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版編輯面臨變革:即將到來的12種工作模式

出版編輯面臨變革:即將到來的12種工作模式

楊志鋒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副社長

吳 畏

果麥傳媒

總編輯

繆 惟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圖書中心總監

杜 輝

中國商業出版社策劃編輯

瞿昌林

浙江文藝出版社對外合作出版中心編輯

陳禺舟

閱讀種子(北京)文化傳媒創始人

林 雲

中國和平出版社社長

老 才

醫學項目經理

王久紅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醫藥保健編輯部副主任

王文鵬

掌閱自出版主編

黃志強

雲閱文學CEO

2015年,我們曾經預測過編輯未來的工作模式,有一些已成為現實,未來,隨著新技術的演進,編輯工作勢必被賦予更多新的外延,我們需要積極主動擁抱這些新技術和新服務方式。正如楊志鋒所說,隨著5G時代來臨,不管是短視頻還是長視頻,都將極大影響文化消費方式。目前的雙視頻增量龐大,雖距離傳統書業還較遠,但寬頻會大力扶持高流量的文化傳播和消費方式,圖書產品需要探索與大流量傳播模式結合的內容傳播方式。比如直播、群播的在線知識服務方式,以龐大資料庫支撐的知識資料庫出版方式,綜合紙媒體、數字媒體、交互體驗的文化消費方式,等等,將傳統內容出版升級。為此,我們在2015年的版本基礎上升級了未來編輯工作可能會涉及的12個工作模式

01

設計精細化閱讀品

眼下,移動互聯網給傳統出版業帶來的衝擊前所未有,作者對傳統出版社的高依賴性大不如前——創作者完全有理由跨越出版社在自媒體上發表作品或傳達內容,尤其是新一代年輕作家,有太多平台可以選擇。與此同時,出版機構僅靠編輯去獲取優質內容的驅動模式也顯得力不從心——出版業每年為社會提供十幾萬種新書,卻依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對此,繆惟認為,在以引進版為主體的低水平擴張期,對編輯的要求相對較低。進入了以質為先、以創新、創意為主體的原創出版階段,則對編輯的綜合能力要求會大大提高。

未來編輯的工作模式也會有較大變化:從簡單的案頭工作向創意性工作轉變。「未來技術進步可以滿足人無數種不同的需求,誇張點兒說我們可以為某一個人定製任何產品,滿足他所有變態需求,只要你買得起單。但是,如果『閱讀』這個詞的古典含義沒有改變,其暫時隔絕世界、與作者進行心靈交互的功能就沒有喪失。印數、利潤、市場份額絕對重要,但不要失去基本的價值觀。」吳畏認為3年前的觀點放在現在也並不過時。未來,模式創新帶來爆發增長不會成為常態,考驗出版機構的依然是產品的精細化錘鍊能力。

02

開發出版衍生服務項目

很多時候,出版業從業者看待產品的角度過於孤立。拿賣書這件事情來說,出版商不僅可以賣書、還可以賣「活動」,可以向用戶兜售包括圖書在內的一系列打包服務。從目前的情況看,已有少部分出版機構做了些許探索。比如,將新書發布會、書店的營銷活動設計成收費模式,引入商業贊助或會員制,相當於在圖書之外,又開發了針對定向用戶群體的多營收項目。

03

ONE is ALL個人即團隊

未來,由於社會化分工更為細緻,比現在流行的「小而美」企業更小的市場主體單元或許會蔓延開來。綜合素質極強的優秀編輯是複合型融媒體人才,不再局限於單一的出版領域,他們能夠兼容、跨界、聯結出版、營銷、發行、設計等各種媒介資源。ONE is ALL,個人即是團隊,個人協調一切。

04

支持編輯的公共平台出現

既然有可能出現ONE is ALL團隊,支持核心策劃人的公共平台的出現就很自然。未來的編輯工作模式,是編輯作為一個獨立的模塊,負責自己的創意和宣傳,而其他的比如發行,印製等成為公共使用平台。公司間的閉環被打破,優秀的人才開始在優秀的出版公司內外部流動。周圍環繞的既有從公司獨立出去做運營的人,也有外部工作室,這些共同組成了以策劃人為中心的關係密切的生態公司群,以此打破傳統的封閉出版平台模式。

