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八屆中國預製混凝土技術論壇圓滿落幕,乾貨滿滿!

第八屆中國預製混凝土技術論壇圓滿落幕,乾貨滿滿!

為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促進預製混凝土行業向產品市場差異化需求方向理性回歸。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預製混凝土構件分會與北京預製建築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第八屆中國(國際)預製混凝土技術論壇。

論壇以「走進預製發展『新時代』」為主題,以為與預製建築裝配式相關設計、生產、施工和材料等方面的技術交流為主要內容,邀請到25位國內外專家做專題報告並組織參會代表參觀相關項目。

5月18日論壇開幕

為更好地幫助企業展示形象和品牌,提高影響力,在大會期間舉辦了「中國預製混凝土行業新產品、新裝備和新技術展示會」,開展本行業新產品、新裝備和新技術的推廣、交流與商務合作等活動。

▲展會現場

會議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預製混凝土構件分會與北京預製建築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隧道股份上海城建物資有限公司承辦,綠智匯執行承辦,上海天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上海建工五建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建築構件產業化基地支持。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徐永模執行會長、沈冰副秘書長,上海市建築建材市場管理總站張德明副站長,預製混凝土構件分會理事長蔣勤儉,預製混凝土構件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建工材料有限公司吳傑總工,綠智慧CEO、隧道股份上海城建物資有限公司謝斌總經濟師,分會副理事長、城建物資朱永明副總經理,城建物資徐亞玲總工,分會副理事長於海濱、王玉雷、龍玉峰、田春雨、李浩、閻明偉、任成傳、張波、薛偉辰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建築及預製混凝土行業的開發、設計、施工、生產等相關單位及科技工作者與管理者代表,行業媒體等參加了此次會議。

▲分會秘書長王曉鋒主持會議

徐永模

▲徐永模會長致辭

徐永模會長為預製混凝土行業技術創新提出了六個方面的發展建議:

(1)質量方面:我們要充分發揮工廠化製造質量控制的優勢,精益製造,匠心製造,建立全流程質量管理體系,產品外觀質量要向機械零件部品看齊。

(2)造型方面:這是混凝土材料的優勢。我們要和建築師密切合作,為建築師創意設計的實現提供技術支撐。這方面尤其要充分發揮混凝土作為模塑材料特點,以及混凝土材質顏色與質感的特色,發展混凝土立面藝術造型,展示地方建築文化特色,驅動混凝土製品向創意型產業發展。

(3)成本方面:混凝土成型離不開模具,預製構件成本最大的部分為模具,因此,模具創新是重點,要通過模具材料創新,模具可重複使用設計創新,模具材料低成本化創新,大幅度提高預製混凝土的成本競爭力。

(4)功能性能方面:要充分發揮工廠化預製的優勢,通過材料複合、結構複合、功能複合等方式,充分發揮各種材料性能,滿足複合牆板等構件的各種性能和功能。

(5)智能化方面:要積極採用BM技術智能製造技術、信息化管理技術,實現規模化定製,全面推動預製混凝土構件產業向現代製造業發展,徹底改變混凝土傻大笨粗的印象、樹立行業高端製造形象。

(6)商業模式方面:要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業、打通相關行業壁壘,走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之路。作為服務建築業發展的產業,我們要善於整合所需各種資源,做大做強。

張德明

▲上海市建築建材市場管理總站張德明副站長致辭

上海市建築建材市場管理總站張德明副站長致辭時介紹了上海裝配式建築市場情況,2017年上海市完成300多萬立方米建築體量,累計約4000萬平方米建築總量,上海預製構件生產企業約39家,還有19家外省市企業供應上海市場,整體產能約1500萬平方,能滿足上海市場需求。

頒發專家委員會證書

▲頒發專家委員會證書

為了更好地為會員服務,分會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大會上,徐永模會長和沈冰副秘書長為23位專家頒發了證書。

專家委員會專家(按姓氏筆畫排名):王曉鋒、龍玉峰、田春雨、朱永明、劉昊、劉大勝、李軍、李浩、李偉興、李晨光、楊思忠、吳傑、張亞梅、張守峰、張建國、趙勇、秦珩、夏緒勇、高志強、蔣勤儉、詹耀裕、樊驊、薛偉辰。

