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借「空印案」欲以培養的官員,換掌控行政的元舊臣

朱元璋借「空印案」欲以培養的官員,換掌控行政的元舊臣

明朝建國初年,因為治國經驗不足又不得不接著用故元官員,包括掌握天文的司天監中的官員大部分都是回人、故元舊臣。但在朱元璋心中,對他們抱著深刻懷疑。


昔元時,不重名爵或以私愛輙授以官職,名雖易得實無益於事,徒擁虛名而已。朕今命官必因其才,官之所治必盡其事。所以然者,天祿不可虛費也。

又嘗思:昔在民間時,見州縣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貪財好色、飲酒廢事,凡民疾善,視之漠然,心實怒之。故今嚴法禁。但遇官吏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卿等當體朕言。若守己廉而奉法,公猶人行坦途從容自適;苟貪賄罹法,猶行荊棘中寸步不可移,縱得出,體無完膚矣!可不戒哉!

明太祖實錄·洪武二年·二月廿九

1元朝做官的在朱元璋心中的印象

在朱元璋心中,在元朝做官的的這些人很多甚至大部分都是天生的「貪腐官員」「懶政官員」,再加上對他們的恨。

從朱元璋命人修的《元史》我們可以看出,自從元朝後期,元朝的大部分官員都已經是漢人,畢竟蒙古人人少而且文化素質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治理元朝必須要依靠漢人。

所以,元朝中後期進行了13次科舉考試,重用了大批漢族官員。而這些人少部分也跟隨元順帝北逃,大部分留在了中原。

朱元璋借「空印案」欲以培養的官員,換掌控行政的元舊臣

2朱元璋為了江山只能選擇元降臣治理中下基層

在「空印案」中的省部級高官當中,至少有兩個人沒有受到牽連。

一個是「中都罷建」當中保護了許多石匠、鐵匠、部分木匠的潘祥,他是反元鬥爭當中「海盜」或者是「海外貿易」的代表;

一個就是元朝降臣中的代表安然。雖然,安然並沒有被消滅,但不代表千千萬萬元朝降臣、受元朝影響的沒有辦法被歷史記載的官員的命運。

要知道,朱元璋知道治理國家可不是兒戲,他能夠選擇作為自己的政權的知縣、知府、布政使等人,但無法選擇這些職位的副手以及吏員。

因為朱元璋及其反元隊伍大部分都是出身基層,沒有行政經驗以及財政賦稅方面的能力,所以,在高中低層特別是專業技術層面的官員中大部分也是元降臣,以及在元朝科舉中獲得官吏身份的人。

朱元璋借「空印案」欲以培養的官員,換掌控行政的元舊臣

3朱元璋認為自己培養的官員可以替換元降臣

到了洪武九年,經過九年的發展,朱元璋認為自己培養出來的官員,已經可以替代這些人了。因此,才以「空印」為借口,想將元朝降臣、元朝成為官吏的基層、受元朝降臣影響的自己培養的部分官員進行清洗。

基本上,「空印案」是朱元璋以此為借口對官場的一種整頓,主要的整頓對象就是原元朝降臣在地方上思想勢力。

其次是消滅在反元起義中,他的競爭對手及其手下。

我們上面提到的兩位省長級官員即布政使,薛祥就是反叛元朝的義軍,其實說白了也就是海盜,可巧曾是朱元璋的敵人。

4我對空印案的理解

正是朱元璋認為:在自身統治下的官員已經能夠基本熟悉政務,同時,近幾年科舉出來的官員也因被己身帶動而脫去了故元的陋習。

所以,朱元璋以「空印案」這個並不太嚴重的問題對元朝降臣、己方受元朝降臣影響的官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治理,意圖剷除他認為的故元陋習

然而,很遺憾地說,除去胡惟庸案、藍玉案兩大文武案件有著強大的「政治」因素外,郭恆案的爆發顯示出朱元璋的這一想法完全錯誤的。

他自身培育出來的官員、科舉官員,同樣不符合他的吏治思想。

朱元璋借「空印案」欲以培養的官員,換掌控行政的元舊臣

他對自身過於高看,一個人永遠無法與階層對抗。

即使他是皇帝。

封建社會官員的階層本身就是無治的,貪腐是必然結果。

鎮物案與空印案之間的必然聯繫:朱元璋的一塊兒心病

1930年「中原大敗」「山西金融危機」,閻錫山苦撐保「命」

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的根本在於:及時認錯改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牛和牛皮倒霉了!為爭軍費五代十國時期瘋狂的貨幣掠奪:牛皮稅
從左宗棠40萬工資、獎金花費去向看:俠之大者,草的一生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