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踢館:據說這套裝備僅中美能造,俄歐日全得望而興嘆?

踢館:據說這套裝備僅中美能造,俄歐日全得望而興嘆?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里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昨天各家媒體剛剛播完了朝鮮爆破核試驗坑道的畫面,夜裡就傳出,特朗普宣布取消金特會,後續報道說是因為美方工作人員被朝鮮方面「放鴿子」,雖然堂主剛寫過炸個坑道對發展核武器真心沒多大影響,不過要論談買賣坐地起價,堂主就服特朗普大總統,算你狠!另外,心疼一下五一節剛在丹東買了房子的人民群眾。

問:堂主,看過一篇報道,說的是數學化聯合作戰指揮系統,全世界只有美中有實力建設,毛子只能算半個,連英法德日老列強都沒有這個能力,技術難度比肩五代機?求堂主科普。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老列強很多東西是很厲害的,我們一直也在學。比如說這個指揮系統,我們就是八十年代跟法國學習,才建立起來自己的空軍數字化空管系統。數字化炮兵系統,德國在90年代建立的系統,我們差不多也是10年後才批量裝備。

圖:我國第一個炮兵指揮自動化系統是PLZ-45榴彈炮營,這是1997年出口科威特的,自己裝備的就要進入21世紀了。

圖:德國PZH2000炮兵系統是96年服役98年交付,比我國自己早。

圖:我國第一代配備作戰指揮系統的軍艦是052A,典型代表就是這個三人台,技術來源就是歐洲。

圖:法國海軍海上艦艇編隊指揮控制系統有SENIT1、SENIT 2、SENIT 3…SENIT 8,即海軍戰術數據處理系統1型、2型、3型……SENIT 2和SENIT 8分別裝在克萊蒙梭級和戴高樂號航母上,這是指揮艦,其餘的裝驅護艦。

這些系統,因為有美國建立了標準化的介面和數據模型,北約國家只需要在框架內配硬體就行了,就相當於有微軟操作系統和INTEL的硬體規劃,裝電腦直接就可以拼起來而不需要自己設計一樣。

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可以說他們沒有自己的數字化指揮系統,但是不能說他們沒有數字化指揮系統。實際上,我們中國目前關於電子技術的國軍標,實際上也是大量翻譯借用美軍制定的標準,距離我們自己來制定遊戲規則,還差得遠呢。

問:攤主,看到航母上面的飛機一直有個疑問,像陸地上的飛機都建專門機庫,隱身飛機還要恆溫機庫,那航母上的飛機都是露天的,海水還腐蝕性大,這個不會對飛機造成傷害嗎?

機庫是不可能的,一輩子都不可能進機庫的。

陸地機場的飛機大部分是露天停放的,機庫其實並不多,看著那些停機的是機堡或者機棚。機堡是為了防彈,而機棚是為了方便維護人員作業,給人擋雨的。

圖:機堡是加固的防彈結構,可以抗炸彈近距離命中,為飛機遮擋彈片以保護飛機,但顯然不是密封的。

圖:北約的機堡,既不密封也不超加固,就是防一下彈片

圖:這種就是機棚,和蔬菜市場的大棚沒有什麼區別。

真正以保護尤其是防潮為目的的機庫,其實相對還是比較少,也就是現在隱身飛機用的那些帶空調的算。

圖:阿拉斯加的F-22機庫,它的首要功能是保溫,不然飛機受得了人也受不了。

艦載機鹽霧損傷是常態,所以設計上都要加強密封,同時減少鎂合金這樣易腐蝕材料的使用,同時每天使用後要用淡水沖洗掉鹽層積累,不過就算這樣壽命還是不如普通岸上飛機的。

圖:陸地面積大水多,可以這樣奢侈的噴淋

圖:苦逼艦載機只能拿抹布擦洗再沖,很像以前停水時的大學寢室

圖:航母也沒有好哪去,雖然它制水量大,但是用水也多,尤其是飛機多而且機體面積大。

實際上在海島地區部署的飛機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當初我們買的蘇-27,在海邊機場部署的層級腐蝕得蒙皮穿孔。

問:堂主,問一個問題,如果未來出現更先進的雷達,雷達探測隱形飛機不再是問題,那麼飛機的隱形設計是否就沒有必要了,外形設計又會回歸以前的氣動為王的理念?

現在實際上不光是隱身和反隱身技術,同時也是氣動高速發展的時代,F-22和F-35在氣動設計上比之前的三代機,比蘇-57都要強得多啊……

比如說被稱為氣動很牛的蘇-27,常規飛行員可控的迎角也就26度,蘇-35要做吊鐘之類的機動必須靠推力矢量才行,而F-22這樣的動作基本上靠氣動就能實現。

圖:F-22的平尾設計要求,即使推力矢量不能用,僅靠氣動控制面也能控制飛機俯仰,推力矢量在低速機動時的作用是加快姿態轉變。

圖:F-22這個渦流圖清楚說明了其大迎角實力,蘇-27是做不到如此大的可控大迎角的,渦流增升也沒有如此強勁。

隱身機的很多要求實際上也是氣動需求,比如說武器全面內掛化,雖然增重、增加了飛機本身的阻力,裸機看著是增肥了,但是少掉了外掛的阻力,實際使用中反而是性能極大提升的。