為鼓勵為預製混凝土行業創新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繼2016年度全國房屋建築預製混凝土構件十強企業評選後,分會又完成了2017年度預製混凝土行業十佳創新企業評選。分會理事長蔣勤儉、副理事長楊思忠、李晨光、吳傑、朱永明為十佳創新企業頒獎。

十佳創新企業頒獎

▲2017年預製混凝土行業十佳創新企業頒獎

2017年預製混凝土行業十佳創新企業:北京預製建築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築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天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榆構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城建物資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上午的論壇由分會副秘書長趙勇主持

隨後會議進入論壇環節,上午的論壇由分會副秘書長趙勇主持,分會理事長蔣勤儉首先作《中國預製混凝土行業發展報告(2017年度)》報告。

蔣勤儉

▲分會理事長蔣勤儉作專題報告

蔣勤儉理事長詳細介紹了全國預製構件市場發展調查情況、預製建築技術體系研究、重點區域預製工廠發展規劃研究,並為行業發展提出建議:預製混凝土構件的標準化和系列化是裝配式建築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希望各企業、各地方能結合自身特點開發新產品,完善預製構件的產品應用技術體系,更好的服務優質高效的工業化建造需求;預製混凝土和裝配式建築行業發展需要全社會和各行業廣泛參與,全國各地應高度重視短期出現的質量、效率、市場等突出問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走出一條本土化發展的裝配式建築道路;相信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我國一定能迎來預製混凝土和裝配式建築持續健康發展的新時代。

李偉興

▲分會理事、上海天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偉興

分會理事、上海天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偉興分享《美國裝配式建築考察回顧及思考》報告,美國的裝配式混凝土住宅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工業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開始出台一系列嚴格的行業規範標準。1991年美國PCI(預製預應力混凝土協會)年會上提出將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的發展作為美國建築業發展的契機,由此帶來裝配式混凝土建築在美國二十多年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停車場、大型超市、體育館、工業廠房、酒店、監獄等類型的建築中應用廣泛。

李偉興介紹,考察團在美國期間先後考察了洛杉磯的CORESLAB、鳳凰城的TPAC及薩克拉門托的CTU三家預製構件生產廠,這幾家預製工廠的特點可以歸納為:1)工廠佔地面積大,一般為100~300畝之間,很大部分生產放在室外露天作業;2)生產設備以大型固定模台為主,沒有流水線生產設備,但150m先張法預應力長線台是標配;3)構件尺寸都比較大,主要應用於公建項目,配套有完整的吊機和運輸設備;4)生產的構件種類豐富,最通用的為:雙T板、預應力空心板、外牆裝飾保溫一體化板;5)工廠環境衛生要求並不高,但管理有序、高效,單工日完成的混凝土方量可達到3~4立方米;6)工廠生產配套的預埋吊件、連接件、輔材、工具等都很成熟,簡單實用;7)預製工廠的平均利潤率:15%~20%。

宗德林

▲美國PCI資深專家宗德林

美國PCI資深專家宗德林介紹美國預製預應力構件技術開發與工程應用情況,分別介紹了美國T型板、T型板的特別設計要求、雙T牆、中國雙T板的發展及相關應用實例。宗德林總結雙T板技術有八個優點:高工業化產品、高標準化產品、可游牧式生產、經濟性好、耐久性好、承載力高、承載可靠、施工方便。

朱永明

▲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城建物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永明

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城建物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永明介紹上海市預製混凝土構件生產組織供應與質量管理。2005年以前,上海市生產裝配式建築預製構件的生產企業也就只有2家,一家是上海住總、一家是上海建工,他們都是60、70年代成立的國營預製構件加工廠,當時主要生產一些出口日本、美國的預製構件,還有日本、香港在上海的投資開發項目如上海森茂大廈、香格里拉大酒店等。2006年-2013年,隨著上海市裝配式建築政策的逐步出台,一些企業也逐步開始轉型,但總數也就不超過10家。2014年開始,由於裝配式建築項目的逐步落地並相繼開工,社會相關企業也看到了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紛紛投入到這個行業中來,到目前最新的備案信息來看,上海及周邊裝配式建築預製構件生產企業已有69家;年產能從2013年的10萬立方米一舉上升到250萬立方米。

雖然上海市裝配式建築預製構件行業在這幾年有了長足的發展,在行業管理上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基本滿足了裝配式建築的發展要求,總體質量受控。但在行業自律管理上還是碰到了一些問題,如協會如何更進一步做到公正、公平,更具公信力,對一些不良企業的處理上如何更加合法、合規,如何進一步取得政府部門和會員單位的支持等方面還待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楊思忠

