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猜猜扇子最早的用途是什麼?

猜猜扇子最早的用途是什麼?

隨著空調、電風扇的普及,以往作為夏日生活必需品的扇子,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然而,作為文化和歷史的積澱,扇子並不會被人們遺忘。

最早的扇子

在中國,扇子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沈從文先生所著的《扇子史話》一書中寫道:「目前所見較早的扇子形象是東周、戰國銅器上刻畫的兩件長柄大扇,以及江陵天星觀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殘件。從使用方面看,由奴隸僕從執掌,為主人障風蔽日,象徵權威的成分多於實際應用。」

在今天的古裝戲劇中,還經常可以看到太監或宮女手持長柄羽扇,站在帝王后側作遮護狀的場面。這種扇子作為宮廷儀仗,十分富麗堂皇。在被譽為中國古代藝術寶庫的敦煌壁畫中,也有這樣的寫實畫面。

竹扇與羽扇

最早的扇子是用什麼製作的呢?我們可以從文字的角度看到一些端倪。

扇,在古代還有另一個叫法就是「箑」,從字形來看,「扇」字從羽,「箑」字從竹,似乎是在透露扇子有羽毛和竹子兩種材質。

事實上,最早的扇子確實是用這兩種材料製成的。在古代,我國中部地區出現的扇子,似乎以竹扇為先,這可能與氣候有關,當時黃河流域的年平均氣溫較現今高,盛產竹子,用作器物,遠比今天方便,更遑論江南地區。

而春秋戰國時代,被中原人視作「蠻荒」的江南地區,多湖泊港汊,野禽密布,用禽鳥翎羽製成的羽扇也發展起來。晉代陸機所寫的《羽扇賦》中描述了這樣一則故事,說當年楚襄王與各路諸侯會面的時候,楚大夫宋玉手持一柄用白鶴羽毛製成的扇子,被手執塵尾的各國大夫們譏笑,認為楚人粗鄙。宋玉就此發表了一番高論,折服了各國大夫,於是他們紛紛帶著楚國的羽扇回到各自的國家。

而到了三國時代,諸葛孔明、周瑜等一干青年才俊,羽扇綸巾,早已成了流行的標準配置了。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唐代大詩人杜牧膾炙人口的詩句,已經成為中華扇文化中最令人難忘的記憶。

而杜牧這裡所說的「小扇」,既不是羽扇,也不是竹扇,而是紈扇了。

紈扇,亦稱團扇,主要以竹木為骨架,製成種種形狀,並用薄絲綢糊成。

紈扇在唐宋時期最為流行,宋代大詩人陸遊「吳中近事君知否,團扇家家畫放翁」的詩句,雖不盡實,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紈扇的行銷使用盛況。

南北朝時,紈扇扇面較大,唐代早期還多作腰圓形,唐開元、天寶年以來才多用「圓如滿月」式樣。紈扇深得閨閣喜愛,古代詩詞中多有反映,「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團扇復團扇,奉君清暑殿,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借團扇刻畫出少女種種情態或愁思,可見扇子的功能已大為擴展。

芭蕉扇

除了竹扇、羽扇、紈扇,較早使用、範圍較廣的扇子還有「芭蕉扇」。

芭蕉扇即蒲葵扇,許多人有一個誤解,以為芭蕉扇是芭蕉葉所制,其實它是用盛產在我國南方諸省的蒲葵葉所制。蒲扇特點是材料價廉,式樣樸素,既可扇,又可墊坐或遮日擋雨。民間使用者甚眾,在晉代就已成批生產。

《晉書》中記載,東晉名相謝安有盛名,許多人都很愛慕他。一次,有一位同鄉要回家時去拜訪他,他問同鄉:「有回去的路費嗎?」同鄉回答說:「有蒲葵扇五萬。」謝安便取其扇執於手中。謝安喜愛蒲葵扇的消息一傳出,京師士庶爭相購買,扇價激增數倍,此人返鄉路費便解決了。從這個故事中的「五萬蒲葵扇」,可知蒲葵扇歷史悠久,使用者眾。

