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上摸金校尉符就能盜墓?考古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帶上摸金校尉符就能盜墓?考古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如今自命不凡的人類,若想知道自己的渺小,無需仰視深邃無垠的蒼穹,只要檢視幾千年前就存在過、繁榮過,並且已湮沒了的古代文明就足夠了。

本期「假如只有三本書」推薦,卷叔邀請了3位作家分享自己的私人書單

劉志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

網易四川囑我推薦一個私人書單,並且要與我從事的考古行業相關。公眾對考古的印象多年來並沒什麼變化,大多認為考古就是挖寶或者探險。這也考古的科普工作相對落後有關,沒有適合公眾的讀物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考古報告多晦澀難懂,且枯燥乏味,公眾很難通過閱讀考古報告來了解和認知考古。考古雖然是小眾行業,但每年出版的圖書也有幾百上千種,要從中推薦三本書其實並不容易。既然要推薦一個書單,就要選定一個推薦標準。

我想既然是推薦給公眾閱讀的,第一要務當然是具備一定閱讀能力的人就可以讀得懂,最好也能夠讀得進去,這就要兼顧一定的趣味性。第二是儘可能從中獲得對考古全面而正確的認知,了解考古是什麼。第三既然是推薦公眾閱讀,當然要讓公眾能夠比較容易找得到,因此珍本圖書並不在考慮的行列。

基於以上三個理由,推薦以下三本圖書,都為近三年內出版:

推薦①:

推薦理由:許宏先生用一本小書勾勒出中國史前最宏偉的圖景。中國的稱謂從何而來,為什麼我們的國家叫中國?最早的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我想每個中國人腦子裡或多或少都會這樣的疑問。

翻開這本小書,從陶寺集團的衰落到嵩山集團的並立再到新砦集團的崛起,最後由二里頭集團完成統一。書中並未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哪個集團是堯,哪個集團是舜,哪個集團是禹,但卻用詳實的考古資料為我們繪製了一幅史前中國由滿天星斗到多元一統的最真實的圖景。

推薦②: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漫畫書。漫畫的形式似乎與考古的嚴肅性很不搭,但考古恰恰正需要另外一種方式的解讀。這本書以漫畫的形式告訴我們考古是什麼,考古能做什麼和怎麼去做考古,總之傳遞的是考古的正確打開方式。作者是在校大學生,書中除了關於考古專業知識的介紹,也有年輕人對考古的自我認知,在考古過程中的喜怒哀樂,真摯而真實。這本書可以作為考古愛好者的入坑指南,也可以作為考古學生的實習手冊,專業與非專業人士從中都會有所得。

推薦③:

推薦理由:「我是一名考古工作者,上班就是上墳」,這句話出自鄭嘉勵之口,在朋友圈火得一塌糊塗。能夠寫出這句話的人一定是個有趣的人,他也寫了一本這樣有趣的書。書里處處是考古卻又不似考古,記錄的事物均來源於田野工作之間的點點滴滴,卻又與我們日常所見一板一眼的田野考古大不一樣。帶著作者的志趣和風格,貼上了屬於他自己的標籤。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會帶給人不一樣的感悟:「哦,原來考古也可以這樣」。

安梁

文史撰稿人

假如只有三本書——喜歡這個話題,當今世界的煩惱不在貧瘠而在豐饒,亂花迷眼,難有所得。作為一個拉丁美洲歷史的研習者,倘若我置身孤島,三本書足以解憂。

推薦①: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記者出身的加萊亞諾,以大量案例與數據剖析歷史的成與敗,試著解答困擾人們幾個世紀的疑惑——為何貧瘠的北美登上世界之巔而豐饒的南美卻深陷經濟危機的漩渦。

與西方學者的論調不同,他的最大特色,在於本土化的視野,雖然有些偏激,卻是發自心底的呼聲。讓人印象尤為深刻的是他對近代化的論斷:發展是遇難者多於航行者的航行,簡直一語中的,戳破了傳統樂觀主義的樊籠,將現代社會繁榮背後血淋淋的真相拖到台前。撫古追今,借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的嘆息:我們永不會幸福,永遠不會!

