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跨越時空的經典-羅丹雕塑展

跨越時空的經典-羅丹雕塑展

前兩周去中國城吃飯,正好趕上大英博物館羅丹展覽開始的第一天,就順便去看了一下。

這應該是近年來最悠閑的一次看展經歷,沒有不耐煩的瓢瓢在旁邊鬧,一個人去也可以完全自己掌握節奏,除了欣賞作品還能仔細看看文字介紹。

雖然展覽中大部分的作品都在巴黎的羅丹博物館見過,但是感覺這次的展廳布置得特別美,作品介紹和對羅丹創作歷程的講解更加詳細,比起羅丹博物館的大量作品的視覺衝擊,這個小型展覽囊括了大部分的經典作品,更多是一次思想的旅程。

尤其難得的是,羅丹的雕塑和他的靈感來源之一希臘帕台農神廟的雕塑並肩展出,這一組合也只有可能在大英博物館出現了。

最吸引眼球的作品也是我最喜歡的「吻」,這裡展出的並不是羅丹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理石雕塑,而是更大一點的石膏像。

當然我也剛剛從下面這個有趣的鏈接了解到羅丹並未親手雕刻過大理石雕塑,基本都是做好石膏或粘土雕塑之後由別人刻成大理石,更多時候直接鑄成青銅像,所以看石膏版本也未必是個遺憾。

https://blog.britishmuseum.org/10-things-you-might-not-have-known-about-rodin/

我對「吻」的印象曾經是愛情的激烈與美好,或是聯想到他與情婦卡米爾的悲劇愛情。

不過這次的展覽特彆強調了羅丹的「地獄之門」,「吻」也同樣來自與地獄之門,故事的原型也是悲劇結尾的不倫之戀。

這對因為共讀愛情小說而墜入愛河的叔嫂倆,在正準備接吻的激情瞬間被丈夫/哥哥發現,當場雙雙被殺,來自但丁的神曲「地獄篇」,這個故事和「地獄之門」的主題倒是挺搭。

拋開出軌的倫理道德問題,其實這個雕塑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美的,男子手裡還握著他們點燃他們愛情火花的書,還頗有寶黛共讀西廂記的趣味。

羅丹許多著名的雕塑都來自於為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設計的「地獄之門」,後來博物館沒開成,所以這 個大型雕塑也沒有真正問世,只有一些小型的模型現存在羅丹博物館和奧賽博物館內。

但是也許是因禍得福,許多雕塑都獨立出來,取了新的名字,也被藝術家和觀眾賦予了新的含義。

下面的沉思者也不例外,在「地獄之門」里,本來的人物設定是地獄看門人,後來羅丹又把他設計成了作者但丁,但是同時,也是羅丹自己的影射。沉思者的雕塑風格,尤其是飽滿的肌肉線條,可以看出米開朗基羅的影響。

此次展覽的一大特色,是用直觀的對比展現了古希臘雕塑,尤其是傳奇雕塑家菲狄亞斯和帕台農神廟對羅丹藝術創作的啟發和影響。

羅丹並沒有去過希臘,他主要是通過帕台農神廟的照片和手稿學習,後來他也成為了大英博物館的常客。

羅丹除了是一個雕塑家,也是雕塑的收藏家,他在巴黎郊區Meudon的工作室里收藏了許多古希臘雕塑,有些他會臨摹,有些他會作為基礎進行再創作,許多收藏也被放在花園裡成為景觀,這也是羅丹對於雕塑的理念之一,所以羅丹博物館裡大量的雕塑是放在露天花園裡,而不是室內的展廳。

下圖的青銅時代,就可以看出人物姿勢和菲狄亞斯的浮雕類似。青銅時代也因為形象過於逼真,使得羅丹一度被懷疑使用活人做模型,可見雕塑技巧之高超。

除了青銅時代,還有很多羅丹的雕像可以更明顯地看出古希臘的影響,下圖這個在地獄之門多次出現的形象,就很接近右圖半獸人下面垂死的士兵的樣子。

還有一個有名的例子,是羅丹的The Walking Man和帕台農神廟東面山形牆上的女神的對照。

這樣特別的對應效果,也只能在這個展覽里看到了,羅丹的雕塑巡展也許還能在別處碰到,但是帕台農神廟這些最著名的雕塑,估計很難在大英博物館之外看到。

展覽期間(今年4月底到7月底)來大英博物館看固定館藏的話,不能看到這幾個女神也是一大遺憾,對古希臘雕塑感興趣的話,建議也還是買票來這個展覽裡面看看。

展廳還有一大塊位置留給了這個雕塑群,法國的」狼牙山五壯士「英勇就義前的形象描繪,比較有趣的是,創作過程中羅丹先塑造了裸體的形象,然後才給人物穿上衣服。

展廳面積不大,但是我慢慢看了一個多小時,收穫頗多,也是一次輕鬆愉快的享受。

雖然大部分的雕塑都在巴黎的羅丹博物館和大英帕台農神廟的展廳分別看過,但是這些作品放在一起對比介紹的視覺震撼,構成了很特殊的觀展體驗。在倫敦的小夥伴,尤其是公司有免費票的,強烈推薦來親自體會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球散記 的精彩文章:

TAG:雪球散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