▲耕織圖

蒲葵扇價廉好用,民間使用很普遍,到處可見。北宋畫家張擇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街道上執蒲葵扇者就不止一人,其中有舉扇遮日者。有人以此證明此圖畫的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象。傳說中的濟公和尚手裡也拿把佛法無邊的破蒲扇。

擺臂清風至,迎來暑氣消。

文人娛紙絹,壯士愛芭蕉。

芭蕉扇深為勞動大眾所喜愛。古時農人幾乎一律使用蒲葵扇,在雍正《耕織圖》中,皇帝本人自扮的老農也不例外。

數折聚清風,一捻生秋意

摺扇一般認為是北宋初從日本、高麗傳入的,而高麗的摺扇很可能也是來自日本。

當時,摺扇在日本十分寶貴,數量不大,只有達官貴人才可使用。

▲摺扇扇面,明代文徵明所繪山水圖

我國宋代的匠師在學習日本、朝鮮摺扇長處的同時,又結合我國盛產竹子、宣紙的特點以及雕刻、書畫等傳統藝術特色加以發展。在扇骨上,以名貴的湘妃竹、棕竹取代檜木、白松木;兩旁的扇柄雕刻詩詞字畫,扇頭下垂飾玉器扇墜或五彩絲線編結的流蘇。

同時,在潔白的宣紙扇面上題詞作畫,提高了摺扇的藝術水平。到明清兩代,摺扇更成為書畫、雕刻、刺繡、裝裱、剪紙等藝術融於一體的手工藝品,充分發揚了我國民族傳統藝術的特長。董其昌、文徵明等書畫家在扇面上有不少佳作,使畫壇上一時有小品勝於大品之說。

名著中的扇子

扇子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作用,這一點也常常反映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我國的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也有很多關於扇子的描寫。

《西遊記》中最著名的就是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能熄八百里火焰山烈火的芭蕉扇,產於昆崙山後的靈寶——太陰的精葉,可以一扇熄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

《紅樓夢》中,作者曹雪芹用濃墨重彩寫扇子的就有第三十回之「寶釵借扇機帶雙敲」,第三十一回之「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第四十八回「石獃子因扇遭禍」諸事,無不給人留下極深印象,全書中提到扇子之處更是數不勝數。其中,「寶釵撲蝶」「晴雯撕扇」等畫面形象,都成了刻畫人物性格的點睛之筆。

《萬物有意思 · 中國篇》

北京日報《萬物》編寫組蟄伏多年匠心之作,一部東方生活的極簡歷史!一場傳奇歷史與古典美圖的終極碰撞,呈現歷史的大美與萬物的妙趣!

內容簡介

格物致知,萬萬沒想到的趣味歷史。

你知道嗎——

扇子最早是用來象徵權威的,風箏是魏晉發明的最早飛行器,北京中軸線是歪的,孫悟空可能是從印度「進口」的,旗袍講究「九翹三彎」,漢代就有年終獎,唐朝人離婚很文藝,餃子和醫聖張仲景竟然淵源頗深,「樣式雷」的燙樣可以秒殺現代的建築模型……

與古人談談衣食住行,一部東方生活的極簡歷史,身邊的點滴都有一段悠長的故事。

作者簡介

北京日報《萬物》編寫組是北京專刊部下負責萬物欄目專題報道的編輯、記者團隊,該團隊致力于格物致知,由一事一物中講述身邊的歷史。

心動價購買

《萬物有意思·中國篇》

請複製以下字元後打開手機淘寶

到北京日報出版社天貓旗艦店購買

¥9TGz0vPeQnt¥

您還可以登錄亞馬遜、京東、噹噹三大網站

優惠購買

編輯:曹雲

圖片來源於網路

北京日報出版社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杜甫:家世很顯赫 爺爺很毒舌

TAG:北京日報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