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何要到美國看癌症-鼻咽癌篇
【關於鼻咽癌的關鍵數據】
鼻咽癌是黃種人高發的癌症,多見於東南亞一代。世界上發病和死亡率最高的五個國家分別為:中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印度和馬來西亞。世界標準鼻咽癌發病率是1.2/10萬人,男性相當於女性的兩倍。
鼻咽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EB病毒(EBV),遺傳,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基因,食用鹹魚類和呼吸系統疾病史。
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是放療,或放療聯合化療/靶向治療,手術難度很大,通常作為輔助手段,用於放化療後切除局部淋巴結和殘餘癌組織。
高質量規範化治療後,I期至IV期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別可以達到72%,64%,62%,38%。
有人說鼻咽癌在中國的發病率遠高於美國,中國醫生見的病人更多,對治療更有經驗,不必出國就醫。如果國內鼻咽癌治療沒有問題,為何還有患者要到美國看病,到了美國後是否受益於出國就醫?藝晗舉一個例子跟您談一談。
案例:鼻咽癌治療後合併症的診治
李先生是一位中年商人,在國內被確診為鼻咽癌,在一個三級甲等醫院進行了放化療,後發現局部複發,又做了一次手術。手術後李先生出現繼發感染,發熱、局部疼痛、用了多種抗生素聯合治療後不見好轉。同時李先生有明顯畏寒癥狀,經常流鼻涕,甚至不敢去商場買東西,普通的空調房間都能讓他發抖,國內醫生也沒有關注他的這種畏寒癥狀做進一步檢查。帶著這兩個問題,他來到MD安德森癌症中心聽取第二意見。
李先生首次在頭頸中心見到了德高望重的K醫生,K醫生和藹可親,耐心而又詳細地詢問了他的病史和當前癥狀,做了完整的體格檢查,鼻腔鏡檢查,又讓他做了一系列化驗和影像檢查,並約定2天後再見面談治療方案。第二次見面時K醫生已經有了李先生的各項檢查結果,見面時他已經胸有成竹。在握手寒暄之後,K醫生單刀直入主題。他說,根據李先生從國內帶來的病理切片的再次會診,鼻咽癌的診斷結論與國內醫生一致,目前癌症本身治療已經比較徹底,沒有殘留癌症組織,說明國內醫生的治療措施得當,以後定期隨訪觀察即可。然而,李先生術後感染沒有控制好,針對此問題,需要重新調整抗生素的應用,並且要局部切開進行膿腫引流。另外,化驗檢查發現李先生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甲減),這可以解釋他為何一直特別怕冷,情緒低落。K醫生建議患者見內分泌醫生開始治療甲減,並幫他預約好了內分泌醫生就診日期。
李先生接受了鼻咽部膿腫引流術,引流液做了細菌培養,根據細菌培養結果調整了抗生素,醫生開了三種抗生素聯合應用6周,治療後感染癥狀明顯改善,切口很快癒合。
與此同時,他訪問了內分泌M醫生,M醫生說,甲狀腺位於頸部正前方,頭頸部腫瘤放療後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甲減,常見癥狀是畏寒、情緒低落。M醫生給他開了甲狀腺素片,75微克一片,一日一次。剛服用了一天,身體拍冷的癥狀就明顯改善,李先生心裡十分高興。他感觸最深的是美國醫生的耐心和細緻。內分泌M醫生不僅治療了他的甲減,還進一步詢問他在國內放療時射線有沒有照射到鼻腔後部眼睛下方的位置,那個地方靠近顱內腦垂體。
腦垂體一共分泌6種激素,分別控制甲狀腺、腎上腺,女性卵巢和男性睾丸酮分泌等器官功能。如果此處受到射線影響,以後有可能還會出現其它功能失調的表現。李先生沒有帶來放療記錄,M醫生為他寫了一份詳細的診療建議書,建議他回去詢問放療醫生,如果放療影響到腦垂體了,一定要每年做一次全面的腦垂體激素的檢查。針對現在的甲減,要定期約見內分泌醫生,驗血監測甲狀腺激素水平,隨時調整甲狀腺素片劑量。李先生非常滿意,帶著美國醫生的診療建議愉快地回國了。
【分析】這個案例中李先生在國內的鼻咽癌診治都沒有問題,然而在合併症的發現、處理方面,美國醫生明顯要細緻很多,在癌症治療中,各個科室積極協作很有必要,早期識別各種治療後的副作用與合併症,並及時對症給予治療,對於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在癌症支持治療和多學科合作方面,中國與美國相比還有差距。
參考文獻:
1.Salehiniya M, et al.Nasopharyngeal Cancer in the world, Epidemiology,Incidence, Mortality and Risk Factors.WCRJ 2018; 5 (1): e1046
2. Survival Rates for Nasopharyngeal Cancer by Stage.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nasopharyngeal-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urvival-rates.html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由愛譯信原創,任何人要轉載請註明轉自愛譯信微信公眾號。
請長按下列二維碼添加關注
※做好這13項可能會降低癌症發生率的40%,尤其是禁煙和保持健康體重
※癌症老人最後的願望,給昔日的學生再上最後一堂課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