推薦②:

《創造自然》——西方對拉丁美洲的刻板印象,與其說來自哥倫布,毋寧說來自步亞歷山大·洪堡後塵的冒險家們,他們在未知大陸的探索,驚心動魄又妙趣橫生。

在西班牙殖民時代,舊大陸的國王視之為私產,不肯輕易讓其他歐洲人染指,新大陸始終蒙著神秘面紗。冒險家遠渡大洋,又在叢林深處跋涉千里,帶著獵奇目光,貪婪地記述著所見所聞,印刷機將文字散播到歐洲,野性、浪漫、閑散、原始等辭彙隨即成為拉丁美洲揮之不去的標籤。

而這些見聞,始終左右著那些後來者,透過偏狹的有色眼鏡,為他們預設了沾染著殖民色彩的立場,貽害至今。

推薦③:

《小徑分岔的花園》——馬爾克斯固然奇幻,但博爾赫斯亦是天才,此書勝在融入中國元素,在哲學與科學上也高人一籌。令一戰時代在英國為德國人效力的中國間諜成為主角,本身就是一種對混沌的挑戰,小徑分岔的花園又是一座時空交錯的迷宮,歧路之中又生歧路,人類生命之長度與思維之高度在宇宙中如此渺小。

而故事的情節,追殺與破譯、逃脫或死亡,在玄妙的哲思面前似乎已不再重要。輪迴、宿命、幻滅、似有似無的結局……博爾赫斯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留白就是最好的答案。正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蔡經緯

博物館人

推薦①:

本書記錄了作者在非洲喀麥隆多瓦悠人村落兩次進行人類學田野調查時的經歷。作者奈吉爾·巴利 (Nigel Barley)是牛津大學人類學博士,曾擔任過大英博物館民族志學組附屬人類博物館(Museum of Mankind of the Ethnography Department of the British Museum)館長。代之學術的研究,本書用幽默而誠實的語言,記錄下了田野報告中應該被刪除的內容——瑣碎的日常。

在讓人捧腹大笑的同時,也刺激著讀者的思考與反省。不管是對人類學這門研究人類及其行為與社會的學科感興趣,亦或是對略帶神秘的田野調查充滿好奇,這本有趣的小書都可以帶領讀者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人類學家的生活和人類學的研究。

其實重點就是,這真的是一本超級無敵好笑但又有營養的書!

推薦

考古學是一門關於人類古代社會的學科,但又對當今的社會有著某種反觀。它的出現與發展,使我們對於我們的過去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

自19世紀以來,考古學在歐美的發展經歷了進化考古學、文化歷史考古學、過程考古學和後過程考古學等幾個重要發展階段,也逐漸分化出許多專門的領域。

本書是一本享譽全球的考古學經典名著,中譯本譯自原版第六版,是中文圖書中對當下考古學方法和理論介紹最全面的一本著作。

在每一章中,作者以如何來回答考古學的中心問題為指導來展開寫作,如「留下來什麼」(討論遺存)、「何時」(討論年代)、「他們吃什麼」(討論生計和食譜)等等。通過閱讀此書,讀者可以全面又不失詳盡地了解全球視野下的考古學,了解它的過去與現在,展望它的將來。

推薦③:

傳統藝術史的書寫一直是以歐洲為中心的。但藝術是多樣的,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傳統都會產生出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與藝術哲學。隨著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加深以及全球化的發展,藝術史學者也逐漸認識到了多樣性的存在。

上世紀20年代,海倫·加德納正是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出版了這本影響頗深的藝術史著作,以「全景化」的視角來闡釋世界各地區藝術的發展及相關的文化、歷史背景,時間從史前跨度到20世紀晚期,類別也不盡限於建築、雕塑與繪畫,而以更廣域的視角看待藝術。

本書雖然是一本專業且頗具權威的藝術通史類教科書,但也非常具有可讀性和思辨性。略微遺憾此版中文譯本刪減了東亞和美洲藝術部分,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上一版的中文譯版中找到相關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卷計劃plus 的精彩文章:

TAG:萬卷計劃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