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界-從7-Eleven的發展理解新零售
好幾年前,阿里開始聯合建設菜鳥網路,2016年「新零售」概念出世,之後私有化銀泰商業,收購大潤發、餓了么、百聯、三江購物,投資蘇寧易購、新華都、盒馬鮮生……阿里不斷布點區域倉儲中心、收購線下零售實體和配送渠道,從網上到線下的動作一個接著一個,一張大網逐漸在編織著……
來到互聯網時代的下半場,鏈接、入口、去中心、物聯、人工智慧、虛擬組織、生態型平台、區塊鏈、互聯網思維……,各種新工具、技術、概念和理念集中迸發,聽起來都很炫,也以為一定有大用。但是,到底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怎麼加?從哪裡開始做起呢?
很讓人吃驚的是,7-Eleven其實在互聯網思維提出之前就已然是網路型生態平台了,它一直踐行在網路與實體結合、虛擬與現實融合的路上。40多年來,7-Eleven憑籍一以貫之的經營哲學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既遵循恆古不變的商道,又緊隨時代變化,乘風破浪,踏歌而行,演繹著變與不變共生的傳奇。我們來看看7-Eleven在商道根本和創新求變兩方面上的堅持吧。
7-Eleven日本的開創之始,創始人鈴木敏文借鑒美國7-Eleven的成熟模式、經驗和方法,結合日本地區的特點、集團授予他創辦的條件和約束,高屋建瓴地提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並持續不斷地錘鍊打造,帶領7-Eleven日本走出了獨特的發展之路。
7-Eleven的經營哲學:一切都徹底站在顧客的立場上來思考和實踐。這是最根本的初心。鈴木認為便利店的本質是做人的生意,關鍵是顧客的需求是什麼,而不是我能提供什麼。7-Eleven重點建設的「基礎設施」有四項:優勢擴店策略、獨特性的競爭策略、共同體策略、信息系統策略。
1
優勢擴店策略
便利店的便利之一,就是方便,隨時隨處都可以找到。它的布點,不是四處隨意地搶先布點,而是先聚焦在某個限定的區域,儘可能地在這個區域內佔據更多的點,以形成優勢效應。這個區域的布局基本完成後,再到下一個區域去進行。就象毛先生的「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也正如孫子兵法中的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這樣的策略,可以帶來四大好處:提高了顧客的便利性和到店頻率;提高了配送效率和實現高到貨率;提高了廣告促銷效率和品牌認知度;也提高了OFC指導服務的品質。
2
競爭策略
面對市場,鈴木敏文認為最好的競爭策略是營造沒有競爭的狀態,因此獨特性成為最有效的競爭策略。
做企業要有危機意識,因為時代在變,市場在變,需求在變,競爭對手也在變。要保持獨特性,就要持續性的改進甚至創新。為避免同質化陷入價格戰,要以差異化的思路,不斷開發和擴大自有商品的比例,為顧客提供價值訴求型商品結構、商品和服務;要持之以不斷改進的精神,提供更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要緊跟時代變化和顧客的需求變化,通過有效的市場信息收集分析系統,覺察顧客的不滿、不安、不便等及時捕獲顧客的潛在需求,用創新性思維,挖掘到新的商機。
3
共同體策略
開創之始受資金有限等客觀條件約束,並且鈴木認為從美國7-Eleven引進的先進連鎖模式,應該可以幫助現有臨街點狀小型商業提高營業額和增加收益,所以7-Eleven日本採取了邀請現有店鋪加盟的策略,並將這種策略延伸到商品生產和物流配送等環節,一步一步地打造出網路化的生態型共同體(策略聯盟)。
要構建一個大家願意捆綁在一塊共同發展的系統挺困難的,比如說門店為什麼要加盟你呢?
鈴木覺得單一門店無法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科學的銷售規劃及規模優勢,還包括店鋪運營員工教育在內的專業培訓方面也有缺欠。所以,他認為7-Eleven總部應具備為更專業的商品及服務開發、調度在內的銷售規劃能力,能為加盟店提供更科學的商品結構、更熱賣的商品和服務,實現加盟店整體效益的提升。唯有這樣,門店才有加盟7-Eleven的意願。
當然了,這種包括加盟店、生產商、物流方、7-Elevn總部多種不同利益主體的共同體,並非由資本主導,能驅使大家步伐一致,靠的不是命令,而是共同遵守的「共識」,即共享五原則。這是相關方實現高效協調合作的基礎。
共享觀念、理念和思想:共同體首先追求的是價值觀的認同,即一切都徹底站在顧客的立場上來思考和實踐。理念和思想迥異的人無法組成團隊,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共享具體目標和目的:必須以相互的興旺和繁榮為目標,也就是說,必須能實現他人的利益。
共享顧客。
共享信息。
共享經營成果。
共享算是互聯網精神最本質的東西,所有權和使用權可以分離,資源的價值在於使用,通過兩權分離、存量激活等,可以實現共同體經濟價值更大化。
這種利益和命運的共同體,打破了零和博弈、弱肉強食和叢林法則,資本也不再居於主導和支配地位,它更象取源於中式的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思想。在共同體內部,以利他為出發點,實現他人利益的同時,才實現了自己的利益。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早就在他的兩部巨作中,分別對利己和利他做了精準的論述,米爾頓·弗里德曼概括得好:不讀《國富論》不知道應該怎樣才叫利己,讀了《道德情操論》才知道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己。在《道德情操論》中,亞當·斯密把合宜性作為他的倫理學主體的重要原因,激烈地批判了孟德維爾的極端利己哲學,鮮明指出良心是一種社會關係的產物。