▲北京市住宅產業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思忠

北京市住宅產業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思忠分享了北京市裝配式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經驗。楊思忠分別介紹了北京市裝配式建築發展概況、裝配式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經驗、裝配式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最新要求、裝配式建築關鍵技術 。

楊思忠分享了北京裝配式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先進經驗:加強政策引導體系建設、加強技術保障體系建設、加強產業支撐體系建設、加強質量監管體系建設、加強試點示範工程建設、加強培訓教育工程建設、結構體系百花齊放、踐行高品質發展理念。北京市還對裝配式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提出最新要求:強化設計質量管理、強化預製構件質量管理、強化施工關鍵環節質量管理、強化裝配式混凝土建築工程質量監管 。

田春雨

▲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工業化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田春雨

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工業化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田春雨分別從規程編製背景、主要研究工作介紹、規程主要內容、總結及展望四個方面介紹了《多層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田春雨總結,按照 「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保證質量」的編製原則,提出了乾式接縫的連接及構造、配套的結構分析方法等,邁出了 「裝配式結構」按照「裝配」特點來設計的第一步;分考慮目前設計和施工人員等使用對象的技術水平,力求簡潔、明確、適用,保持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近年來,新型建材和結構體系層出不窮、種類繁多,限於編製組水平、技術的成熟程度等,本次編製僅納入了部分技術,以適於我國現階段裝配式多層結構發展的典型結構類型為主。《規程》中提出的部分技術體系尚未經過大量實踐應用的考驗,需要在實際工程應用中逐漸總結經驗,並在下次修訂時予以完善。

▲分會副秘書長谷明旺主持下午上半場會議

薛偉辰

▲分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教授薛偉辰

分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教授薛偉辰介紹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研究新進展,他分別介紹了研究背景、新型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體系研發、裝配整體式混凝土剪力牆、預製混凝土夾心保溫外牆、預製拼裝混凝土綜合管廊、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規範簡介以及研究展望。

西山峰広

▲日本京都大學西山峰広教授

會議特別邀請到日本京都大學西山峰広教授介紹日本預製建築的發展、工程實踐及其抗震性能。西山峰広教授介紹了日本預製混凝土的演變,首先介紹了用於低層建築的中等尺寸的帶肋薄板、預製大板、中高層預製混凝土牆結構、預製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連接、超高層預製混凝土框架結構等產品的應用情況。隨後,西山峰広教授介紹了當前日本預製混凝土應用於房屋住宅的情況、日本建築抗震設計總則、現有預製混凝土建築施工情況,2個大地震對預製混凝土建築的破壞,新型預製混凝土構件的連接方式。

劉若瑜

▲北京預製建築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劉若瑜

北京預製建築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劉若瑜從建築師角度分享了多個預製混凝土外牆工程案例:濟南萬科金域國際項目、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項目、建誼芯雲谷華為2#樓項目、亞泰醫藥產業園孵化樓項目、榆樹庄回遷房項目。

劉若瑜總結,預製混凝土外牆是一套基於設計、生產、施工的成套技術集成產品體系,應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和設計目標進行精心組織策劃,確保項目工期、質量、經濟、安全等目標的實現。預製混凝土外牆的研發和工程應用需要建築師、工程師、深化設計人員,生產企業,從方案到實施的全過程密切配合和共同創作。需要專業化產品設計、生產、施工團隊的配合,才能確保其實施質量和完成效果。

龍玉峰

▲分會副理事長、深圳市華陽國際建築產業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龍玉峰

分會副理事長、深圳市華陽國際建築產業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龍玉峰分享了裝配式建築產品創新設計。龍玉峰表示,目前行業垂直的當前問題與挑戰主要是專業過度細分、產業鏈被嚴重切分;系統化複合人才缺失、技術與管理脫節嚴重;發展模式粗放、設計價值缺失。