05

以市場為導向再造編印發流程

文字編輯與策劃編輯平行發展,發行崗位徹底被融合掉。文字編輯管質量管內容,策劃編輯管市場管運營——未來的編輯很可能會走向專業分工的兩極,最終文字編輯與策劃編輯向兩個不同的支線平行發展。文字編輯更多定位於產品生產、品質管理。策劃編輯則向產品設計、大運營轉變。此外,近兩年,有出版機構的發行功能逐漸融合於營銷編輯的功能中,未來的趨勢或將統一成為大營銷。部門內從產品設計開始,營銷宣傳參與其中,貫穿起始參與產品的定位、設計、宣傳。發行更多的是執行產品的銷售策略。營銷在其中起到管理、協調功能;策劃編輯與發行成為前後兩端的執行。整個傳統出版流程體系或將依據新的市場目標再造。

06

成為終端服務支持者

儘管國內經濟形勢已生變數,但出版業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行業,頑疾依舊:一方面,出版機構作為內容源頭,始終遊離於真正的市場需求之外。出版機構供養編輯「閉門造車」的現象儘管經由數年的「轉企改制」,但在相當一部分出版社中並未得到徹底改觀。另一方面,實體書店作為能夠抵達終端的絕佳平台,由於缺乏對專業內容的把控能力,傳統的圖書分類方式、陳列方式、導購模式都已無法滿足中國主流人群消費升級的需求。眼下,在大多數書店裡,圖書只是起著充斥空間的作用,內容並沒有完全遊離出來。

從產業層面梳理也不難發現,傳統書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扮演被動「代銷」角色;而內容提供方——出版社的編輯們只關心自己的產品是否好賣。最後的局面是編輯和書店各自為戰,為讀者提供了一批質量參差不齊的產品,讀者體驗可想而知。未來,編輯作為對內容最為熟悉的人員之一,或將直接成為終端服務的支持人選。

07

提供深度教學科研服務

就教學和科研領域這類讀者人群看,他們獲取資訊的能力都很強,做在線教育和在線內容資料庫服務在未來會符合這群人的需求。問題在於,原始內容數據的獲得和整理,將是一個完全轉型的工作模式流程。傳統意義上的編輯、選題等,將變成知識資源廣泛整合的基礎工作,大數據在這裡不是龐大的客戶行為數據,而是大的內容資源數據及其與用戶之間的智能互動。具體來說,盈利模式也會改變,不再銷售物化的複本量來獲得利益,而是通過服務、銷售會員權甚至廣告或收取社會贊助來盈利。儘管文字和內容資源收集整理的基礎工作將社會化,但相關學科領域的資深編輯可能會成為連接讀者和內容提供商中間的具體服務項目設計者和產品開發者。舉例來說,編輯需要提供基於讀者需求的互動式內容產品。比如,可以先將優質教學資源,包括名師、互動教材和實驗、輔導、背景資料擴展等,整合到一個大資料庫中,不管一線教學需求如何個性化,都能定製到自己所需的教學產品和服務。

08

基於社群運營「重度」課程體系

2016年,微信紅利期爆發誕生了大量母嬰公號,給以童書為代表的細分領域帶來全新的營銷和出版模式。僅從出版機構角度看,由童書編輯身份轉型過來的社群運營的成功案例並不多,很多操盤手來自媒體和業外,他們跟進互聯網的速度更快,但內容的持續更新能力以及對資源的把控力成為他們發展的短板。知識服務概念經過2016年和2017年的市場「教育期」後,湧現了大量免費或價格並不高昂的「輕課程」。這裡的「輕課程」更多起到了普及和吸引流量的作用,但要留住客戶,則需要深度的課程體系和內容設計,讓用戶由「知道」達到可以預見的「習得」層面,從而真正忠誠於能為其提供持續服務的品牌。從這點來看,出版機構手握資源的編輯團隊依然沒有錯過即將到來的市場機會。