圖:舉個例子,美國50年代的F-106截擊機毫無隱身需求,照樣搞內部彈倉掛空空導彈,就是為了降低高速飛行時的阻力。

圖:戰鬥機為啥不學截擊機那樣搞武器內置呢,因為F-16等三代機想超音速就得開加力,飛不了幾分鐘,只能交戰前再加速,也加不到多快的速度,通常是1.2-1.3馬赫。而且他們超音速機動性很弱,格鬥是在跨音速區開展的,此時中距彈早就打出去了,所以外掛導彈增加的阻力比內置彈倉增加的重量和阻力要合算。

而且哪怕出現更先進的雷達了,隱身飛機好歹能縮短鎖定距離,傳統飛機面對先進雷達只會更慘,甚至連電子干擾都沒用了,那更沒法混。

問:現在輕、中、重型戰機是如何劃分的?這兩天和一個傢伙激辯,他居然說只有F-22是重型機,連F-15都成中型機了。那照他的邏輯,F-22也是中型了,因為米格-31比它重多了。

重不重,是要跟同時期、同時代的其他戰鬥機對比,不能跨代對比。

F-15跟F-35差了40年,看看比航空技術增長慢得多的人類身高,40年前1米7都算高個子,現在1米7算三等殘廢,能比么?

圖:中量級戰鬥機選手颱風和羽量級選手噴火?萬一再過百十年殲星艦服役了,超重量級都不夠用,颱風也得給壓成羽量級。

圖:上面那是杠精,蘇-30和陣風才算同一代對比,這大小差異就很明顯也很有效。

要這麼對比的話,二戰離F-15服役的1974年還不到40年,當時的重型戰鬥機P-38最大起飛重量才9.8噸,跟現在日本F-2的空重差不多,所以F-2是輕型戰鬥機,而P-38隻能算微型戰鬥機?

圖:流下了委屈的淚水

這種論調就是關公戰秦瓊,或者說玩弄標準,強迫你接受他的分帶標準,從而帶著你兜圈子。相信我,等討論大黃蜂等中型機的時候,他又會說F-15是重型機,不適合對比的。

圖:F-22最大起飛重量38噸,F-35最大起飛重量32噸,只有區區16%的差距。F-15C最大起飛重量31噸,F-16最大起飛重量19噸,有39%的差距。所以說,F-22和F-35都是重型機,只有任務分工不同,沒有輕重區別的差異。

問:求問館主,我看外軍的槍械很多都用著皮卡汀尼導軌,為什麼中國的不用?

外軍用的好東西,而我們不用的多了……比如說軍靴美國人用了幾十年,我們不是現在才用么。

圖:我軍為啥堅持穿解放鞋呢?第一是沒錢,軍靴可比解放鞋貴多了。第二是沒錢,徒步步兵負重能力太差而行軍要求太高,所以能輕一點是一點,對鞋最重要的要求是輕便而不是保護腳。

皮卡汀尼掛架是兩條:

第一條是要有很多設備給你掛,瞄準鏡、激光器、手電筒等等。

圖:外軍可以掛光學瞄準具、兩腳架等等,很多配件隨便選。

你需要掛這些東西那才需要,你看看我國……哪兒來的瞄準鏡給普通步兵掛?首先,根本就不存在需要給步槍掛大量附件的需求,那自然也就沒有標準化導軌的需求了。

圖:我國武器有了需求有了可以掛的東西,自然這導軌也就裝上去了。

第二條是武器本身要有擴展能力,這一點來說國產槍械都沒辦法。95頂部是固定的護蓋,不像M16的提把可以拆下來,而且拉機柄的槽也在頂上,根本沒有M16之類頂部那種完整的空間可以裝皮卡汀尼。

圖:95改型步槍,機匣上表面要加東西只能放了護蓋頂部,這東西連當提手都不行,是最傻的設計。

實際上西方不能用皮卡汀尼的也大把,比如說法瑪斯、L85、加利爾等也都沒什麼擴展能力。

而且國內輕武器發展那遲鈍……根本就不要指望。

圖:外國改裝的95,把上護蓋結構給改了,終於可以加導軌。所以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問: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為什麼不調整一下產業結構,像中國一樣發展製造業,而是將經濟依賴價格不穩定的石油天然氣?就算一開始產品競爭力不足,但像中國一樣硬著頭皮堅持下來不好嗎?

