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科學家揭示三疊紀昆蟲特異飛行模式

中美科學家揭示三疊紀昆蟲特異飛行模式

圖為短脈螽科昆蟲化石翅膀的掃描電子顯微成像及能譜分析。南古所 供圖

中新網南京5月24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4日發布消息,該所與美國相關研究人員共同利用掃描電鏡和能譜分析技術,從美國三疊紀昆蟲標本中發現直翅目昆蟲存在一種特殊的翅痣結構,揭示了昆蟲的一種全新飛行模式。

科研人員介紹,獲得飛行功能是動物界將生存空間拓展到三維空間的標誌性事件。昆蟲在演化歷史中發展出多種類型的飛行模式,其中蝗蟲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可以在數千公里的大陸內遷移。

然而,包括現生蝗蟲在內的的蝗亞目的起源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極大爭議。

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方艷工程師與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肖書海教授團隊以及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了這項全新研究。

本次研究發現,直翅目短脈螽科昆蟲的前翅存在一種特異翅痣結構,這種結構在現生直翅目的昆蟲中並不存在。然而,已經絕滅的短脈螽科昆蟲雖然翅膀的外形與現生直翅目相似,卻具有可以飛行的特異翅痣結構。

科研人員介紹,這種翅痣結構通常認為用來保持飛行的穩定性。與現生的蜻蜓類、蜂類不同,短脈螽科昆蟲的翅痣區不僅僅是角質加厚,而且存在較多明顯的橫脈組合,這種帶橫脈組合的翅痣類型通常被認為是翅痣的原始類型。

據了解,雖然短脈螽科昆蟲為中生代一種全球廣布類型,有非常久的研究歷史,然而,關於該科昆蟲的生態習性討論仍然十分缺乏,本研究為短脈螽科昆蟲的生態學研究提供新的實證。(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緬甸總統吳廷覺今辭職 7個工作日內將選定新總統
韓文體部擬整治低價攬客旅行社 更好服務中國遊客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