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拉斯加之旅—遙見冰川

阿拉斯加之旅—遙見冰川

遙見冰川

太 叔

嚮往冰川,不只是一個旅遊計劃,實在是替代一個對於珠穆朗瑪的夢想。那裡去不成,看阿拉斯加的冰川也算墊個底吧。相信很多人都對冰雪有一份天然的敬畏,而寒冷卻從不曾阻止人們對它的親近和喜愛。我設想,這大約該是來自遠古冰河時代人類不滅生命的基因遺存。

9月24日上午10點,我們在大雨中從被稱為陸地盡頭的荷馬市出發,沿前天來時的安克雷奇西線折返,半途轉而向南,天色漸漸多雲見晴,地勢也漸漸從丘陵進入山區,滿目明艷的白樺林被高大濃密的黑綠色針葉林取代,一路景色沉鬱而空氣越來越清洌。下午二點多,從蘇厄德鎮穿鎮而過,直奔出口冰川。

站在觀景點,遠遠地看到冰川一條巨舌似的從山口前伸,闊大厚重,雜著我們還不理解的純藍,一長排密實的金葉楊在它前面靜靜佇守,色彩豐富絢麗。想到它千萬年才熬成的無比尊貴,我甚至不敢對它大聲感慨和驚嘆,只是痴痴地向它禮敬。

本次旅遊目標,冰川和極光是重點中的重點,而從觀賞環境上,極光偏陸,冰川偏海。但這一個冰川比較獨特,是基奈峽灣國家公園眾多冰川中,唯一一個能夠徒步到達的陸地冰川。早年的探險人橫越哈丁冰原時,把這條冰川作為冰原出口記錄下來,因而被命名「出口冰川」,最合於輕鬆舒適欣賞。

輕鬆欣賞的可以先不說,繁難一點的是從海上看冰川。第二天,從蘇厄德轉而向東行駛兩個多小時,我們要定時從一個隧道穿越一條山脈到海邊的惠蒂爾小鎮,有點桃花源的味道。說定時,是因為這個隧道原是冷戰時美軍鑿穿花崗岩山體修建的,很粗糙但結實,通專用軍列,因此這裡曾是一個軍港,是準備戰時使用的一個極其隱秘的海軍基地,建有完備的戰時指揮中心。冷戰結束,軍港廢棄不用,隧道改成公路鐵路兩用,採取定時單向通行。碼頭自然就成了民用的,用於油船停靠和游輪集散。

從這裡登游輪入海,駛往楚加齊國家森林公園的威廉王子灣峽灣冰川,面積約2100平方英里,我們要在幾個峽灣間航行145英里,約需5個多小時。峽灣是美國境內保護最完好、面積最大的海洋生態系統,遍布著歷經1500萬年冰河運動蝕刻的原始島嶼,各種冰川發育豐富。百度上介紹的三種主要冰川類型這裡都有:潮汐冰川,由自重壓力向海洋移動,通常可在入海處見到的冰山塌落就是這類,我們此次見不到;另二種山麓冰川和高山冰川是我們本次要見的,在這裡大量存在。

船在海面上航行,天空陰雲密布,把天際線壓得很低,除了遠遠近近的山脈和密林,空茫孤寂籠罩著的我們就象是闖入了亘古洪荒之中。偶爾雲層撕扯翻騰漏出一個空洞,光線穿出,海面某個區域就有一層黑綠色的光閃閃波動,就象一束舞台追光把海灣渲染得更加神秘怪異。船速很快,船尾推進器把海面犁一條深長的溝壟,冰冷的強風擊打得人根本無法在船的兩側站立,而前後甲板上避風處,卻不時有遊客在拍照和觀看風景。隱隱約約,遠處山樑間白色呈現,船上的導遊開始活躍起來,一圈圈行走著,口裡嘰哩呱啦。當他站到我面前對著我手舞足蹈時,我只能以一臉尬笑回應他。還好兒子趕快翻譯,導遊說這個海域除了冰川十分豐富,而且海面上有海豹海獅還有很多種類的海鳥活動。船速降低,遊客紛紛湧出船艙,游輪正進入一個狹窄的峽灣,正前方和左右兩側的山凹間,都有冰川映入眼帘,極力向上向遠眺望,隱隱是大片冰原與天灰濛濛的渾然一體,莽莽不知其邊際所終。

