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能沒有出離心
美文推介
我們學佛一定得有一顆出離塵世慾念、成就道業的出離心。如果我們整天與他人比吃比喝比穿著,整天與他人比身份比地位,這隻能讓自己對塵世的慾望更強烈,只能讓自己對塵世的名聞利養更貪著。
學佛必須出離這些,必須站在一個相當的高度,有拋卻這些物質享樂的決心。
文見《談心》2013年第5期 總第33期
學佛沒有出離心,就會陷入個人的小世界裡,就不能從自己的小世界裡出來,也不能從自己的妄念里出來,天天在我執里,天天在妄念里,是不可能清心學佛的。
那麼,什麼是出離心呢?抽象地說,就是立志脫離輪迴、滅盡煩惱、離苦得樂的心。這樣聽起來,好像與菩提心沒有多少區別,其實區別很大。菩提心是我們學佛的根本,出離心是我們學佛的基礎,只有有了出離心,才會有慈悲心,才會有菩提心。
隆醒大和尚
首先,出離心,是拋卻了塵世慾念心
塵世間充滿了各種名聞利養的誘惑,這些誘惑無時無處不干擾著我們學佛修行,如果意志不夠堅定,我們很可能放棄自己的信願,落入塵世的慾念裡面。
有不少年輕人,剛剛走向社會,立志做一番大事業,工作很努力,思想上很上進,有的還學佛向善,積极參加社會公益事業。但時間長了,受到很多利益的誘惑,就開始動搖起來,開始隨波逐流起來。工作沒有幾天,就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又嫌房子小了,想住大一點的房子,有了房子還想有車子,有了一個價位低的車子還不夠,還想要名車、豪車。這樣一步步發展下去,胃口越來越大,整天為房子車子煩惱。有一個鄉長,很年輕,當鄉長時才二十多歲。領導讓他下基層當鄉長,意思是鍛煉他,讓他磨鍊幾年,再提拔起來。這個年輕人剛到鄉下,也想干一番事業,誰請他吃飯,一律拒絕,誰給他送禮,他也堅決不收。後來發現鄉里很多跟他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因為做生意都發了財,進出都是豪車,身上全是名牌,心裡有點不平衡了。最後經不住這些做生意的同齡人的一再邀請,開始只是在一起喝點酒、喝點茶,後來就開始接收他們的現金,現金也是一千一千地收,後來就是一捆捆地收,最後把自己收進了班房,成了一個階下囚。大好的前程就這樣斷送了。
是什麼害了這個年輕的鄉長?是物慾。我們學佛,一定得有一顆出離塵世慾念、成就道業的出離心。如果我們整天與他人比吃比喝比穿著,整天與他人比身份比地位,這隻能讓自己對塵世的慾望更強烈,只能讓自己對塵世的名聞利養更貪著。學佛必須出離這些,必須站在一個相當的高度,有拋卻這些物質享樂的決心。
其次,出離心是一種善不著相的心
我們學佛,我們做善事,我們嚴守戒律,不能著相。如果我們心裡總想著福德、總想著累積功德,說明我們所有的學佛行為心念,都帶著太重的目的性。一旦著相,就會執著,就會生起分別,就會生煩惱。
有一個故事很有名,很多居士聽說過。有一位禁慾苦行的僧人,感覺在村子裡修行受到的限制太多,村裡的誘惑也太多,這些誘惑是不利於他修苦行的。於是他離開自己居住的村子,來到遠離人煙的深山隱居。他要修苦行,不想受到物質誘惑,不想執著物質的享受,就只帶了一塊布,權且白天當衣,晚上作席。但後來衣服需要洗的時候,他才發現還需要一塊布作替換。於是他下山回到村裡,向村民另外乞討一塊布做衣服。村民們知道他修苦行,也知道一塊布沒有辦法換洗,很恭敬地給了他一塊布。回到山上,他發現自己居住的茅屋裡面有一隻老鼠,幾次趕它怎麼也趕不走,不管它吧,在他打坐的時候,老鼠總去咬他的衣服。他只好回到村裡,給村民說明情況,村民想了很多辦法,也沒有想到一個妥當的辦法,最後只好送他一隻貓。有了一隻貓,得給貓準備吃的,這位修苦行的僧人並不希望貓真的去吃老鼠,但也不能陪著僧人吃野菜。他不得不回到村裡向村民要一頭奶牛,奶牛用自己的奶,足夠維持貓的生活了。有了奶牛,這位僧人就得每天放牛,早上把牛拉出去吃草,晚上還得把牛牽回來拴好。