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金會」說沒就沒,受衝擊最大的是

「特金會」說沒就沒,受衝擊最大的是

美朝領導人會晤一夜驟變。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致信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決定取消原定於6月12日的雙方會晤。25日一早,朝鮮副外相金桂冠發表回應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付出了最大努力,但美國依然宣布取消會晤,這與全世界的意願背道而馳。

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取消原定6月12日與金正恩的會談。

不過,美朝雙方的表態仍為未來對話留下了窗口。特朗普的意思是,朝方近日展現出「極大怒氣與公開敵意」,因此錯失此次會面良機,但他仍期待未來能與金正恩會面。金桂冠在回應中亦有表示,對話的大門依然敞開,朝方願隨時與美方對話解決問題。

輿論分析指出,「特金會」突然取消反映了美方的規劃不足、信用缺失,損害了本就脆弱的美朝關係,但目前重要的還是先保持冷靜。

主要原因還得從美國方面找

對於特朗普突然取消美朝領導人會晤的原因,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問題專家孫成昊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表示,直接的動機是美國希望藉此進一步向朝鮮施壓。「特朗普的致信看似禮貌,實際帶著威脅和警告,表明特朗普想以此進一步迫使朝鮮在美國關切的重要問題上做出更多讓步。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浩榮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亦指出,特朗普政府有意利用朝鮮發展經濟的需求,迫使朝鮮在朝核問題上妥協。美國此前一直強調朝鮮之所以同意美朝領導人會晤是美國「極限施壓」的結果。

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美朝雙方對如何實現無核化無法達成一致。孫成昊說,美國想要朝鮮主動、率先、徹底棄核,而且是不可逆和可核查的,而朝鮮則認為應當分階段有步驟地棄核。美朝之間在這一問題上分歧非常大,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最近一次訪朝也在這個核心議題上「空手而歸」。而近期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提出的「利比亞模式」更讓朝鮮警覺,擔心美「醉翁之意不在酒」,最終目標是通過迫使朝鮮棄核顛覆朝鮮政權。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右)(路透社)

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的觀察則顯示了美國政府內部在推動「特金會」的問題上可能存在的分歧。他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表示,從此前動態來看,博爾頓和蓬佩奧在對待朝鮮問題上趨於強硬,但特朗普本人其實還是希望實現與金正恩的會晤,以便讓自己「載入史冊」。

孫成昊則進一步指出,美朝雙方都對峰會寄予一定的期望,希望在峰會前能夠儘快達成一些成果。然而,峰會前兩國接觸下來發現基本難以達成任何突破性成果,特朗普的性格又是那種必須「出風頭、有結果、要效益」的總統,因此對於一場可能沒有任何實質性成果的峰會,特朗普不願參加。此外,朝鮮最近已經搶先釋放可能取消峰會的信號,美朝關係的氛圍也出現一定程度惡化,這都是導致特朗普決定取消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國宣布取消「特金會」的數小時前,朝鮮以炸毀坑道的方式完全拆除了豐溪里核試驗場。韓國媒體稱,朝鮮率先為完全無核化邁出第一步。高浩榮認為,特朗普致信金正恩的時間節點十分特殊,並且特朗普信中指朝方此前展現了「憤怒和敵意」也並不能站住腳。美方高層提出「利比亞模式」、聲稱「軍事選項並未被排除」同樣充滿了敵意。

各方目前重點還是要避免衝動

據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韓國總統文在寅、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相繼對美國宣布取消美朝領導人會晤表示遺憾。

孫成昊認為特朗普此舉將給美國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暴露美國對外政策規劃性、戰略性的脆弱。此前美國對「特金會」表現出高度期待,積極與朝鮮接觸。美國為峰會出版了紀念幣,一些美國政客甚至認為特朗普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可以看到,美國前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資源為「特金會」造勢。此時突然取消會談,暴露了美國對外政策戰略及規劃的易變性和臨時性,給人一種「一事一議」的感覺。

第二,讓盟友失望,尤其是韓國。美國在亞太的盟友希望半島能夠有一個比較和平穩定的形勢,美朝直接對話必然有助於推動半島和平形勢。此前,韓國一直費力扮演「中間人」、「傳話筒」的角色,致力於促成美朝峰會,推動半島和平。現在,美國突然取消峰會,美朝關係再次出現惡化趨勢。對美國的亞太盟友尤其是韓國來說,朝核問題看似峰迴路轉後可能再次繞進死胡同。

5月21日-24日,文在寅赴美與特朗普舉行會談。(中新網)

第三,損害了本就脆弱的美朝關係,導致已經有所緩和的美朝關係再次惡化。美朝之間的信任本身就非常脆弱,通過首腦會晤可能有希望增加互信,至少有利於雙方工作關係上的互信。現在,在有可能舉行首腦會談的情況下取消會談,反而比從未有過首腦峰會影響更加惡劣。美國未來可能在朝鮮問題上的高壓態勢進一步加強,美朝之間的對立可能會進一步固化。

第四,此舉或導致美朝關係陷入惡性循環。孫成昊進一步分析稱,接下來還要看朝鮮方面的反應。

高浩榮則進一步指出:「目前朝美之間缺乏互信程度很深,但在無核化問題上朝鮮已經表現出自己的誠意,並採取了一些行動。朝鮮和美國在無核化問題上可以說存在一致的看法、共同的目標,這是一個大前提,至於怎麼無核化是方法的問題,如果能見面,起碼可以在共同目標上達成一致,並不是一點基礎都沒有,所以特朗普這麼做實際上是對半島無核化一種衝擊行為。」

資料圖片:朝鮮的豐溪里核試驗場已於5月24日關閉,圖為試驗場關閉前的衛星照片。

孫成昊在就美朝雙方缺乏基本戰略互信進行解釋時說,美方認為朝鮮的核導對其構成嚴峻的和現實的安全威脅,朝鮮則認為美韓同盟、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存在等對其構成威脅,而美國又無法給予朝鮮在棄核後的安全保障,在雙方都追求「絕對安全」而無法讓步的情況下,很難在峰會前達成一定的妥協。

鑒於當前事態變化,高浩榮還認為,各方目前最主要的還是要保持冷靜、剋制,不要衝動。「金桂冠的談話還是比較冷靜的。他雖然表示了遺憾,但也還是表示希望和美國談判,敞開了對話的大門。目前事態對韓國的衝擊也比較大,但相信文在寅不會因為一次挫折就放棄,還是會繼續做出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外媒:中美貿易較量「嚴峻關頭」現緩和跡象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