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面向2050年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高峰論壇」會議綜述

「面向2050年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高峰論壇」會議綜述

「面向2050年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高峰論壇」會議現場(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5月16日,「面向2050年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會議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學術月刊》編輯部 、《探索與爭鳴》編輯部、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共同承辦。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燕爽出席會議並致辭。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專職副主席任小文主持開幕式。來自全國的80餘位專家學者展開深入研討,共同展望未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學者的使命與擔當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燕爽致辭(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專職副主席任小文主持開幕式(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燕爽表示,按照十九大規劃,到2050年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將會為人類的文明做出重大貢獻。「面向2050年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這一主題,體現了中國學者敢於展望未來、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基於此,應當從更廣闊的視野、更高的戰略角度,來理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作用。這不僅是政治家、領導部門、幹部的責任和任務,實際上也是中國當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

燕爽認為,回顧歷史,能夠展望未來是當代中國人的幸運。參與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幸運、使命和擔當。中國學者從單純的輸入轉變為站在世界學術話語舞台上平等交流,固然是靠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們站在偉大祖國振興發展的大平台、大台階上。

燕爽指出,我們要在當前的時代實現創新,不是好大喜功,而是時代的確發生了變化。今天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轉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工業社會,更重要的是,信息化、互聯網時代的道路,改變了世界溝通和交流的方式和方法。西方當前的逆全球化潮流,背後是世界觀、價值觀的缺失。而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崛起,已經從可能變為現實,中國學者應當加以關注。應當從時代出發,運用中國話語,總結中國實踐,提出基於實際的建設性方案。

《學術月刊》常務副總編、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姜佑福副研究員(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學術月刊》常務副總編、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姜佑福副研究員認為,其一,面向2050年,意味著思考中國的成熟形態,意味著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中國為基石反觀歷史與現實。雖然從物理時間上說離2050年還尚早,但是,從歷史進程和社會發展目標來說,2050年的中國已經以潛在的方式成為組建當下中國實際生活的一部分,實際上我們已經身在其中。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構建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構建,是習近平總書記5·17講話裡面提出來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構建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這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一個根本的特徵。與會學者認為,結合最近在紀念馬克思誕辰兩百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從來沒有動搖過,我們應堅定實踐馬克思主義,同時堅持發展馬克思主義。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鄒詩鵬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鄒詩鵬提出,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馬克思當年對於世界的想像,對於我們很有啟示。現在我們遙想2050年,距今還有32年,這是非常有想像空間的。100多年來,作為一個純粹的西方人的馬克思,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發展進程,今天我們思考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與中華文明轉型結合起來,到2050年,有一個很長轉化過程,這個轉化過程中馬克思處於什麼樣的形態和位置,需要作深入研究和思考。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劉建軍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劉建軍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思想的提出,實際上是基於我們現在的實踐發展提出的解決世界問題的一個中國方案,這是我們當代對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貢獻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多可以體現為三個層面:人類經濟命運共同體、人類安全命運共同體和人類生態命運共同體。這些需要在新的歷史形態下進行理解。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黃凱鋒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黃凱鋒認為,從歷史出發、立足現代和面向未來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三個特點。第一,始終站在思想的雲端,走向現實的深處。第二,學科的過分細分可能帶來了問題的碎片化,解決之道在於中西馬哲的通力合作和跨學科的交流,在未來形成一種真正的創新。第三,回顧40年來的哲學發展,既有40年國內的積累,也有40年國外哲學相當程度的積累。在未來,我們要做的是真正提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的公共性、專業性、科學性。

南京大學學報副主編、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浩斌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南京大學學報副主編、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浩斌提出,要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需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應該辯證理解19世紀、20世紀和21世紀三者的關係,這是對當代的認識;在理解什麼是中國的時候,也要同樣具備一種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觀念;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時候,要深入理解中國所倡導的發展模式,與原有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發展模式的關係,並如何吸取可利用的內容。

中華文明復興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主張

上海市社聯副主席、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陳恆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圍繞「深刻認識中國當代學術界與西方學術界的差異和道路不同」這一話題,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陳恆提出三個問題:一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構建是有先後的,思考的落腳點一定要落在習總書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上;二是對西方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首先要認真分析,考慮其是如何形成並嚴肅研究,這樣便於我們自身的建設;三是構建自己學術的自信,我們是否能突破西方的學術語言、學術題材。

