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此下去,2050年海水中的塑料量可能超過魚類數量

如此下去,2050年海水中的塑料量可能超過魚類數量

為慶祝世界地球日,我們邀請了Frederic Gallo來談談他最近發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上的一篇研究,研究的主題是進來非常熱門的的環境議題:海洋塑料污染。Frederic在訪談中主要闡述了塑料微顆粒對海洋生物的巨大危害以及可以採取預防措施。此外他還著重強調了他的同道在世界各地為對抗塑料污染所付出的努力。

Frederic Gallo 2018年4月18日

本博客由On Biology和SpringerOpen博客共同發布。

塑料因為質量輕、化學性質穩定等特定在社會生產中廣泛應用。塑料可柔可剛,可以是透明也可以是完全不透明,還可以被加工成任意的形式或性狀。食物或飲料的包裝常常用到塑料,各種日常用品或器具也離不開塑料。

工業化生產塑料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此後的應用愈加廣泛。目前西歐和北美每人每年平均消耗100Kg塑料,這個數字在亞洲是每人每年20Kg。隨著城市化進程,亞洲和非洲人口密集的發展中國家的塑料消耗量將繼續增加。

目前西歐和北美每人每年平均消耗100Kg塑料。

塑料的廣泛應用為生活帶來了便利,卻對環境,尤其是海洋環境造成了巨大威脅。每年全球有超過800萬噸未科學處理的塑料廢棄物丟棄入海。

一旦塑料廢棄物,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裝等,被丟入海中,他們將會通過數十年的光降解或其他風化過程分解為大小約幾毫米的塑料微顆粒,甚至是大小在納米級別的塑料納米顆粒。這些小顆粒可能會被海洋生物吞食,這些生物小到浮游生物,大到鯨魚。

和任何一個新領域一樣,面對海洋塑料污染可能造成的危害,科研人員的的疑問遠多於他們已得到的信息。塑料微顆粒是一種結構複雜且分布廣泛的海洋污染物質。微顆粒可以攜帶多種高濃度化學添加劑如內分泌干擾物等,此外微顆粒還會吸收聚集海水中的其他污染物。因此塑料微顆粒會使海洋動物暴露在有害物質中,造成無法預見的後果。

了解危害並找到解決措施

如果按照目前情況,2050年海水中的塑料量可能超過魚類數量。我們最近發表的研究分析了海水中塑料廢棄物增加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的關注點在於塑料中常見的具有內分泌干擾性的添加劑可能帶來的污染。這些污染將影響海洋生物多態性,甚至理論上可能威脅人類健康。

解決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問題必須從以下兩個角度考慮:產品和基礎設施設計、消費習慣。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提出了如下方法:

?鼓勵減少產生塑料廢棄物,支持研發和使用更為安全、對環境更加友好的替代品以減少海洋中難以降解的塑料廢棄物。

?推廣使用替代物或更加環保的化學物質以避免塑料中的有害物質,尤其是內分泌干擾物的進入海洋環境。

?鼓勵環保設計以促進包裝循環利用。

?可能情況下,鼓勵塑料廢棄物循環使用。

?鼓勵改變塑料消費和丟棄行為。

? 發展中國家、轉型中經濟體及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目前尚不具備以環保的方式處理或循環利用塑料廢棄物或塑料包裝的能力,但仍在不斷產生或從國外輸入廢棄物及塑料包裝。為幫助這些國家建立有效且環保的塑料廢棄物收集及處理體系,應鼓勵包裝回收及擴大生產者責任計划下的廢棄物回收政策。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包括環境化學家、海洋學家和環境學家。

David Santillo博士是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綠色和平科學實驗室的一名研究人員。他近期對蘇格蘭海域中的塑料微顆粒展開了研究,並證實「海水中的塑料微顆粒的確會對海洋生物造成生理學和行為學的危害」。「即便是在相對較遠的赫布里底群島附近水域也能發現塑料微顆粒。我們不能忽視塑料微顆粒對海洋生物的危害,這是一個急需研究的領域。」

如果按照目前情況,2050年海水中的塑料量可能超過魚類數量。

2017年5月,在白鯨II號上使用拖曳式蝠網對蘇格蘭海域塑料微顆粒進行採樣。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生物技術工程師Joao Sousa剛從野外實地考察歸來,他們在瑞典和芬蘭採集了冰核,通過對冰核的分析,他們證實北冰洋冰塊中的塑料微顆粒濃度遠高於此前報道的污染程度較高的海域的冰塊,這些海域被稱為「塑料渦流」。這一個發現引起了關於人體健康的廣泛擔憂,因為美國約40%的銷售魚類(按重量計)來自白令海,歐洲約40%的食用魚來自北冰洋。

義大利錫耶納大學的Cristina Fossi教授曾研究了20年間海水污染物對地中海內的海洋生物所造成的影響,最近她又將研究目光投向了加利福尼亞灣的污染情況。

2012年,她發表了第一篇關於塑料微顆粒對鬚鯨影響的研究。塑料微顆粒之所以對鬚鯨影響如此巨大,其中一個原因是鬚鯨每次張口就要濾過70000升海水。

這些小顆粒對海洋生物是有害的,因為塑料本身就含有多種污染物,尤其是各種添加劑,例如鄰苯二甲酸酯、雙酚A、多溴聯苯醚等。當塑料小顆粒進入到海洋生物胃中時,這些有害物質就會釋放出來,對生物的內分泌系統和性激素水平造成危害。

Fossi教授和她的團隊正在試圖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塑料微顆粒所攜帶的污染物在整個食物鏈中的影響,例如通過即時定量PCR、Westernblot或基因表達水平測定判斷種蛋白質水平或是DNA損傷程度是上升還是下降了。

現在Fossi教授正領導著塑料炸彈(Plastic Busters)這一項目。這是一個歐盟項目,旨在探索海洋垃圾的數量、來源、產生途徑、分布區域、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儘可能減輕海洋垃圾對地中海的影響。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

ESEU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cusing primarily on Europe, with a broad scope covering all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including the main topic regulation.

ESEU will discuss the entanglement betwee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regulation because,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misunderstandings and even disagreement between stakeholders in these two areas. ESEU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on of issu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regulation.

ESEU will be an outlet from the German-speaking (DACH) countries to Europe and an inlet from Europe to the DACH countries regard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regulation.

Moreover, ESEU will 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Europe and the DACH countries regard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issues.

Although Europe is at the center of ESEU, the journal will not exclude the rest of the world, because regulatory issues pertaining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an be fully seen only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2017 Journal Metrics

Citation Impact

1.169 - 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 (SNIP)

0.785 - SCImago Journal Rank (SJ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MC期刊 的精彩文章:

你的手機在悄悄損害你的聽力
蚊子的遺傳多樣性與防瘧大計

TAG:BMC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