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些佛教徒對上師很有信心,上師在路上的時候就開始磕長頭,這樣我覺得也不是很好的
下面是第八個,
「應當舍離令他人不起信心之因——放逸行為。」
我們應該放棄一些讓別人不起信心的因,就是一看到這個佛教徒,「原來是這樣的呀!」
所以尤其是在非佛教徒面前,佛教徒更要注意自己很多的行為,一定要選擇場合。如果全是佛教徒的圈子,你的有些行為稍微過分一點也可以;但是如果不是佛教徒的群體當中,一定要為了佛教的形象……有些行為從你自己佛教的層面來講是很好的事情,但世人也許不產生信心。
寂天論師也說過:「世間所不信,觀詢而捨棄」,以前我們講過吧,就是世間人不產生信心的事情,我們通過觀察,通過詢問以後應該放棄。作為一個佛教徒應該這樣的。
我們學過出家人的戒律,包括在家居士的一些戒律,佛陀的《毗奈耶經》裡面,大量的內容都是講讓世人不產生邪見、讓世人產生正見的道理。如果世人產生邪見的話,佛陀要求遮止,從此之後不能做。這是很重要的,我們不能認為「一切都是隨緣的,應該這樣的」,其實每個圈子都有不同的價值觀。
包括我們有些佛教徒對上師很有信心,上師在路上的時候就開始磕長頭,這樣我覺得也不是很好的。在人群當中的話,大家都覺得,「啊,這個人怎麼啦?有問題啊?看到一個人就開始五體投地,這是怎麼了?」
有些經常就是,「這個是上師吃了的,這就是甘露,來,我們來分!」其實我是非常反對,這樣不是很好的。包括現在世間當中,有一個明星去一個餐廳裡面吃東西,然後那個雞骨頭他的很多粉絲都搶。對他們粉絲來講,這是他們的一種信仰,他們覺得沒有什麼不合理的,「我很喜歡這個明星」,但是旁邊其他的人非常反感,「他吃過的雞骨頭有什麼!」然後大家都會議論。
同樣的道理,我們佛教圈子當中,藏地也有這種說法,「上師的剩飯是弟子的悉地,」民間有這種說法,但實際上在有的場合當中不一定適合。因此我們要看看哪些是讓別人不太起信心的因,通過詢問,通過各方面的觀察,一定要放棄。包括這是一种放逸的行為,大家應該要放棄。
敬錄自《勝道寶鬘論》傳講(4)
索達吉堪布2018.03.16第128次網路開示
點擊閱讀全文
若向外走,你會做夢;
若向內走,你會覺悟。
歡迎加入佛學會,
開啟生命的覺醒之旅!
桂林本地學員報名鏈接
※莫言:好的家庭教育,濃縮為6句話
※48歲的劉若英:有一種氣質叫乾淨,還能夠帶來好姻緣
TAG:桂林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