09

多維閱讀產品設計成為常態

未來的閱讀載體更加豐富,甚至閱讀的外延也在不斷擴展。從目前來看,聽、看都已收入閱讀範疇。未來,一切可承載內容的載體,都會對有價值的內容有需求。那麼,編輯的任務就是提供符合不同媒介特性的內容。最典型的是,湛廬文化、華章書院、中信書院等出版機構目前已經就不同媒介形式和載體形態的知識服務項目進行了探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旗下品牌理想國構架的「看理想」視頻業務,也相當符合其文化機構的定位。

未來,出版機構編輯可能不會直接轉型為視頻製作人,但會是現成的視頻內容的挖掘者和籌劃者——大量視頻內容和創作者可以從圖書及周邊中來。當然,也不排除懂新媒體的編輯變身為視頻編輯,更深度地介入其中。基於紙質圖書衍生產品的開發是基本,此外,還有品牌延伸、內容形象化,通過授權方式,與業外的消費品相結合等等。可以說,未來編輯會在內斂的手藝型和外向的資源型兩者間遊走,各種比例的混合型人才將不斷湧現。

10

參與學術評價體系運轉

國內學術出版機構的發展方向之一是成為學術評價機構。國際上的學術出版機構牛津、劍橋、哈佛等大學社無一不是知名學術成果評價機構,他們有一套匿名評審、同行評議的規範流程。當今世界有影響的學術評價機構,創辦SCI和SSCI的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其實也是一個數據公司。學術出版機構作為學術資源整合者和學術產品生產鏈條,是鏈接學術作品創造者和學術作品消費者的橋樑,是學術作品加工(編輯)的組織者。創作者、消費者和加工者往往存在角色互換。學術出版機構是這個旋轉門的發動機和推手。學術產品生產過程中,學術出版機構積累了大量的生產和內容評價數據,這些數據構成了學術出版機構建立起學術評價體系的基礎資源。利用這些資源,可以建立以專業學科編輯為中心,對編輯過程進行重點監測,利用專家系統實施專業的匿名評審和同行評議,兼做其他數據收集和分析的系統的學術評價體系。

11

成為「真正」意義電子書推手

眼下的電子書,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都是「偽電子書」——電子書和紙書一樣,書里包含的信息、語詞、以及數據的容器和載體,依然遊離於互聯網之外,並沒有與互聯網形成連結。未來,電子書可能會變成出版機構完全想像不到的東西,將會有全新的經營環境和商業可能性。未來,編輯的任務是讓圖書以恰當方式連入互聯網,成為跟網站、資料庫、地圖等應用一樣的網路存在。眼下,實際上國內有不少出版機構在做資源庫海量數據的整理,但大多是基於對編輯流程的優化,對於服務的開發還沒有走上正軌。

在此次跨年追訪中,不少受訪者覺得,電子書依然是未來的大方向,現在面臨的技術瓶頸在未來肯定不是問題,閱讀體驗差、人機隔離、缺少質感也可以交付給高度市場化的合作方來操作。最為關鍵的是,目前大多數出版機構尚且不具備全版權運營能力,資本雄厚,技術先進的業外機構有可能會先於出版商奪取這塊市場。但這並不意味著出版機構無可作為,至少可以將手握的版權資源開發做到極致。

12

提供智能知識服務

未來出版的形態將會因為智能化的出現而呈現出智能化發展的方向。中國地質出版社副總編輯張新新曾對此有過專門研究:在知識服務領域,以知識計算引擎為核心的前瞻技術將得到大範圍應用,進而推動知識服務向著縱深方向發展。在增強現實和虛擬模擬領域,在原有的3D實景建模、虛擬建模的基礎上,智能建模將會被快速推廣和迭代;大數據技術運用於在線教育將催生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互動式為主要特點的智能教育新形態;人工智慧作用於新聞出版業,還將帶來一系列標準的立、改、廢和法律法規的及時調整。

目前,法律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地質出版社等機構的知識服務產品研發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知識服務市場盈利能力還很薄弱,知識變現規模很小,知識服務的關鍵技術如知識計算引擎、知識圖譜應用還沒能突破,跨領域知識服務圖譜尚未對接和形成,知識服務的高級形態還有待行業、技術以及出版企業運營機制的整體轉變,以及作為內容把控源頭的編輯發揮更大的效應。

GIF

焦點探討

1. 出版行業完全被顛覆的可能性有嗎?

