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他駕駛解放軍空軍裝備的最新戰機叛逃,所以創造了賞金的「記錄」

他駕駛解放軍空軍裝備的最新戰機叛逃,所以創造了賞金的「記錄」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些叛徒,這對於我們這支數量眾多、時間漫長的軍隊來說也不算意外,這是大浪淘沙的結果。這些可恥的叛徒叛逃成功後,都會被對方封上各種各樣的「頭銜」,進行大肆的宣傳與「表彰」,其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就是物質獎勵,國民黨的獎勵方式一般都是黃金,如果是空軍飛行員駕駛戰機前來,最低賞格是500兩,最高賞格則是7000兩!那麼創造7000兩這個可恥「記錄」的叛徒是誰呢?他就是解放軍空軍的副團職飛行員孫天勤!

孫天勤是陝西鳳翔人,1937年出生,1956年畢業於陝西省西安市師範學校,同年8月作為飛行學員選拔入伍,加入了人民空軍。在動亂年代孫天勤因為其父的「出身」問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停止了飛行資格,一直在做和飛行無關的工作。直到1975年才落實了政策,孫天勤才又飛上了藍天。

1983年5月,孫天勤作為試飛小組成員,被派到大連周水子機場執行殲-7M試飛任務。(從這個信息可以得出兩點結論,一是孫天勤的飛行技術是十分過硬的,否則也不會擔任試驗機的試飛任務;二是組織對孫天勤是十分信任的,並沒有覺得他的思想上有什麼「疙瘩」。)就在這個時候,已經是副團職軍官的孫天勤已經下定了決心向駕機叛逃。軍事評論員谷火平分析,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節點,一是因為孫天勤認為自己的父親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當事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心中的抑鬱一直揮散不去;二是因為大連周水子機場距離韓國的距離已經很近了,此時叛逃具有天時和地利的優勢。

所以,孫天勤在周水子機場工作期間一直不動聲色地做著具體的準備工作,他精確地計算了叛逃韓國的路線,將到韓國的距離、方位詳細背記,在心中反覆的推演,設想了各種情況的處理。

1983年8月7日下午,孫天勤終於等到了機會,下定決心準備實施叛逃。孫天勤起飛後首先迅速關閉應答機,按住無線電通話系統發話按鈕,讓僚機無法與塔台通話(兩機共用一信道與地面聯絡),然後掉轉機頭,緊急下滑轉彎,飛機高度從原來的8000米急劇降到1500米,同時謊報「座艙冒煙」的情況,而後又以「不行了!我要跳傘!」作為幌子,然後不再回答,隨即以貼海的高度用高亞音速迅速逃往韓國。下午14點33分,孫天勤駕駛045號殲-7Ⅱ降落在漢城K16空軍基地。

8月24日,孫天勤到達台灣,受到了國民黨方面的「熱烈歡迎」,獲得黃金7000兩的賞格,並加入台灣空軍,授予上校軍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表天軍評 的精彩文章:

在「中國芯」這個領域,中國與頂尖水平差距明顯不過正在迎頭趕上
敬禮!近70年前戰爭中國犧牲了幾十萬優秀兒女,換來全世界的尊敬

TAG:上表天軍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