▲分會副秘書長祝磊主持下午下半場會議

柴萬先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柴萬先教授級高工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柴萬先教授級高工介紹裝配式混凝土廠房設計技術與工程實踐。柴萬先介紹,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混凝土裝配式建築在經歷了蕭條之後,裝配式混凝土單層廠房又受到人們的重視。發現在工業廠房的使用中,特別是單層廠房,混凝土PC結構更適合實際的需要。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廠房比鋼結構廠房具有:取材容易、節省材料、可模性好、構件剛度大、標準化程度高、質量易於控制、構件外觀質量好等優點。特別是在耐久性、防腐、耐火方面比鋼結構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所以裝配式單層廠房又開始逐漸被應用。預製構件加工廠也開始發展。以北京榆樹庄構件廠為例,近幾年就在大力發展PC構件。

張守峰

▲分會理事、中國建築設計院裝配式建築研究院總工程師張守峰

分會理事、中國建築設計院裝配式建築研究院總工程師張守峰解讀《裝配式建築評價標準》並進行案例分析。該標準可以簡單概括為:一率、兩階段評價、三類指標、三個等級。一率:兩率合一率,歸納預製率、裝配率、預製裝配率等評價指標,統一採用裝配率一個指標,綜合反映建築的裝配化程度。兩階段評價:預評價和項目評價,設計階段宜進行預評價,並應按設計文件計算裝配率,項目評價應在項目竣工驗收後進行,並應按竣工驗收資料計算裝配率和確定評價等級。三類指標:主體結構、圍護牆和內隔牆、裝修和設備管線。三個等級:裝配式建築評價等級劃分為A級、AA級、AAA級。

新技術及新產品推廣發布

白曉軍

▲河北新大地機電製造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白曉軍

隨後會議進入新產品、新技術助力預製混凝土裝配式建築專題環節。河北新大地機電製造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白曉軍介紹長線預應力雙T板成套裝備及雙皮牆生產關鍵裝備應用。

張波

▲分會副理事長、山東萬斯達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

分會副理事長、山東萬斯達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介紹預應力混凝土鋼管桁架疊合板。

安德烈

▲德國策尼特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工程師安德烈·丁思特

德國策尼特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工程師安德烈·丁思特分享中西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自動化預製生產技術。

郭文妍

▲VNU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高級銷售經理郭文妍

VNU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高級銷售經理郭文妍介紹BIC亞洲國際建築工業化展覽會。

5月19日論壇

以「走進預製發展『新時代』」為主題、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預製混凝土構件分會與北京預製建築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國際)預製混凝土技術論壇19日上午進入新一輪報告環節。經過18日16個乾貨滿滿的專家報告、揭曉2017年度預製混凝土行業十佳創新企業、中國預製混凝土行業新產品新裝備和新技術展示會等多項活動後,19日的會場依然熱鬧非凡,與會代表認真聆聽並不斷拍照記錄。

▲會議現場

上午論壇由分會副秘書長孟憲宏主持,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總工程師吳傑首先帶來《新型預製混凝土構件生產技術及工藝裝備開發研究》報告,吳傑分析了國內外預製技術現狀並介紹了上海建工預製技術實踐和對預製技術發展的展望。

吳傑

▲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總工程師吳傑

吳傑指出,預製技術在國內的應用呈穩步增長的態勢,並且日漸趨向成熟,預製產業發展面臨大規模應用帶來的工藝裝備與產能效益問題。縱觀幾十年國際範圍內預製技術的創新發展成果,使得國內預製技術及工藝裝備興起了從國外引進的潮流。但國內預製技術發展如何從引進式向消化吸收集成創新發展,在應用中形成特色是當前國內預製產業應重點思考的問題。包括引進技術與國內複雜預製形式如何互相適應及調整、低能耗環保型預製工廠的規劃設計等。

▲分會副秘書長孟憲宏主持會議

吳傑認為,預製技術的發展,主要是集中在生產線、模具工裝設備、養護工藝、起吊運輸管理等方面,智慧製造成為發展的新方向。為了預製技術應向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混凝土高性能化,節能環保技術,結構功能裝飾一體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數字化製造方向發展。

▲北京市建築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李晨光

北京市建築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李晨光分享《預製預應力風電混合塔架技術的研發與展望》,李晨光介紹了國內外風電混塔技術體系、風電混塔工程應用、風電混塔關鍵技術研發等。

李晨光總結,預製風電混塔是環境友好、建築工業化和綠色建設的代表之一;國內已有多個成功應用項目,目前該技術在國內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預製預應力鋼-混風塔建設市場容量巨大,預製預應力風電混塔將成為風電建設的主要選擇。