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上海市作家協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學報主編楊揚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上海市作家協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學報主編楊揚從文學史研究的角度概述了從現代社會、後現代社會進入到智能社會的文學史發展的問題。他提出,在社會結構的調整過程當中,網路成為人文學術研究過程當中大家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這是近千年來人文社會當中變化最大的事物。在具體的人文學術研究、特別是文學研究過程當中,圖像、聲音、地緣文化等等,在研究領域裡普遍展開,以往所關注的一些人文內容可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運用新的技術手段,達到新的高度。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引馳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引馳認為,對於中華文明的歷史有必要進行一個冷靜的思考和反省。未來中華文明能不能復興,它的存在、它的價值、它的意義是什麼,有沒有前景,有沒有前途,未來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都是需要仰望和思考的。如果要讓中華文明復興,或者肯定它的價值,在未來我們要認識它、理解它、發揮它的作用,要與做這些研究的學者對話,同時還要與政治、經濟、社會等學科的學者進行對話。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副所長周武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副所長周武認為,中國社會科學發展關鍵在於去除西化與回歸常識。他提出,我們現在直面現實的兩個路徑,第一,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去探索中國社會科學以及西方社會科學所形成的路徑;第二,深入到中國的現實當中,從中國的現實當中提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這個基礎之上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

社會主義現代化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時代回應

中國今天的文化自信是自身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自然結果,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這種開放包容的文化態度是中國有堅定的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姚玲珍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姚玲珍認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時代回應強調時代背景,現代化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她認為,當前我們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全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整個社會、國家、政府的訴求,和發展過程當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二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地區發展之間以及各種階層之間的不平衡。在解決中國問題時要腳踏實地,充分了解當今現實狀況,對於外來經驗、制度,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解決中國問題還是要用原創的中國方法。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袁志剛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袁志剛對中國現代化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特別指出在中國現代化全球治理的過程中,要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伯格陷阱。他還指出,未來的經濟增長要依靠區域的發展、區域的融合,要充分肯定長三角、珠三角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並加大力度促進區域之間的融合,促進市場、企業、文化的融合。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季衛東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季衛東提出,面向2050年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要與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論壇上提出來的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命題結合起來,這兩個命題背後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追求。對於中國現代化問題,當前中國的現代化是複雜概念的現代化,是融合理性化、自由化、公共化三個維度的現代化;當今現代化範式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全球化、風險化、網路化。而對現代化範式的創新需要開放的空間。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張濤甫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張濤甫認為,比起要回答面向2050年到何處去,更重要的是回答從何處來。他提倡要回歸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心。於此他提出三點:第一,在取得學科成就的時候,要反思我們的思維、話語結構、權力結構。第二,面臨外來的知識和話語體系時,中國的社會科學趨於無序,如何整合、如何與中國問題對接,很值得我們思考。第三,提倡創新是要提倡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新的理論,要避免「精緻的平庸」。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與學術共同體建設

《學術界》主編馬立釗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國學者應該立足於怎樣的土壤來做怎樣的創新?《學術界》主編馬立釗認為,人文社會科學不能離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要首先承認人文社會科學是一門科學,才能用它進行全球治理,解決現實問題。對於學術創新,他提出兩點需要迴避的問題:第一,要避免自創經不起推敲的概念;第二,避免語言的晦澀。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社長金福林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社長金福林提出,對於學術期刊建設來說,大家沒有形成對學術期刊出版的信任,其次學術期刊在新媒體條件下面應該重新評估,肯定學術期刊的工作在學術發展中的作用。第三,關於學術評價和學術期刊評價問題,應當確定一套新的評價標準。此外,要注重學術本體的多樣性,並非只有西式的才是唯一的。

《江海學刊》副主編趙濤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江海學刊》副主編趙濤呼籲大家應該從學術評價走向學術欣賞,如果沒有一批超功利的為學術而學術的人存在,就很難出現原創性的貢獻。他梳理了中國學術近年的變化,認為要儘可能站在基於網路平台的知識生產高度,來產出符合中國實際的學術評價體系;要實現評價專業化回歸,讓學術評價的過程與學術交流和對話過程合而為一;逐步將學術評價的話語權向所有的作者、讀者開放,通過這種方式倒逼學術期刊改革。進一步突出學術評價的原創性。作為當今中國學術的重要組織者和領導者,學術期刊應該聯合起來。應該凈化學術風氣,在學術評價領域不能採取簡單的實用主義。

《探索與爭鳴》主編葉祝弟作專題發言(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探索與爭鳴》主編葉祝弟認為,關於社會科學學術評價的問題,歸根到底其實都是以外部的評價來代替學術內部的評價。他提出學術評價本身的局限性,一是學術評價不能代替社會評價,不能代替思想評價;二是有時空的限制。對於如何創新,他認為應寬容異類,學術創新思想的突破最終是要打破常規,勇於探索,保持好奇心,充分面對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思想衝擊力,充分爭鳴。在學術共同體之外,要建立一個思想共同體。

原標題:「面向2050年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淼 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英澳專家學者合著新書 探尋美國淘金熱的利與弊
美國貧富分配不均引起經濟學家深刻反思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