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遠親不如近鄰
文/趙心放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曾從事多類工種和多種企業管理工作。近年來發表的小說、散文、詩詞、兒歌散佈於網路和本地的報刊。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
得益於舊城改造,郭文的家去年初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舊樓房遷到一個新建不久的住宅小區。
郭文是從農家飛出來的鳳凰男,妹妹已遠嫁他鄉,父親三年前去世後,六十八歲的母親一直獨居鄉間,郭文一家十分希望母親進城來和他們一起生活。
父親去世後不久,郭文專門回趟老家請母親進城。殊不知一開口,母親立馬搖頭不願意,她說:農村的房子孬是孬點,但寬敞透氣,你們住的房子啊是籠子,住不下這麼多人,我也不習慣。
實話實說,郭文一家以前住的舊房子,條件確實很差,二十多平方米,層高不到二米八,白天要開燈照明。臨時來客搭個鋪湊合一下可以,增加一個常住人口的確麻煩。母親表示不同意,郭文也不好勉強。
新家可好了,有一廚一衛二廳三居室,近110平方米。站在陽台上,從右側不遠處兩棟樓房的間隔望過去,能看到一段波光粼粼的長江,能聽到行船的汽笛聲。郭文戲稱新家算半個江景房。一家三口變成一家四口,不存在居住不方便的問題。
郭文又回老家請母親進城,專門詳細介紹了新家的情況。這次母親不嘮叨房子狹窄了。她說:聽說城裡人每家都是關門閉戶的,從不往來,我是農村人,也不習慣喲。
哎!母親說得對,在以前的舊樓房住了多年,對人客氣有加的自己,也只掛得到同樓層幾戶人家的大致模樣,知姓不知名,幹啥具體工作都不太清楚,可以說得上只是雞犬之聲相聞矣。
母親提的問題不好正面回答,郭文轉移了話題:人要服老喲,再過幾年,你有三病兩痛,起居不方便了,到那時我請保姆來照顧你?不如趁現在走得動,先去適應適應環境。
好說歹說半天,母親終於同意進城暫住一段時間。
郭文用舌頭舔舔乾燥的嘴唇,笑了笑。哇噻!不管母親如何說,終於取得了一個階段性成績。
那天周末,郭文借輛車把母親接進了城。母親一走進小區,眼睛不停的東張西望,把小區花園裡的樹木花草石山,配套的游泳池和籃球場,擺放在環道側用於休憇的長條椅誇了個遍,連聲說:我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喲,頭一回看到這麼漂亮的地方。家裡單獨給她安排了一間屋,十三個平方米,向陽透亮,可以望見起伏的群峰和山腳櫛次鱗比的樓房,母親進屋看看,就開心地笑了起來。
十一年前,郭文兩口子因工作繁忙,經濟能力有限,女兒小妹出世滿百天後,就把她送回鄉下老家由爺爺婆婆帶,一直帶到能進幼兒園時才接回城。從讀幼兒園開始,小妹放寒暑假基本都是在鄉下老家過的,和婆婆親熱得很。婆婆在客廳坐下休息時,小妹連忙把早已套好鑰匙和門禁的帶子掛在婆婆脖子上。郭文的愛人青玉說:要熟悉的東西不少,一下子說完,媽媽恐怕記不住。今天就熟悉如何使用天然氣、開關燈和房門、乘電梯就行了。休息一會兒後,小妹自告奮勇當小老師,牽著婆婆在房間里轉,出門到電梯間,按照媽媽的安排,手把手的教起來。
二
第二天是周一,郭文上班前問母親:昨天小妹講的,你都記清楚了?母親自信地說:我好歹還是讀過幾年書嘛,因當時家裡太窮才沒讀了,至少不能算全文盲,你們放心,小妹講的那些我都記住了。郭文是個小心的人,走時特別給母親打招呼:可以在小區花園轉轉。你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千萬不要出小區大門!
當天下午四點多鐘,正在辦公室忙碌的郭文接到一個陌生婦女的電話:你媽媽在小區花園轉了很久,找不到家。
郭文被嚇著了,一番交談,才知事情的原委。喜歡走動的母親,下午想到小區花園去轉轉,乘電梯下樓出樓棟大門後,回身仔細看了看樓棟大門的模樣。小區有十多棟樓房,沿環道修建的。母親沿環道散步時,發現那些樓房全都一個樣。失去了方位感,用門禁試開幾棟樓房的大門,都無法打開,心裡發慌了,不知咋辦,在環道里呆站著。一個好心的老太太見了,就問她:你是才來的?母親點點頭。那老太太問:你家在那棟樓?母親回答不上。母親之所以是母親,兒子的電話號碼總是銘記在心的,央求那老太太打電話問問兒子。聽罷那老太太一席話,郭文連聲道感謝,馬上講了樓棟號和樓層房號。那老太太朗聲說到:你放心,我馬上送她回家。
郭文晚上回家剛進房門,母親就一個勁的誇獎那老太太:她熱心得很,親自把我送到家,臨走時還留下了她的電話條,說以後一起玩,有事需要幫忙可以找她。郭文拿著電話條看,老太太姓王,字寫得十分秀麗,估計是一個退休的知識女性。
小妹回家看看了看電話條後,調皮地說:婆婆在城裡有一個老姐妹伙啦!一家三輩四口人都笑起來。
郭文仔細想了想問題發生的原因,不怪母親年老記性不好,是晚輩們百密中出了一疏,在昨天歡樂的氣氛中,只說了樓層和房號,忘記說樓棟號。把話一講穿,一家人的笑聲又響了起來。
母親想了想說到:有沒有多的手機?給我一部,方便我聯繫。
現在城裡人擁有的手機量很大,卡號也不少。郭文家閑置的手機就有二三部。郭文選了一部交給小妹:先把卡安好電充起,做完作業後教婆婆使用。記住把我們的號碼,還有王婆婆的號碼都設置在上面。小妹愉快地點點頭說:嗨!
