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潮陽縣龍脈探源

潮陽縣龍脈探源

據明代?潮陽隆慶縣誌?載:「唐、先天元年復置潮陽縣治在臨崑山」。韓文公(韓愈)老同志親臨潮陽後,在縣尉的陪同下視察了銅缽盂附近的臨崑山,但韓愈老同志認為;臨崑山一帶交通不便、村落凌亂,距離潮州府城又較遠,不宜作為縣治。然後,他又接連考察了潮陽一些村落,最後認為東山腳下最大的村莊「新興鄉」(即棉城)是個絕佳位置,這個地方扼東山之要,是為潮陽「龍首」,因此,決定將縣治遷往新興鄉。廣東舊志載「潮陽龍首北昂,神山南伏」。潮邑舊府志也講到新興鄉「左右皆山,前後皆水,形勝視他邑特奇」。清?乾隆潮州府志?稱新興鄉「左窺磊口,險稱大海門庭;右挹臨昆,遠接群峰脈絡。達濠、砂浦艘舶鱗編,蓮澳,雞山兵弁棋布」。明?隆慶縣誌?又載:「雄崎雙峰,遠宗百丈邑之祖山來自汀贛。。由百丈原龍躍虎跳,直抵臨昆,高山而下,湧出雙峰(雙髻山),迤邐而東至於西山之原十里許,爰立縣治。龍首是康,練江作障,面海背洋,方漢為險」。清嘉慶?潮陽縣誌?載:東山屏衛,西峰翰翼,背洋環江,蕪原土奧,由此可見潮陽縣府選地體現出韓文公的遠見。。。

潮陽先民擇地定居,法天象地,注重山勢、龍脈、流水去勢,潮陽縣治之來陵(龍)於城廓西北3里之雙髻峰入首。雙髻峰(俗稱猴子山),舊稱潮邑旅山之首,高數百丈,「航海者望以為表」。青峰似屏若嶂,例於縣城西北郊。主脈向前延伸經「將軍山」,「望樓嶺」。迤西曰「牛頭山」,縣治龍脈從此入。終止於東山腳下一片平川上,勢如卧虎,叱名「伏地虎」。以縣治為中心,這裡瀕臨南海,左有東岩為屏衛,右有西岩翰翼,前有練江作障,海門為水口,後有牛田洋為靠背,背洋環江,開屏列嶂,群龍會於此。「郁蔥佳氣茲山靈」,龍首山除其自然美景外,還有人認為在地理風水方面極佳。正如明吳仕訓詠嘆「佳氣中邦堪授室」。便是說龍首山的靈(龍)氣對潮陽縣治,對潮邑人文昌盛起著重要的作用。

「鐵山百里送青來」,龍首山來龍源於距縣治西百餘里的「鐵山尖」。舊稱鐵山乃潮陽龍脈之祖山。其以崖石俱作鐵色故名。平地崛起,海拔488`6米,於練江之北,由流沙,燎原,大壩,麒麟,南徑共管。逶迤起伏,龍行於練水與榕江之中,雙水伴一龍,似巨龍奔騰跌宕直到潮邑結穴。

而明?隆慶縣志?載:龍首「雄峙雙峰,遠宗百丈,邑之祖山來自汀贛。」就是江西與福建汀州交界處的五丈原,(即,梅縣,大埔,接壤處的「陰那山」,又稱五指峰。)高3000餘米,登其峰巔望日出,若雲龍吐珠,縱目遠眺,可望潮州、梅州、汀州。有詩云:「五指峰巔極目舒,白雲深處望三州。」的詠嘆。此山四面奇峰,山勢雄邁,美不勝收。陰那山屬「蓮花山脈」源頭,呈東北———西南方向沿著五華縣界。龍躍虎跳,逶迤前行,至普寧縣西部,另起龍樓高閣曰:「峨眉嶂」。層巒疊嶂,直插雲漢,是普寧第一峰。支出一脈:上段稱「南陽山」,下段直至惠、靖海,稱「大南山」。「南陽山」段又落一脈經大坪,轉梅塘,忽隱忽現進入大壩,鐵蘭山脈由此進。。常言道:「千里來龍,只看入首」,扯得太遠那又是「五嶺逶迤騰細浪,一浪接一浪,東拉西扯又至昆崙山上……………

邑人鄉置、大都選於平地起突,龍脈壯旺的地點,或依山面水而定居築寨。曠洋鄉置則以水為依,坐空向滿、騎龍迎逆。

峽山就以龜蛇兩山對峙的地方為中心而展開。。

和平以橋尾山為靠背向練江南岸的平原延伸。。

臚崗則依託臚崗山。。

沙隴依託大南山的大龍溪.、小龍溪而面向龜頭海。。

銅盂選於練江流域有潭如盂的地方而稱銅缽盂。。

神山,平湖等先民依靠神山、荔山建鄉置業繁養生息。

這一切正構成了一幅美景:

地連八鬥文光聚,江水如練瑞氣盈。

環村背郭皆圖畫,蔥籠佳氣滋山靈。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潮陽人獨特的個性和民風民情。潮汕有句俗話:「潮州九縣,縣縣有語,獨獨潮陽無語」。這裡的語應該理解為「音韻」、「聲調」、也叫「口音」、「音腔」。九縣的人音腔大都是「軟軟的」;「柔柔地」、「嗲嗲地」、反正「酸酸甜甜就是你。唯獨潮陽這片黑土地,口音「又粗又硬,」出口「斬釘截鐵、鏗鏘有力」。人的性格與語音一樣粗獷,豪放,牛哄哄地,急功近利。難怪有人調侃潮陽人:「甲九縣人相罵,也勿甲你潮陽呾話」。這種語系從何時何地傳來,至今未見有人說得明白。

各位大俠。。如果你明白,洒家這就給你騰個位子,聽你道來

……………………

上期留言讀者,揭陽「盧山煙雨」,可與本號領取禮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潮汕文風 的精彩文章:

誰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風水墓葬的起源

TAG:潮汕文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