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會同館課回顧 | 婁林:莎士比亞與17世紀的英國思想

會同館課回顧 | 婁林:莎士比亞與17世紀的英國思想

原標題:會同館課回顧 | 婁林:莎士比亞與17世紀的英國思想


5月23日下午,應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講師、《經典與解釋》輯刊主編婁林在我校圖書館三層報告廳為師生們帶來了題為「莎士比亞與17世紀的英國思想」的講座。本次講座是「全球史與中國2018系列」之「會同館課」的第二講,由北外歷史學院講師董成龍主持。婁林老師的研究方向為中國經典研究和西方經典研究,其專著《必歌九德——品達第八首皮托凱歌釋義》(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15年7月)獲2012年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天驊」學術獎,主要譯著有:尼采《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合譯),漢密爾頓《幽暗的誘惑:品達、晦澀和古典傳統》,郝嵐《政治哲學的悖論》(合譯,校對),朗佩特《尼採的教誨:<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解釋一種》。


首先,婁林老師概述了莎士比亞戲劇的地位及意義,莎士比亞與十七世紀,或者現代早期的政治思想是近年來學術界研究的某種遲來的轉向。「莎士比亞是所有英語世界的教師」,研讀莎劇可以提升和教育讀者了解關於人生或者政治生活的基本品質,核心是人之為人的教育,即「人是政治動物」的教育。莎士比亞所處的年代正是十六到十七世紀的轉折期間,因此「激情」是貫穿其作品始終的思想,而在其所有劇本中,《李爾王》的意義最為重大,「自然」一詞出現的頻率最高,劇中新舊兩種自然觀產生了劇烈的碰撞。


接著,婁林老師將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和霍布斯的思想進行對比,使大家對十七世紀的思想有一個總體上的感受。在《李爾王》中,莎士比亞借埃德蒙之口清晰地傳達出新時代的自然哲學以及由之而來的政治主張,而這一點,不但是劇中的劇情衝突,更是一種西方思想史上的思想衝突。莎士比亞戲劇的本質就是政治,而且尤為關心什麼是最佳政治,筆下核心關注是王者問題,或謂統治問題。尼采認為莎士比亞是「道德家」, 在一個去道德化的新世界裡,莎士比亞依舊堅持道德在政治世界中的意義,尼采尤其強調莎士比亞關注的一個要點:「激情」,但他並不談論激情本身,而是在戲劇中呈現各種擁有激情的人。而在霍布斯的《利維坦》中,自然狀態以及隨之而來的整個自然權利學說,都植根於對人的激情的理解,激情——人的激情——是現代政治思想由之出發的理論開端。


在講座的後半部分,婁林老師著重通過舉例兩個劇情,分別是「高納里爾的『利維坦』式新政治教育」以及「埃德蒙的新自然——『利維坦』式的哲學教育根基」,細緻地說明了莎士比亞呈現了一種與霍布斯的政治構想本質上比較接近的政治類型。


莎士比亞批判了馬基雅維利這種基於「激情」的政治自由和為達到自由採取的所謂「現實主義」,認為這種「利維坦」新政應該為更有德性的政製取代,莎士比亞筆下的「利維坦」新政,更接近以柏拉圖的古典視野衡量政治世界,這是與霍布斯不同的。霍布斯的自然哲學不再主張「宇宙由神的理智主宰」,但他汲取了柏拉圖的自然哲學教誨,認為政治生活應該確立新的道德原則,這就是所謂自然法。霍布斯的自然權利的基礎首先是他的自然哲學,並通過這種自然哲學發現人完全植根於自身的自然,這樣的人的組合就是國家,而《李爾王》也呈現了兩種自然觀,柏拉圖式的和霍布斯式的。在《李爾王》中,莎士比亞以埃德蒙、康華爾、高納里爾和里根等人的戲劇行為展現了霍布斯以理論形式在《利維坦》中呈現的內容:運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終結了「利維坦」式的思想和政治統治,讓我們思考:哲人的德性問題才是首要問題,並給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重新認識自然的本性,而不能根據埃德蒙和霍布斯這樣的自然來預設;二是次一級的政治解決方案,即繼承人的問題。


講座最後,在場師生就相關問題與婁林老師展開討論,並一一作了解答,本次講座圓滿結束。


圖片: 楊 慧


文字:朱唐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外全球史 的精彩文章:

「全球史與中國2018」系列講座第4講(總第52講)│教學與研究——19世紀德國大學的學生、教授和科學
博士論文答辯│中西方知識遷移視閾下的郭實獵譯述研究

TAG:北外全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