心病啊真的靠心藥醫,這心藥可能是經歷了某件事後受到了某種感悟。經歷了昨天的事後,母親把自己認為城裡鄰居之間從不來往的心結打開了。沒多久,天性開朗熱情的母親就有了好幾個老姐妹伙。她們相約一起參加小區組織的各種活動,在小區花園慢走健身,逛附近的超市和農貿市場。
三
不到一個月,母親給郭文和青玉說:這地方我熟悉了,以後我負責買菜。城裡人做菜比農村人講究,味道也好得多,我想請他們教教我,學會後,我來當家庭廚師,你們可以輕鬆一點。以前起早貪黑忙慣了,現在天天這麼輕閑要得病喲。
青玉工作忙,長期以來,在工作日里,一般都是郭文下班順路買點菜回來做晚飯。母親來後,晚飯多做一點,第二中午母親自己熱著吃。母親身體還好,又有積極性,不答應她的要求於情於理說不過去。郭文想了想說:媽媽畢竟年紀大了,買肉食品、小菜和佐料可以,糧食和油這些東西比較重,我休息時買好了。母親很會安排生活,從此以後,家裡吃的肉食品蔬菜不僅新鮮,品種比以前多得多。
有一天下班回家,郭文打開房門,就聽到廚房裡抽油煙機在響。進去一瞅。小妹當觀眾看熱鬧,母親在做糖醋裡脊,有一個老太太在旁邊指點,看樣子是在當教練。這份菜做好後,母親指著老太太給郭文說:這是李婆婆,女兒一家三口旅遊去了,她一個人在家。我請她來教我做菜,她就在我們家吃晚飯好了,一個人回去弄飯吃麻煩。郭文笑著說:歡迎李婆婆光臨!
吃晚飯時,李婆婆對郭文說:今天晚飯吃的三菜一湯都是郭婆婆做的。郭老師啊,郭婆婆很能幹很好學,她已代我做過好幾次菜了。現在做一般的家常菜沒問題!母親得意地說:我可以上灶當家庭廚師了!
母親的活動內容越來越多,天氣好時,她和老姐妹伙一起到離小區不遠的江邊和山上散步。母親十分熟悉多種野菜,她教老姐妹們在江邊和山上的荒坡草叢中採擷時令野菜,如清明菜、馬齒莧和折耳根等,回家做粑粑和涼拌菜吃。有時,她們還一起乘車到離小區四個站遠的步行街去遊玩。為了方便外出,有次由老姐妹們當參謀,母親在步行街買了一個提挎兩用包。小妹回家拿著包看了看,讚歎道:婆婆的腦袋瓜里還有時尚元素哩,我還沒看得出來。說得一家人大笑不止。
四
三輩人一起生活後,郭文發現年邁的母親不僅熱情開朗,還十分樂於幫助人。一天晚飯後邊看電視邊閑聊,母親對青玉說:張婆婆的媳婦兒懷孕二個月左右了,反應很大,脾氣更大,搞得一個家雞飛狗跳,張婆婆擺起來都是淚汪汪的。你是婦產科醫生,可不不可以抽空和張婆婆媳婦兒擺擺龍門陣?
青玉微笑著說:媽媽布置的工作,我肯定要抓緊時間完成。這個周末只要院里不叫我去處理急診,我就可以休息。你先和張婆婆聯繫。
周末,婆媳倆一起到了張婆婆家,性格溫柔又是行家裡手的青玉,和張婆婆的媳婦兒親熱地聊了很久,從如何調整情緒、減輕妊娠反應、合理安排飲食等多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議。張婆婆的媳婦兒不斷點頭稱是,連聲說今後一定照辦。
郭文和小妹也多次接到母親要他們助人的請求,如給人解釋有關養老保險政策、幫忙在網上查找一些資料,給小朋友講講作業等,父女倆都圓滿完成了。雖然時間緊一點,人累一點,一家人都感覺到心情很舒暢,生活中產生了一種新的充實感。
半年多後的一個周末,婆孫倆到小區花園散步,小妹回來後給爸媽說:婆婆在小區里的熟人不少,我們剛才散步,值班保安、清潔阿姨和小區的好多大人和小朋友,都在和她打招呼,還問牽著的小朋友是你孫女啊?母親自豪地笑了。
今年春節前,小區開會評選好家庭、好老人、好媳婦,會上不少人推薦她當選好老人。母親漲紅著臉說:我是暫住在兒子媳婦這裡的,沒有評選資格!停頓了一下,母親笑著說:我真沒想到,遠親不如近鄰這麼一句老話,在我們農村是這麼一回事,在如今的城裡呀也是這麼一回事。會場上的人都笑了起來。這幾個說:你啷個沒資格?兒子媳婦的家就是你的家,你是我們小區的一個成員。那幾個講:現在建設和諧社會,哪個地方都一樣,要互幫互助,的確是遠親不如近鄰嘛!
(圖片來自於網路)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詩歌:我想是你窗外的一株香樟(外二首)
※小說大賽丨29號作品:大齡女相親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