的情況。各封國對周天子也負有一定的義務,成王、周公時東都成周就是令各諸侯國出役合力築造起來的。諸侯對其屬下也進行著同樣的分封。諸侯封其屬下為卿大夫。卿大夫的封地名「采地」或「采邑」。最初的「采邑」,卿大夫只是收取封地的經濟收入和進行管理,而采地的土地和居民還是直接屬於諸侯的;到後期,隨著卿大夫勢力的增長,采邑的獨立性幾乎和諸侯的封地差不多了。

卿大夫以下有士,也被封予食地。「士」是貴族階級最低的一層,不再分封。士以下便是平民和奴隸。需圓周天子就利用這一級一級的分封方式,建立了一套統治網。上自天子,下至士,都是上級對下一級分封,下級對上一級承擔繳納貢物、軍事保衛和述職等義務。在實行分封制的情況下,西周的統一是一種鬆散的統一。這種狀況也是同當時各地區經濟往來較少,政治發展不平衡,部族之間社會發展的快慢還有較大的差別等情況相適應的。小編認為,分封制在當時條件下,是起了一定的歷史作用的。看起來比較複雜,但是相信大多數朋友都能理解的。今天就講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喜愛小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歷史笑談 的精彩文章:

山東在唐代國內外交通運輸中佔據的重要地位

TAG:風雲歷史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