繆惟:好編輯一定是與社會聯繫密切的人,他的人脈資源的厚薄,決定了他的發展潛力。從目前來看,編輯及出版行業被完全顛覆的可能性不存在,但優勝劣汰是未來趨勢。

瞿昌林:出版業作為內容產業,編輯應該是出版活動最重要的核心,是聯結出版生產前端、後端所有環節的關鍵。編輯需要協調、調動圍繞出版的一切資源,保障出版活動順利、有效、經濟地完成。通過編輯形成的「物聯網」所銜接的合作對象和工作環節依然不可缺少,但形態必然不再只是簡單的單向依存關係,假如編輯掌握的資源足夠豐富、優質的話,那麼編輯在選擇和優化配置資源方面就有足夠的話語權。未來出版行業可能會吸收和應用更多科技化、智能化技術成果,數字化程度更高,內容的生產開發、轉化、傳播通道更便捷、高效,工作方式更智能化、移動化、開放協同程度更高,但是無論到哪一步,出版行業也不可能被完全顛覆,尤其是編輯,在未來會愈發顯得重要。

王文鵬:編輯崗位會一直存在,只是職能會有所變化。就目前來說,做內容的互聯網企業,比如掌閱、閱文集團、得到等,急需大量傳統編輯,因為傳統編輯對內容的理解很深刻,也有工匠精神。出版行業被完全顛覆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一直有存在的基礎,但是會被時代的步伐推著去改變。

黃志強:還是會存在。內容,特別是精品內容的生產離不開這些人,行業被顛覆的可能性有,因為某些技術如區塊鏈、AI等,都有可能是新流量入口。不過若想不被市場拋棄,專註做內容是一個比較穩妥而有效的方式。

楊志鋒:從出版主業來看,變化雖快,但還沒到突變時刻。以前與編輯一起合作的人和環節還會存在,長期積累的作者資源、出版資源會繼續發揮作用,但會有很多新的資源加入到出版業中。出版行業不會被完全顛覆,而是會融合入新需求、新業態、新技術、新人才,成為一個新層次的文化建設主體。傳統的內容表現方式也會變化,各種表現形式和周邊文化產品、知識服務將豐富多彩,出版社對編輯、出版、發行、管理各環節,將會產生新的升級要求。

2. 如果沒有順利實現迭代,

傳統出版社的編輯未來會怎樣?

繆惟:好編輯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磨練、實踐,在失敗中求得經驗。因此,這個行業不存在迭代問題,而是傳承與發展問題。

王文鵬:很簡單,將被淘汰。

楊志鋒:如果不順利迭代,傳統工作模式下的圖書編輯將會退居次要地位。傳統編輯,只有依靠長期積累的現有內容資源,對接新業務形態、新服務形態,才能繼續在新時代唱主角。

老才:改行或者被淘汰,跟其他行業一樣。現在想來,需要考慮更加全面和深入調研和思考,做更多準備。新媒體雖然提供了較好的迭代工具,但對內容的把控能力依然是最重要的。

杜輝:這個迭代不光指經驗、技能,更多的是一種思維邏輯方式。大部分編輯還需要轉換思維方式,以讀者為導向,以傳媒為導向進行意識上的轉變,之後才可能有新的、更好的機會。

瞿昌林:雖然因為政策和體制原因,傳統出版社往往有光環籠罩、神功護體的相對穩定生存狀態,但個人認為,這種所謂的穩定狀態,往往也是制度養庸、限制優秀人才成長、阻礙行業快速發展的根源,出版行業的企業化、市場化進程依然任重道遠。

3.如果還有年輕人想做編輯這一行,

他們需要修鍊哪些素質?