預製預應力混凝土風塔在國內風電產業,尤其在低風速區域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隨著研發力量的不斷介入和工程項目的進一步推廣落地,預製混塔行業必將進入批量化生產與建造階段。無論是大型化減少構件數量還是小型化標準化增加構件運輸效率,都應結合項目特點和工期要求,著重考慮施工現場的吊裝效率和運營維護環節對預製風塔構件的要求,充分發揮預製混凝土結構的優勢,為風電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助力和提升。

▲北京榆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昊

北京榆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昊介紹清水混凝土構件預製技術與質量控制要求要點。劉昊分別就典型預製構件種類與成型方式、模具、混凝土材料及性能、澆築與振搗工藝、蒸汽養護與表面防護、成品保護、常見質量問題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幾個方面詳細展開介紹。

劉昊分享,做好清水混凝土構件主要是做好三件事:一是把平面做好、二是把兩個平面相交的線做好、三是把三個面相交的角做好。劉昊對板式構件、樓梯、梁、柱幾種典型預製構件及其成型方式進行了介紹,板式構件如預製牆板,預製看台板等板面較寬的構件,宜採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藝;預製樓梯的常見做法有反打成型、側立生產兩種;預製梁梁身部分大面積外露,外觀要求較高,應採用正打方式成型;預製柱高度較高,宜採用側立方式生產。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標準規範處副處長/副研究員李小陽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標準規範處副處長/副研究員李小陽介紹工業化建築標準體系與系列關鍵標準研究情況。李小陽分別從工程建設標準化發展環境、工業化建築標準發展概況、工業化建築標準系統建設、工業化建築關鍵標準研製四個方面展開介紹。

李小陽介紹,圍繞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及圍護系統、功能部品、設備管線等方面產業化發展研究與標準化需求,國內科研機構、高校、設計單位、生產企業、施工企業紛紛開展一批響應創新和市場需求的標準制定工作。僅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建築工業化專項」為例,據統計,截至目前在編標準60餘項,其中政府制定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與團體標準約各佔40%,企業標準約佔10%。

通過工業化建築關鍵技術標準研製,將突破制約工業化建築規模化發展的標準化瓶頸,為我國全面推進建築工業化、發展裝配式建築提供標準化技術支撐。如《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及驗收規程》作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的通用標準,將研發適應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發展趨勢與需求的工程驗收標準化技術。又如《建築工程信息模型存儲標準》,適用於建築工程全生命期(包括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行維護各階段)的BIM信息存儲、傳遞和應用,可填補我國BIM技術應用標準的空白,使我國建築工程建設各階段BIM技術的發展與國外同步。

▲分會理事、山東大學教授侯和濤

分會理事、山東大學教授侯和濤介紹可循環使用全裝配式樓板與複合牆板的研發。侯和濤介紹了相關工程背景、可循環使用全裝配式樓板體系研發、可循環使用全裝配式樓板工程應用、可循環使用的複合牆體系研發、可循環使用的複合牆板工程應用情況。

▲分會副秘書長、同濟大學副教授趙勇

分會副秘書長、同濟大學副教授趙勇介紹密拼桁架鋼筋疊合板受力性能試驗研究進展情況。趙勇分別介紹了試驗研究進展、受力機理分析、設計方法方案(初稿)、第二批試驗研究方案。

趙勇指出,疊合板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重要的結構構件。桁架鋼筋預製板是目前國內最為流行的疊合板預製底板,且主要採用帶外伸鋼筋的預製底板。但帶外伸鋼筋的預製底板在構件製作、施工現場安裝都存在問題。採用無外伸鋼筋的預製底板是實現智能化、機械化流水線生產的關鍵,也是實現裝配式樓蓋高效施工的一個重要方向。

▲分會理事、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朱衛如

分會理事、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朱衛如介紹裝配式建築密封防水系統。朱衛如分別從裝配式建築與建築產業化、裝配式建築構件連接構造、裝配式建築對密封膠性能要求、改性硅酮(MS)密封膠的性能、裝配式建築密封防水系統簡要介紹五個方面展開介紹。

朱衛如介紹,針對硅酮密封膠無法克服石材污染問題而開發,近四十年成功應用歷史,在裝配式建築領域,佔有80%的市場份額;在美國和德國密封膠市場,MS密封膠約佔60%以上份額。MS密封膠是綜合性能優異、最適合PC建築的建築密封膠。粘接性能:與除玻璃外所有材質均能可靠粘接;極限狀態下為內聚撕裂破壞;密封性能:水密性、氣密性超過門窗密;耐候耐久:直接外露使用,-30℃~90℃,耐老化不變色,9030;6000抗疲勞;低模高彈:23/-20℃模量低至0.2MPa,≥80%彈性回復率。