在NDF下設的營銷及商品開發小組、品質管理小組、原料及包裝共同採購小組、環境對策小組、生產設備機器(技術)開發小組等,也擴大了企業的邊界、組織和研發能力和達成了諸多聚合效應。
4
信息系統策略
信息是商業的命脈,掌握市場信息就掌握了整個產業!從這一點來說,7-Elevn其實是一家大數據公司了。
為什麼大家願意跟隨你共同發展?只有你掌握了市場信息,才能科學有效地使用信息,為策略聯盟的各方創造價值。關鍵的信息包括該賣什麼?該怎麼賣?該賣多少量?該在什麼時機賣?該賣給誰?該如何提高人均產值?……
7-Eleven信息系統作為一項持續改進的基礎建設,由提升傳輸速度的硬體部分和包括訂貨精準度管理、單品管理和需求鏈管理等的軟體部分構成。
訂單管理是零售業的根本,7-Eleven的訂單管理中有一點非常特別----由在店員工負責下單。就像華為的「讓聽得到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鈴木同樣認為:在店員工才是與客戶第一線接觸、更能真實準確掌握顧客需求、更了解門店情況的人,訂單應該由他們而不是別的人員來負責。這一舉措也充分調動了在店(兼職)員工的能動性、工作積極性,提升了員工對本職工作和崗位價值的認同度,員工也因此有了一種門店主人翁的自豪感。
從供應鏈管理到需求鏈管理的轉變,則是由賣方市場思維轉向買方市場思維。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為導向,以門店發出的訂單為軸心運作,共同體(策略聯盟)上各環節(商品開發、生產、流通)圍繞著終端發出的需求來工作。
以上是7-Eleven以「一切都徹底站在顧客的立場上來思考和實踐」之經營哲學為出發點構建的四大「基礎設施」,或者稱之為「策略」。至於具體到「術」這個層面,也有很多值得效仿和學習的舉措,比如從採購變為商品開發、假設—實踐—驗證的單品管理、OFC周會及駐店指導、對門店營業額的最低承諾保證、加盟的收費標準為所得毛利的45%、總部負責加盟店日常運營產生電費的80%、總部承擔加盟店鮮食商品報廢損耗的15%、總部負責門店更新設備的投資、OFC免費試吃、商品展示會……這些從頂層到細節的持續積累,構築起7-Eleven不為人容易感知的壁壘,是7-Elevn不斷煥發強大生命力的奧秘所在。
面對時代的巨變,7-Eleven與時俱進的創新同樣為人稱道。移動互聯網來臨之時,鈴木敏文敏銳地感受到了時代的變化,認為應對傳統便利店進行創新,以適應顧客的「新生活的便利」需求。
他提出了 「又近又方便」的發展方向,對於這個劃時代的創新任務,鈴木既足夠謹慎又非常大膽:在創新團隊選擇上,完全拋棄現有團隊和現有思維、方法,經由比稿來選擇新人;專門成立一個新的部門負責創新任務,讓它從邊緣開始生長;確定最高領導直接負責該部門,從架構上作出組織保障。
新型的便利店因應時代和需求之變而生,推出了各項新的生活便利:影印機、票券代售、旅行服務、行政服務、ATM服務、POSA、賬單代收……以多項(接近)免費的基礎性服務,使顧客感受到7-Elevn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設施。
在一片「網上購物如火如荼,必將取代實體店消費」恐慌聲中,7-Eleven深刻思考現實與虛擬的關係、網路與實體如何融合等命題,憑藉出門即可見的門店和高效的配送渠道優勢,結合網路化技術,從線下打通線上,誕生和發展了集線上線下於一體、融合實體門店和虛擬網路的全渠道策略,實現了:
線上線下訂購的外送服務;
創辦了網路購物平台,提供7-Eleven全商品網購;
延伸網購範圍到集團旗下SOGO、西武百貨等的商品;
在任何渠道的購物都可在離家最近的門店提取;
……
7-Eleven在傳統便利店之後的新領域------網路購物為什麼可以這麼成功呢?
關鍵之一,是7-Eleveen現實中擁有的眾多實體門店!
只有實體門店才可以提供虛擬網路無法替代的體驗和真實感,通過實體門店建立了信任後,顧客才能放心地在網上進行購物;萬一對所購商品有疑問,也才可能投訴有「門」。
縱觀7-Eleven的歷史,我們發現有一條發展的主線貫穿其中,這條主線就是------不斷拓寬邊界。便利店由最初的時間便利,拓寬到空間的便利;由日常的生活便利拓寬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商品從採購拓寬到聯合開發、自有品牌,甚至拓寬到集團所有商品,以致為其他集團提供代收代辦服務;客戶的邊界由年輕的男性拓寬到年輕人、中年人家庭、生活不便的老人;客戶下單從親臨門店的方式拓寬到電話、傳真、(移動)網上下單;打破生產、配送、銷售終端各自獨立的邊界,實現無邊界的策略聯盟,成為利益和命運的共同體;……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不斷被突破的邊界,凸顯了7-Eleven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更是發源於「一切都徹底站在顧客的立場上來思考和實踐」這個根本的初心。
網路化的進一步發展,真實世界在四個方面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網路化的節點、網路化的信息、網路化的物流和後勤、以及網路化的人際關係。預想一下,未來可能先實現物聯和可追溯,確保品質質量和實現數據價值化;然後在某些領域的網上交換、分工和協作開啟,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激勵、體現價值和實現價值流通;再然後隨著區塊鏈發展及場景應用的進一步成熟,社會上可能形成集投資、生產、消費、傳播於一體的超大規模級共同體。
這樣的話,工業時代的公司制體系最終會被替代。股份是存量思維,token(通證)是增量思維,未來的組織通過區塊鏈來解決確權,用token替代股份,到那時,企業就真是無邊界了。
TAG:剛好Time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