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合作之路「越走越寬」
中新社南寧5月25日電 (鍾建珊)「曾經被視為奢侈品的榴槤、火龍果等東盟國家熱帶水果,走進了中國尋常百姓家,貼著『原產地中國』標籤的蘋果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超市隨處可見。」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在談到中國和東盟的合作成果時這樣表示。
資料圖:5月19日,由中外68家機構組織組建的中國—東盟軌道交通職業教育集團在廣西柳州市舉行成立大會。 中新社發 蔣家斌 攝
5月24日至25日,第十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暨第二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在廣西舉行。陳武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15年來,中國和東盟的合作,從最初的早期收穫,已發展成如今的全方位多領域合作,為雙邊老百姓帶來諸多好處。以前,新加坡民眾很難吃到中國西部省份甘肅產的蘋果、洋蔥、馬鈴薯等優質農產品,甘肅省的民眾也很難吃到新鮮熱帶水果。隨著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的推進,甘肅蘭州經廣西口岸至新加坡的海鐵聯運班列常態化運營,兩地民眾上述訴求已不成問題。
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飈在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正積極打造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該條通道向南經重慶、貴州、四川等西部省市通過廣西北部灣,通達新加坡等東盟國家,進而輻射南亞、中東等區域;向北經甘肅、新疆等省市區通過中歐班列連接中亞、歐洲。
陳武介紹,從中國重慶經廣西北部灣港直達新加坡的海鐵聯運班列已常態化運行,預計今年海鐵聯運班列開行660班、貨運專列100班、跨境公路運輸500班、跨境鐵路聯運50班。這一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甘肅、貴州、四川等中國西部省份,新加坡、越南等東盟國家,波蘭、阿聯酋等域外國家也積极參与。
交通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架構於中國—東盟日益完善的對話機制基礎之上。北京大學東盟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翟崑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15年來,中國和東盟合作最大的成就是雙邊建立了多個對話合作機制,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下,中國和東盟構建起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等多個合作機制。
翟崑說,歷經15年的中國和東盟合作,在雙邊的努力下迎來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未來雙方將拓展在智能科技、信息共享、人才融通等領域的合作。目前,中國和東盟合作的新興業態已經逐漸展開,華為集團、阿里巴巴集團等中國IT企業進入東盟國家,幫助其建立大資料庫,並為東盟國家提供智能產品服務;新能源、農業等技術合作也已展開。
「通過智能農業監管系統,只要點一下滑鼠,即便是身在中國南寧市上班的農業專家也能為遠在柬埔寨金邊的農業基地作物實施澆灌。」中國—柬埔寨農業促進中心執行主任蘭暉焰說,其所在中心運營著當前中國面向柬埔寨最大的公益農業項目,通過該項目,中國向柬埔寨輸出資金、技術及專家團隊。目前,由中國技術團隊開發的智能農業監管系統已在柬埔寨應用,幫助當地培育智慧農業。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秘書處副處長羅錦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中心成立五年來,針對東盟國家所需,在新能源和新農業技術兩個領域,向東盟國家轉移了大批的新技術。在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中方科技人員從種子試驗開始,在試驗取得成功後,便在當地註冊,形成當地的農業種子品牌,然後再進行種子推廣。中方還聯合當地建設研發中心,進行新的產品研發,形成高新技產品的產業鏈條。
翟崑表示,在多年的合作後,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合作已遭遇瓶頸,需要升級。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合作恰好給中國—東盟合作注入新活力,未來應以中國—東盟為軸,共同開拓其他國家及地區市場。(完)
※專家:美國借301打擊中國得不償失
※美移民局遣返佛州中國留學生 未來10年不得入境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