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反艦導彈我們可能又落後十年:航母被擊中都不知從哪來的

反艦導彈我們可能又落後十年:航母被擊中都不知從哪來的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5月24日報道,美國空軍2架B-1B戰略轟炸機5月22日進行了第二次「遠程反艦導彈齊射」試驗,總共發射了兩枚生產型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LRASM)。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稱,這兩枚導彈「自行導航通過所有計劃的路徑點,完成了中段、末段導航的自動轉換,使用彈上的感測器發現並導引向移動海上目標。隨後自動識別出需要攻擊的目標並成功命中。」據稱,這次齊射試驗將為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今年晚些時候形成「早期作戰能力」做好準備。

AGM-158C是以AGM-158B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JASSM-ER)為基礎研製的,主要是增加了英國BAE系統公司研製的主動雷達導引頭、帶自動目標匹配識別能力的紅外成像導引頭、雙向數據鏈、內置抗干擾GPS/INS導航裝置、被動射頻/威脅告警接收機、被動電子偵察系統等。由於原型AGM-158B具有極好的隱身能力,因此AGM-158C的突防能力很強。美軍沒有公布AGM-158C的具體射程,但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局(DARPA)稱其遠大於370公里。AGM-158C的原型AGM-158B的射程在930公里左右,雖然AGM-158C由於加裝了很多設備,射程不可能達到原型那麼遠,但外界推測其射程至少也有560公里,甚至有推測在800公里以上。

美軍發展這款新型遠程反艦導彈是為了從防區外打擊對手的水面艦艇,因為現役的「魚叉」導彈射程只有130公里,而潛在對手的艦載防空導彈射程卻已經達到150公里以上,因此掛載「魚叉」導彈的戰機在發射導彈之前就會先遭到潛在對手的防空導彈攔截,生存能力受到很大挑戰。不僅如此,潛在對手現在還擁有航母,可以在更遠的地方對美軍的反艦導彈載機實施攔截。因此,美軍認為自己必須發展遠程反艦導彈,重新具有防區外攻艦能力。

但是,光有遠程還不夠,因為潛在對手的海上防空能力有了質的提升,可以同時攔截數十枚反艦導彈,所以美軍載機的「飽和攻擊」能力也必須提升。美軍為AGM-158C選定的搭載平台是B-1B戰略轟炸機,就是利用這種戰略轟炸機的載彈量優勢來達成「飽和攻擊」目的。每架B-1B可掛載24枚AGM-158C,那麼2架B-1B總共可攜帶48枚,「飽和攻擊」能力還是很強的。如果是4架B-1B,則可掛載96枚,這對於航母編隊來說有很大威脅。

不過,單憑B-1B和AGM-158C的組合來具備反艦優勢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潛在對手的航母搭載的是重型艦載戰鬥機,作戰半徑很大,如果攜帶遠程空空導彈,那麼仍然可在B-1B發射AGM-158C反艦導彈之前對其實施有效攔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軍事 的精彩文章:

大新聞!美國空軍暫停接收F35戰機:存在嚴重質量問題
俄羅斯被美國陸軍頂上臉前?專家稱只有核彈才能解決問題

TAG:圖說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