5月19日下午項目參觀

上海建工集團建築構件產業化基地

5月19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預製混凝土技術論壇嘉賓參觀上海建工集團建築構件產業化基地(貳號基地)。

生產車間中,參觀嘉賓被整潔、完善的生產設備所吸引。紛紛拿出手機、相繼拍攝記錄。蔣勤儉理事長對上海建工集團築構件產業化基地(貳號基地)給予了充分肯定。東道主上海建工集團對參觀嘉賓的諮詢熱情解答。

據了解,上海建工集團建築構件產業化基地(貳號基地)佔地面積170畝,擁有4條裝配式建築預製構件生產線,年產量達8-10萬方,可生產牆、板、柱、陽台、樓梯等各類預製構件,參建過迪士尼樂園、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區等著名標誌性建築。

臨港重裝備產業區H36-02地塊

2018年5月19日,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預製混凝土技術論壇的一百多位代表來到上海首個低碳型高預製率裝配式產業園——臨港重裝備產業區H36-02地塊參觀。

項目位於上海市臨港重裝備產業區,,建築面積約206320平方米,項目由24棟4-12層的研發中心、研發廠房、1棟4層共享大廳、1棟1層的垃圾房、集中地下一層車庫組成。除東4樓採用裝配式鋼框架結構外,其餘單體地上部分均採用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單體預製率不低於40%。預製構件包括:預製柱、疊合梁、疊合板、預應力雙T板、預製樓梯梯段、挑板和女兒牆等。

項目由上海建工五違集團有限公司施工,上海同濟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設計,構件由江蘇若琪鋼結構有限公司和嘉興華泰特種混凝土製品有限公司生產供應。

項目創新技術:

1、採用裝配整體式混凝士結構消能減震結構體系,設置黏滯阻尼器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結構;

2、解決框架節點鋼筋密集、施工困難的突出問題,採用裝配整體式混擬土框架結構簡化節點連接,有效提高裝配整體式框架的施工效率;

3、採用預製預應力混疑土雙T板疊合樓蓋技術,提高施工效率;

4、基於BIM和物聯網的全生命周期信息交互集成管理控制技術。

項目技術亮點:

1、框架結構核心區簡化連接:為解決樑柱核心區鋼筋密集、施工困難的突出問題,優化了框架樑柱和節點的配筋及連接方式,包括:框架柱四角集中配置受力縱筋、框架梁底筋節點區鋼筋避讓、採用鋼筋錨固板的框架頂層端節點。

2、預應力雙T板:板、梁結合的預製構件,由寬大的面板和兩根肋梁組成,其面板既是橫向承重結構,又是縱向承重肋的受壓區,受壓區截面較大,中和軸接近或進入面面板,受拉主鋼筋有較大的力臂。雙T板具有良好的結構力學性能,明確的傳力層次,簡潔的幾何形狀,是一種可製成大跨度、大蓋面積的和比較經濟的承載構件。

2BIM+物聯網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應用精益建造可視化管理平台,融合「BIM+物聯網」技術,通過RHID晶元實時追蹤和反饋構件狀態信息,實現預製構件生產、儲運、安裝、驗收全過程的有條不紊,各環節的管理信息可追溯。

全生命周期BIM技術應用:對建築、結構、機電等多專業進行碰撞檢測,提前發現二維設計中難以發現的設計缺陷和空間盲點,綜合考慮設計規範,施工工藝等方面需求,對綜合管網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深化。通過BIM場地布置模擬,檢查規劃方案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場內道路交通組織,施工機械,配套建築布置的合理性,在節約資源的同時保證現場施工有序、高效。以模型為載體,以項目管理思路為主線,將模型與資金、進度、質量、設計等施工信息關聯,實現工程進度、投資、質量、管理目標的可視動態精細化管理。

責任編輯:時文青、時晟昊

建築革新最前沿!在這裡了解裝配式建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預製建築網 的精彩文章:

被悉尼趕走,卻留下了一顆最美麗的珍珠!澳大利亞,你後悔嗎?

TAG:預製建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