時間長了,他發現自己在照顧奶牛上花了太多的時間,感覺這樣嚴重影響了自己修行,於是他請人找來一個流浪漢,與他一起住在山上,幫他照顧奶牛,自己專心修道。流浪漢在山上住了一段時間後,發現生活太清苦太寂寞,就對這位僧人說:「我沒有出家,也不想成道。我需要成家,得娶妻生子。」僧人當然慈悲為懷,一切皆依緣份,不能要求這個流浪漢與自己一樣過著苦行的生活。於是又去請人幫助流浪漢建立家庭。就這樣,沒有多少年,山上又成了一個村子,這位修苦行的僧人再次感到無法清凈修行,又得移動住處。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住相修行,註定會煩惱不斷。學佛修行,外在環境並不重要。清凈的深山,少有塵世煩惱,但鬧市裡修行更可以修鍊自己的定力,關鍵還是在信力,關鍵看發願修行人有沒有出離心。沒有出離心,就會找各種理由,就會總在外在條件上打轉,最終煩惱纏身。
再次,出離心是沒有分別的心
什麼叫分別心?這得從什麼是「心」說起。簡單地解釋,心就是觀念、看法。它是外物加給人的,不是人的本性。以自己既有的觀點、看法,把社會上的眾生,把塵世間的萬事萬物分成三六九等,這就是分別心。
比如我們平時習慣說要培養慈悲心,學佛要有慈悲心。我們可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慈悲心是不是真的達到了佛菩薩說的慈悲。我們對窮人可以發慈悲心,對富人會不會發慈悲心?我們對好人可以發慈悲心,對壞人會不會發慈悲心?實際上,學佛修行,慈悲是沒有分別的。我們對一個窮人要發慈悲心,對富人也要發慈悲心。好人離世需要超度,壞人離世也需要超度。只有我們把自己的分別心戒除掉,只有出離好與壞、貧與富,我們學佛修行的境界才可以朝前走一步。當我們面對一個人,甚至一個陌生人,我們會從心裡生起一種或歡喜或厭惡的感覺,這嚴重地障礙著我們對眾生的理解和判斷,讓我們越發走向愚昧,走向無知,走向煩惱,走向痛苦。這個時候,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出離心。我們要跳出自己的成見,跳出自己業已養成的某種觀點某種看法,用一種無分別的心,去觀察他人,了解他人,在了解的基礎上,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沒有出離心,人必然迷失本性,必然失去對世界萬物的準確判斷,必然引發不盡的煩惱。
最後,出離心不是逃避心,不是不負責任的心
現在很多學佛的居士,尤其是剛剛開始學佛的居士,由於沒有善知識的正確引導,對很多名相出現了理解上的偏差。比如我們說「放下」,很多居士理解成了「放棄」。該做的工作不做了,該盡的責任不盡了。這都是對「放下」的誤解。什麼是「放下」?放下是拋棄妄念、拋棄我執、拋棄錯誤的知見。一切果報,都是因緣聚合而成,想取得任何成就,都必須兢兢業業,不能有任何妄念。我們要放下的,就是這種不切實際、脫離因緣的妄念。
我們都知道布袋和尚的故事。有一位僧人想看看布袋和尚怎麼理解佛的,他找到布袋和尚,問布袋和尚「什麼是佛祖西來意」,布袋和尚聽了,把肩上的布袋朝地下一放,叉手站在那裡,一句話也不說。這位僧人又問:「只是這樣嗎?沒有別的了嗎?」布袋和尚把布袋提起,朝肩上一背,轉身就走。布袋和尚放下的是什麼?放下的是妄念,放下的是我執,放下的是對世界眾生的看法與觀念,然後又拿起,拿起的是什麼?拿起的是責任是義務。我們現在講出離心,從布袋和尚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要想保持一顆出離心,得有一顆超越的心,超越自己的成見,超越自己的看法,然後拿起自己的責任,拿起自我修悟、自度度人的責任。
我們當然還可以從其他側面來理解出離心,但不論如何理解,只要是正信,我們就可以為自己的慈悲心的生起,打下一個好的基礎,而慈悲心又是菩提心的基礎。修行即是修心。有了出離心,我們就能初步感受學佛的樂趣,初步覺悟到斷除煩惱的途徑。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