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她是民國時尚教主,宋慶齡都跟著她學穿衣,被稱為「遠東最美的珍珠」

她是民國時尚教主,宋慶齡都跟著她學穿衣,被稱為「遠東最美的珍珠」

民國是個動蕩混亂的年代,

也是個俊才美女輩出的年代,

層出不窮的才女名媛,

讓民國變得熠熠生輝,

多了幾分浪漫和嫵媚的氣息。

眾所周知宋美齡喜愛旗袍,

她憑藉自身的影響力將旗袍文化推向了高潮,

她的衣品穿搭受到國內外的讚揚,

但是民國最會穿衣的女人卻不是她。

她叫黃蕙蘭,

是民國的時尚教主,

曾被譽為「遠東最美的珍珠」,

美國版時尚聖經《VOGUE》,

曾經評選她為1920-1940年代的中國

「最佳著裝」女性,

而當時衣品超群的宋美齡則屈居其後。

今人只知宋美齡、林徽因等人,

卻不知在民國時候黃蕙蘭,

也是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因為其獨特的審美和時尚嗅覺,

她引領著上海的時尚風潮。

英國瑪麗王太后、

摩納哥王妃、

美國杜魯門妻子、宋美齡等

國內外名流都把她視為時尚楷模,

她能夠輕易地駕馭各種風格的服飾,

賦予其新的時尚視角和獨樹一幟的魅力。

挑剔驕傲的上海姑娘把她奉為「時尚標杆」,

她每次亮相的穿衣搭配都會引得女子爭相模仿,

女子對她的迷戀程度可以稱為盲目和瘋狂。

甚至有一次,

黃蕙蘭因為得了皮膚病不能穿襪子,

只好在大冬天光著腿穿旗袍去上海,

也沒有告訴別人原因。

沒想到第二天,

上海的女子們都在

寒冬臘月的天氣里把襪子脫了,

去追捧「冷天光腿穿旗袍」的新時髦。

後來她的病好了,又開始穿絲襪,

卻讓這群追隨者不知所措了,

她在時尚圈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不僅普通女子追捧,

連宋慶齡都對她欣賞有加,

之前宋慶齡跟著孫中山北上前,

穿的都是兩件式褂袍,

不僅毫無特點也不修身時尚。

年輕時的宋慶齡

直到宋慶齡住進了黃蕙蘭的家裡,

宋慶齡早就對黃蕙蘭的時尚穿搭頗為讚賞,

擔心自己穿著「土氣」,

忍不住打開了黃蕙蘭的衣櫥,

因為黃蕙蘭的衣櫃里放的衣服

都是當下最流行的服飾。

她向黃蕙蘭請教穿衣秘籍,

經過黃蕙蘭的點撥,

宋慶齡從此找准了自己的風格定位,

那就是旗袍裝,

一身旗袍將她的端莊優雅展現得完美無瑕。

當時中國流行用法國衣料做衣服,

但是黃蕙蘭卻有自己對時尚的獨特見解,

她對質地絲滑,做工精緻,

具有華貴氣質的中國絲綢情有獨鍾。

在她眼裡色彩明艷飽滿的旗袍

才是最應該流行的風潮,

之前旗袍是寬鬆H型,

素凈單調毫無特點,

不能將女子的美好曲線完美展示,

於是她開始對旗袍進行改良。

之前流行寬鬆H型的旗袍

緊貼線條的設計,

大膽地凸顯女子身材的玲瓏有致,

將中國傳統經典元素運用到旗袍上,

使旗袍變得精緻繁複,

色彩的選擇上也由素凈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旗袍的開叉也從小腿一直開叉到了大腿上,