中國好歹在古代就是世界性的製造業超級大國,而從俄羅斯到蘇聯哪年哪月哪天是製造業大國?當然,蘇粉會幫我們發明出來的製造業強國蘇聯的,比如說發明出來蘇聯的勝利轎車大量出口美國、蘇聯計算機工業不輸美國、手機是蘇聯發明之類的,意淫強蘇嘛。

圖:連俄國總統梅德韋傑夫都能在正式場合喝成這樣,別說普通俄國人。搞製造業需要勤懇踏實持續工作,俄國人只能猛喝伏特加。工作?喝完了再說

真的,不要把中國人和東亞怪物房能做出來的事情,當成其他國家也能做的。

俄國製造業的基礎不行是很要命的問題,每年幾個月的冰封期,加上國土面積太大,產品要運出國太麻煩,所以俄國的製造業很難在成本上有競爭力。

圖:歐洲一月份等溫線,可見-4度等溫線基本與波蘭等東歐國家的東部邊境重合,俄國、烏克蘭等都特別冷。冷就需要更多保溫措施,這必然提高建設和生產成本,對商業競爭非常不利。

圖:另一個例子是我國東北。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流動圖,藍色是人口留出,紅色是人口流入,顏色越深程度越重,可見東北大片人口流出。要知道,東北直到90年代中都算富裕程度靠上的地區,比中西部窮地方強得多。

而且俄國本身也不會做生意,沙俄時代商業和企業管理全靠法國人、德國人和猶太人,俄羅斯族自己沒有商業文化,蘇聯時代更是把經營管理徹底摧毀了。

圖:俄國的典型特徵是氣候惡劣地廣人稀,所以文化傳統受蒙古人影響很深,你看游牧民族啥時候會努力搞建設了?俄國的傳統和蒙古人很像,只不過他們好歹有定居城市,於是有一批手工業者,游牧民族連這個都沒有。所以俄國人能買能搶絕不自己干,指望他們搞工業就得用斯大林那一套,不幹就槍斃。

迷你踢館

問:模塊化裝葯為何要搞兩種規格呢?將模塊數量分級分的更多,需要小射程放一個、兩個不行嗎?比如將現在的6塊分成14塊之類

現在也有單模的發射葯了,雙模那是因為早期技術不成熟而已。

圖:俄國2S35聯盟自行火炮就用了全等模塊發射葯,但是它無法解決最小射程太大的問題,所以還是落後,我國和西方國家則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問:尼米茲級航母比企業強在哪裡,為啥企業因為超支只造了一艘,尼米茲就不貴了?

企業號是八個反應堆拼起來的,而尼米茲是兩個。反應堆不分大小,操作費用很接近,八個那自然比起兩個是天價了。

問:由川航的事故聯想到,現在有人駕駛的飛機一旦駕駛員出現意外而無法駕駛飛機,那基本只有等著墜毀,而無人機現在已經可以自動駕駛和起降。是否可以將無人機的技術引入作為備份,必要時介入,實現飛機的緊急安全降落呢?

飛機上有自動駕駛儀,不過需要飛行員手動切換到自動駕駛。尤其是這一次還是更換航路要備降到成都,需要手動避讓其他飛機。

問:糖煮,國產航母和遼寧艦試航的時候,艦島旁邊都有一個類似「集裝箱簡易房」的東西,這具體是幹什麼用的?

是測試系統的工作用方艙,裡面帶著配套企業自己的測試設施。這些東西不是航母的標配,所以要附加。

圖:2號艦下水時的飛行甲板,有不少板房。

問:堂主大人,第一次踢館。好多人說當年希特勒對中國多好多好,這不太可能是真的吧,畢竟人家和日本是同盟呀。可是當年讀季羨林先生的《留德十年》,感覺二戰時季先生平時的生活與德國人一樣呀,當年德國對咱們到底咋樣呀?

納粹對華人的政策雖然比不上對猶太人的殘酷,但也絕對算不上友好。季老的書只是他個人視角的觀察記錄,也不要忘了納粹對華人社區的掃蕩,將數百名無辜華人投入集中營強制勞動的歷史。

問:再過50-100年,等激光武器測底成熟了,會不會打破現在各大國之間傳統核平衡?

堂主覺得,50到100年後,說不定我們的征程都是星辰大海了……地球上這點破事還算事?

圖:幾百千瓦的戰術激光炮再過3-6年就會實用化,那時候對付無人機就有辦法了。更遠的10年以後,激光炮對防空的影響還難以估量。

問:波音和空客又杠上了,相互指責對方政府補貼。飛機單價猶如天價,而且飛機製造門檻也是極高,還是寡頭性壟斷企業,賺錢都賺到手軟,補貼從何說起?如有補貼,是何種補貼方式?

航空工業本身是拉動效果強、帶動產業發展好,單純整機企業利潤率不高,尤其是現在雙雄的價格競爭下。

問:堂主,印度空軍的米格-21-93號稱能發射R-77空空導彈,這是真的還是印度人在吹牛?畢竟以米格-21機頭那麼小直徑的雷達,發現距離也不會有多遠吧,又怎麼能滿足中程空空導彈的發射條件呢?

能打不等於能用好,這是兩個概念。粗腦袋版米格-21的雷達也不算特別小了,跟F-20之類的比較接近,湊合用吧。

圖:米格-21-93就是個應急項目,有一點戰鬥力算一點,不用要求太高。畢竟他們對抗的也就是殲-7,大哥不要笑二哥。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直18首降國產航母被熱炒:網友冷靜勿激動,重大考驗還在後頭
遼寧艦航母編隊二出島鏈意義非凡:殲15戰機遠洋起降戰力形成

TAG: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