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一直住的是個盒子嗎?
俗話說得好,不想當建築師的史學生不是好編輯!沒聽說過?那就對了,我剛說的!
不過玩笑歸玩笑,難道你真的不曾在某個瞬間靈感乍現:以後我的家要這般這般這般,然後腦中自動勾勒出一個藍圖?
你的這個「靈感瞬間」來自於哪呢?我想大抵是都源自於對某處建築的驚鴻一瞥吧。是天馬行空的高迪,還是極端功能主義的勒?柯布西耶?是古典的隈研吾,還是玄幻的扎哈·哈迪德?當你看著眼前這棟房子,長大了嘴巴驚嘆:原來還可以這樣嗎!沒錯了,這就是屬於你的「Aha Moment」!
勒?柯布西耶,薩伏伊別墅
隈研吾,竹屋
於我而言,第一次極端強烈地想要設計自己的家,是因為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流水別墅。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流水別墅
作為芝加哥學派的一份子,賴特其實並沒有拘泥於本學派的商業風格,相比於他的前輩,賴特更加倡導建築的有機性。他認為,別墅應該是有生命的,可以親山、可以親水、可以親沙漠、可以親原野、進而可以親一切……而無論在任何環境中,一家人都應該去共同感受。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別墅應該是家庭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延續,是一種生活理想的反映。毫無疑問,流水別墅就是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一個例子。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流水別墅
流水別墅建成於1935年,位於賓夕法尼亞西南部的一個小鄉村。別墅建在半山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就好像是從山間長出來的一樣。而它的驚人之處在於,這座別墅建在一條小溪之上,透過大面積的玻璃牆,別墅主人可以俯瞰整條小溪。想像一下,晚上伴著悅耳的溪流聲入眠,還會需要那麼多腦波音樂嗎?
只是,當年的我不會想到,流水別墅才是個開始,還有更多我不知道的世界建築將一遍遍刷新我的認知。
比如高迪的巴特羅公寓,整座建築全部由曲線組成,五顏六色,像極了童話故事裡公主的城堡。公寓牆面模仿了溶洞的樣子,甚至陽台欄杆都做成了舞會面具的模樣,真的是釋放了高迪這顆淘氣的童心。
高迪,巴特羅公寓
比如日本建築師藤森照信的高過庵和飛天泥巴船,簡直像「哈爾的移動城堡」一樣,沒點膽量的人還真不敢上去。
藤森照信,(左)高過庵,(右)飛天泥巴船
再比如扎哈·哈迪德的國會山住宅,你確定這不是科幻片里的宇宙飛船?看完電視上樓睡覺都得坐電梯,土豪的世界我們不懂!
扎哈·哈迪德,國會山住宅
啥,不懂?沒關係啊,都為你想到了!周年之際,我們特意請到了謝菲爾德大學的美女博士羅科希德甘孜妮,一起探索那些你不知道的著名建築。世界辣么大,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甘孜妮博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她曾在考文垂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朴茨茅斯大學、伯明翰大學等多所高校任教,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會員。
她將帶我們曆數從上世紀初一直到今天的建築和室內設計發展史。課程中,我們不僅能學到重要的建築理論與運動,看到很多想也想不到的有趣建築,還能了解到建築設計中的重要原則和流程,學習到在今天尤為重要的可持續到設計原則。
故事要從1910年說起,第一幢現代意義住宅——維也納斯坦納住宅建成,它的設計者阿道夫路斯認為「裝飾即罪惡」,主張取消建築藝術,所以他的作品極端克制,幾乎就是組裝在一起的立方體盒子,不過是在上面加開了幾個洞當作窗戶和門而已。也許這種風格的確適合20世紀初低迷的歐洲經濟,但這樣毫無美感和舒適度的建築風格勢必不會長久。
所以1970年,德意志製造聯盟開始,建築開始被視作時代精神的傳達。
短短几十年,人們越來越相信:好的建築,是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這樣的建築,不僅能提供給我們更舒適地生活空間,甚至提供了一個表達獨特自我的方式。
因此,建築師的確是一個能帶來極大滿足感的工作,它能將紙上的一堆線條變為現實的存在,看著眼前拔地而起的龐然大物,感覺自己彷彿有了魔法。
不妨想像一下,當擁有了這樣的黑魔法,你會為自己變一座什麼樣的房子呢?快來看看,說不定就有你想要的那款大House!
TAG:那特藝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