駛近一堵巨大的冰牆,船和站在甲板上的人都在它的面前顯得十分渺小。冰牆被藍、白和山體沖刷下來的黑土各色混雜得斑駁殘缺,恰似被風雨剝蝕的斷壁殘垣,給人一種滄桑和蒼涼感。海面上漂著大大小小的浮冰,有海豹或海獅在上面爬上爬下嬉戲,有幾隻黑色的海鳥立在浮冰上東張西望,然後盯著我們船的這個方向,大約也是好奇。

最好看的還就是冰川之山吧。原來沒什麼體會的「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這下是真切的感受了。風來雲來霧來雨來,嵐煙四生,輕紗白幔在山間飄繞,一會腰纏巾帶輕舞飛揚,一會帷幕隱身沉靜端肅;若虹霓隱現,連海跨山,天開萬里,金光漫射,雪覆冰封之山之川儼然瓊樓玉宇,便是一幅天界圖像。而藍冰白雪與黑松林映襯,妙相莊嚴;飛鳥盤旋翻飛鶯聲燕語,生機盎然……這一番景象,正就是山在虛無飄渺,不是仙境勝似仙境,人於其中不知其所在,頓生遺世而獨立的心境。

然而此種情景總是虛幻不繼。想起在出口冰川所見,竟然心有戚戚。如果把冰雪世界視為聖潔之地,則當對其尊奉崇敬,「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但這個陸地冰川沒這份幸運,太便於抵近觀賞,遊覽不費周章,遊客中心就設在冰川的山腳下。雖然過了夏季,遊客中心已經關閉,但仍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沿著便道登山,起點處有路牌標1926的字樣,開始沒大引起注意。走了一段,又見到路牌是1951,方悟到大約是記錄冰川移動的標誌,回頭重新記標準步,220步。就是說,25年間,冰川後退約160米。再往前,路標頻密起來,1951到1961,314步,10年間大約退220米。

不像其他的旅遊景點修了很好的人行步道,這裡的山路完全是「原生態」的,崎嶇難行,氣溫雖低卻走出了一身微汗。到達最後一塊標示的木牌是2016,再不能往前走了,目測距冰川約百餘米,也就是說到這時的2017年9月底,大約一年間冰川又後縮了百餘米。而從有記錄起的始點到這裡,估計3公里多路程。很明顯,從1926年起的90年間,前面30多年,平均每年約退縮不到10米,越往後,冰川消融越快。我知道我的這種說法肯定不科學,冰川變遷自有科學的觀測記錄,但地球日趨變暖當是不能迴避的事實,冰川有可能終將消融。我站在這裡的近距離觀察,冰川底部有一個大約2米多直徑的孔洞,融冰形成的水流正在裡面洶湧而出,其實早兩年來旅遊的人還可以到冰川上行走,現在已經禁止,這是由於冰川底部已被蝕空,隨時可能坍塌危及遊人。

冰川是自然遺留給人類的無數寶貴遺產之一,冰川消融一定會給人類和地球帶來生存威脅和危機。這是當今全球共識,但共識又如何呢?人類活動的頻繁和社會財富的急劇增加,必然是以佔有和損耗自然資源為代價的。而慾望無窮,批判慾望的人自己也慾望難抑,即使你還能存一份對自然的悲憫,但你減省不了佔有資源的渴望和貪婪。於是地球終有被消耗殆盡的一天,冰川消亡只會是前奏序曲吧。我不想悲觀,但面對如此現實,又不能不悲觀。

◎陸地冰川

◎威廉王子灣 峽灣冰川

◎海上看天象,充滿神秘的吸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論前沿 的精彩文章:

當網路介入約會,是什麼讓我選擇了你?
學術勞動、數字媒介與資本主義

TAG:社論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