將女子修長白皙的雙腿

盡情展露在旗袍的搖曳中。

她開始選用老式繡花和精緻的絲絛,

精美的中國綢緞,有些是古色古香的。

她選用這些衣料,

擇取中國傳統式樣的特色製作她的服裝。

她們不懂得本國絲綢之美的價值,

不明白那種地道的中國手藝是如何精彩絕倫。

這種中西結合,

極具張力,艷麗魅惑的旗袍,

瞬時風靡整個上海灘,

名媛官太太們幾乎人手一件,

因為她的帶領在上海開闢了一個新的旗袍時代。

2015年,以「中國:鏡花水月」

為主題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慈善舞會及展覽中,

就有一件她1976年捐贈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非常「黃蕙蘭」風格的旗袍,

驚艷了眾多觀眾。

黃蕙蘭喜歡中國風,

對當時的崇洋媚外風氣嗤之以鼻,

她早年在香港時,

一口氣買了很多件當地人

放在鋼琴上擋灰的便宜古董繡花裙子,

帶到巴黎在晚宴上穿,

瞬時驚艷全場,

導致這種裙子的價格幾倍地增長。

而黃蕙蘭之所以能夠在時尚圈玩的風生水起,

離不開她家庭的培養和熏陶。

黃蕙蘭的父親黃仲涵

1893年,黃蕙蘭出生在印度尼西亞,

父親是南洋第一富商黃仲涵。

有「糖王」之稱,

娶了18位姨太太。

黃蕙蘭有42個兄弟姐妹,

父親偏偏獨寵她一個,

母親更是視其為掌上明珠。

黃蕙蘭與母親魏明娘

3歲生日的時候,

父母送給她一條

重約80克拉的鑽石項鏈做禮物,

足足有她拳頭大小,項鏈掛在胸前,

以至於把她嬌嫩的皮膚都磨出了疤痕,

母親便讓保姆收起來,

想等她大一些再帶。

但黃蕙蘭說:「當我長大時,

我就不常戴它了。

因為手頭總是有新的,

琢磨得更好,更吸引人。」

她從小在富裕的家庭長大,

黃氏府邸佔地二百多畝,

僅園丁就五十多人,

吃飯都是銀質餐具,

每次進餐都有六個人伺候著。

在教育上母親對她從小就是不計成本地栽培,

讓她學英語、學音樂、舞蹈、美食、畫畫,

全都按照歐洲上流社會的標準培養她。

她自身也聰穎極具天賦,

會說六國語言,

懂得上流社會的各種禮儀。

在珠寶和華服里長大,

在時尚方面很早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19歲的時候,

黃蕙蘭已經在社交界周旋起舞,

她說:「如果你能想像一位

中國摩登女郎的模樣,那就是我!」

當時駐美大使顧維鈞偶然

見到了黃蕙蘭的照片,

對其心生愛慕,

便主動展開追求。

顧維鈞正是那個1919年

巴黎和會上拒絕在辱國條約上簽字,

創造「弱國也有外交」奇蹟,

曾任駐英、駐法、駐美大使的外交官。

黃蕙蘭被顧維鈞出色的言談和

不俗的舉止所打動,

在她眼裡顧維鈞是個

有才情有才幹非常出色的人。

1920年10月黃蕙蘭和顧維鈞在

布魯塞爾中國使館舉行了婚禮,

婚禮非常隆重,

許多外交使節出席送祝福。

從此之後她多了兩個身份,

顧太太和外交官夫人。

她自知外交官夫人的責任重大,

便積極地承擔起外交夫人的職責,

而這一身份好似天生為她所設。

黃蕙蘭和丈夫一起,

參加白金漢宮的宮廷舞會,

出席杜魯門總統的就職典禮,

與英國大使及國王握手,

即便站在英國伊麗莎白王后身旁,

她氣場也未減低半分。

1943年黃蕙蘭與英國伊麗莎白王后在倫敦的一個展覽會上

自小在歐洲長大的黃蕙蘭,

諳熟歐洲各國語言和各種風俗禮儀,

她的法語連顧維鈞都自嘆不如。

良好的修養和氣質,

外加出色的服飾穿搭讓她

輕易地周旋於政壇政要、王公伯爵之間,

長袖善舞的她能輕易應對各個場合,

陪著外交官丈夫迎來送往八面玲瓏,

外國使節公臣稱她是「遠東最美麗的珍珠」。

敏銳獨特的衣著品味,

錦繡華服加上與生俱來的傲然氣質,

她在世人眼中成為最驕傲的queen,

引得各國政要毫不吝嗇地盛讚。

曾任國民政府駐巴黎總領事的

袁道豐說:

「當大使太太是最適合黃蕙蘭的胃口,

與西人酬酢應答如流,

也確有她的一套。

很少有中國大使的太太能夠和她比擬的。」

顧維鈞的外交業績也不斷攀升,

被人們交口稱讚。

宋美齡提醒大家:

「別忘了大使夫人也起了重要作用。」

黃蕙蘭向世界展現的中國形象,

讓世界不敢忽視中國。

顧維鈞(左一)與黃蕙蘭(右一)陪同宋美齡(中)在華盛頓出席慈善活動

不僅在社交方面遊刃有餘,

她身上也極具大無畏的勇氣和品格。

倫敦大轟炸期間,

她領著家人躲進防空洞,

自己卻在使館樓上正襟危坐,

堅持「不願意使館被炸時活埋在防空洞,

要死也要體面地死在樓上」。

這樣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

她的一生彙集了人們所羨慕的一切。

曾經黃蕙蘭一度以為

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女人,

有高貴的良好出生,

有人中龍鳳的丈夫,

有萬人矚目的地位,

有高品位的時尚審美,

但是她沒有意識到上天是公平的,

她什麼都有,唯獨沒有愛情,

顧維鈞不愛她。

在華盛頓的時候

她曾因為心情不佳患了感冒,

顧維鈞走到她的門前,

她說你別進來會傳染的,

顧維鈞說了一聲哦,

然後就真的走開再也不進來了。

女人對愛情的感知是非常靈敏的,

她很早就知道顧維鈞不愛她。

攝像鏡頭下的他們配合默契,

是外交場合上的黃金搭檔,

但生活中卻早已同床異夢了。

黃蕙蘭從小錦衣玉食,

所有人都圍著她轉,

她單純,也任性,

她有錢有主見,

不喜歡被控制,

不懂得遷就別人,

不能換位思考,

也不會包容忍讓,

遇到衝突問題,

只會用花錢的方式去擺平,

而不是通過彼此的溝通和妥協。

1934年,Federico Beltran Masses為黃蕙蘭繪製的畫像

因為大使館門面破舊,

很影響中國威嚴體面的形象,

黃蕙蘭就自掏腰包斥巨資

修葺了中國駐巴黎大使館,

從國內花大價錢購買傢具、

器物運到國外,

使大使館裝潢得極富中國特色,

以求「外國人也能通過

『櫥窗』看到中國的星星和月亮』」,

不丟大國顏面。

她這般舉動並非為了炫耀自身財富,

而是當時國家積貧積弱,

在國際上地位較低,

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爭取一份體面,

她的金錢觀是如果金錢能換來尊重,

就應該大方地展示它。

她認為作為大使夫人,

她就是「中國櫥窗」,

穿著漂亮體面,才是為國爭光。

也正是如此,

當時中國政府的外交形象提升了很多,

為國家積極建立了正面的形象。

戰爭期間使館經費拮据,

顧維鈞在外應酬交際的費用,

多由她的家族出手贊助。

她一心想用自己的實力

和財力幫助丈夫減少障礙,

博得丈夫歡笑,

卻不知她的珠光寶氣

時常讓顧維鈞感受到壓力。

「他娶妻子把她當做家庭中的一件裝飾品,

當這把椅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時,

主角就會感到厭煩和氣憤了。」

顧維鈞心裡大概是看不起黃蕙蘭,

覺得沒有他,

黃蕙蘭只不過是一個暴發戶的女兒,

哪裡能躋身上流社會,

沒有他,黃蕙蘭就不會有今天的生活。

而黃蕙蘭也會毫不留情地反懟,

沒有她父親的支持更不會有顧維鈞後來的政途。

兩個人都只看到了自己的犧牲,

卻看不到對方的付出。

他們兩個人都過於強勢,

是戰場上的最佳拍檔,

卻成為不了生活里的美滿夫妻。

男人的尊嚴和面子讓他不肯妥協,

他們不一致的金錢觀,消費觀,

不同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導致他們之間的嫌隙誤會越來越大,

交流越來越少。

黃蕙蘭說:「他對待我,就是忍讓,

供吃供住,人前客客氣氣,

私下拋在一邊。」

顧維鈞後來婚內出軌愛上了嚴幼韻,

張學良都曾說過,「他倆就是公開的秘密。」

從左至右分別為黃慧蘭、顧維鈞、嚴幼韻

黃蕙蘭努力挽救過,

掙扎過,

哭過鬧過,

可是顧維鈞仍然不為所動,

堅決要離婚。

男人一旦下了狠心,

根本沒有可以迴轉的餘地,

一個女子付出了她所有的青春和熱情,

就這樣被生生地斬斷。

1956年,顧維鈞與黃蕙蘭正式離婚,

36年的夫妻情緣盡於此。

在晚年的回憶錄里,

黃蕙蘭寫道:「多年來我生活在

一個不真實的天地里,

一切我想要的東西都會自動送來,

我不能理解在一個事情

並非如此的環境里的生活。

如果說維鈞不了解我的話,

我也不了解他。」

黃蕙蘭說「顧維鈞很有才華,

但他缺少溫柔和親切的天賦。」

而事實是顧維鈞也給女人寫情詩,

也會在深夜思念的時候寫詩訴相思,

只是對象不是黃蕙蘭,

而是嚴幼韻。

顧維鈞和嚴幼韻

離婚後的黃蕙蘭,

晚年隱居在紐約曼哈頓,

在她紐約公寓的房間里,

屋內仍陳設著大量中國古玩字畫,

牆上掛著她和顧維鈞出訪各國的照片,

那些照片記述著她過往的風光歲月,

然而這些歲月已永遠屬於過去了。

她寫的那本回憶錄《沒有不散的宴席》

中從來不提嚴幼韻的名字,

還大氣地評價顧維鈞

「他是一位可敬的人,

中國很需要的人,

但不是我所要的丈夫。」

1993年12月,

黃蕙蘭在自己百歲壽辰當天離開了人世。

2015年,義大利版《VOGUE》

以「Once upon a time」為標題,

再次將她和宋美齡

這兩位傳奇女人搬上了「國際舞台」。

外國人都還記得「Oei-Hui Lan」,

這位曾經叱吒一時的中國女人,

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曾受到萬人追捧,

風光無限過,

熱鬧地沸騰過,

也曾獨自品嘗過人生的寂寞和荒涼。

往事像一個不真實的旖旎的夢,

她卻在夢醒時分

始終保留著自身的體面和高傲,

這樣的女人美到了極致。

- END -

(圖片來自網路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孩子在長身體,

卻總不愛吃飯。

捉急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匠心之城 的精彩文章:

她36歲產後復出,被贊:這是女人都想要的容貌!
一抹成型,3秒打造精緻眼妝!林允同款眼影,懶人變女神

TAG:匠心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