繆惟:年輕人勵志做編輯是好事情。但要先做一些功課,仔細了解編輯究竟是做什麼事情的,自己是否真的對這個行業感興趣,而不是為了找份工作來糊口。如果你下定決心來做這份工作,那麼你要想好是否會終身執著於這個事業,如果你三心二意,那麼我就奉勸你另尋其他行業,因為它很辛苦、待遇不高、地位有限,即使成為了英雄,也是個幕後英雄。所以,我覺得要做好一名編輯,初心與信念至關重要。其次自身的綜合修養也很重要。編輯不一定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但一定是個雜家。他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高強的溝通能力、過硬的文字功力以及高雅的審美趣味。特別是要終身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和探索欲,所以說編輯這差事不好當。

王文鵬:在我看來,編輯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開放思維、整合資源能力、分享意識、合作意識、跨界意識、思考能力、溝通和互動能力,要不斷堅持和學習,把握人性,隨時而變,在重複中尋找創造性。

黃志強:市場調研能力,知道市場現在情況。內容精修能力,把60分作品升級為70分甚至更高的能力。市場敏銳度,靈敏的嗅覺發現市場動態並馬上落實。

楊志鋒:年輕人如果繼續做編輯這行,應該在政治素質、經營能力、內容變現方式等方面進一步提高水平,向著一位文化項目主持人的角色地位遷移。

杜輝:多看書、多接觸社會、多換幾家公司,經歷國有、民營、大型、小型等等不同的企業。經歷的多了,答案自然會有。

瞿昌林:年輕人如果不是為了眼前的苟且而選擇出版行業混日子的話,我覺得跟所有其他行業一樣,都需要先把自己錘鍊成一個懂行、愛崗、敬業的優秀的人。

GIF

編輯心經

2015年2月,我參與了《中國編客》推出的「未來編輯的N種可能性創想」,暢想2020年醫學科普編輯可能的工作狀態。時過3年,我們的編輯工作模式怎樣?是否應驗了當年的暢想?

讓用戶和作者成為一體

文 / 王久紅

自2015年以來,國家整體科技飛速發展,醫學研究成果也舉世矚目,尤其是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給整個醫學科研工作者極大的鼓舞和振奮,醫學出版的質和量整體上是振奮、上揚的。

微信群、微信公眾號滲透到醫學出版方方面面

微信群是組稿的重要資源。我們加入了近百個專業群,將數以萬計的醫學各專業學者專家集聚起來,大大節省了原來跑書店、掃醫院的時間,提高了市場調研的效率。作者也可以在近百個專業微信群里挖掘、遴選。

微信群、公眾號使得營銷、銷售更精準、主動。微信群或公眾號都是分類、分專業,所以,醫學出版從市場調研、選題立項、編寫成稿到編輯出版都有了很強的針對性,直擊目標人群,積極、主動地推送給目標受眾。相比以前把書放在書店被動等待讀者的情況,現代醫學編輯的出版模式更容易成功。

微信群是售後服務的重要平台。編輯和作者、讀者同處一個微信群或共同關注行業公眾號,對書中的疑問答疑解惑或對讀者需求隨時溝通,圖書的修訂能有的放矢。像這樣專業營銷的微信群和公眾號我參與了幾十個,編輯工作高效又富有樂趣。

醫學培訓教材視頻化、語音化

無論是醫學專業培訓,還是醫學科普,醫學培訓教材都更傾向視頻化,可視、可聽,迎合了當今「讀屏」時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尤其是外科手術技術的培訓視頻化趨勢更為明顯。

和國內線上醫院合作,共享作者和讀者資源

雖然,出版社還沒達到像之前採訪時暢想的與國際知名健康網站合作,但3年里,中科社在融合出版方面已邁出大步。我們與國內大型電子醫院——好醫生網站合作,共享醫學專家和患者資源。醫學專家和患者既是作者,也是讀者。有了國內的合作經驗,2020年我們希望能將這個模式推及至國際。

電子書定製和紙質書按需印刷

目前,出版社的每本紙質書出版的同時,電子書同期合成,分別滿足不同閱讀習慣的人群。雖然還沒有全面做到讀者自由選取內容購買,但讀者購買的個性化需求在逐漸獲得滿足。未來,是否能全面實現個性化購買,我們也在探索中。

讀屏習慣對醫學專業出版的衝擊

隨著各種資信平台的發展,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移動平台更加方便讀者閱讀,它確實對醫學出版有相當大的衝擊,但紙質出版是否最終被讀屏習慣消滅,我個人認為不會。畢竟醫學專業是需要哲理思維、深刻探究的學科,讀屏更多偏向於快速閱讀、淺閱讀。未來醫學出版將是二者的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的精彩文章:

五個你所不知道的雙效好書背後的故事

TAG: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