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軍民融合「融」什麼?民企應該怎麼做?這裡有幾點建議供參考

軍民融合「融」什麼?民企應該怎麼做?這裡有幾點建議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 唐芳

「我來自一家民營企業,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但是如何加入軍品預研和生產,一直毫無頭緒,我們不知道軍隊的需求到底是什麼?」5月27日上午,陝西軍民融合協同創新論壇的高級研修班上,一場演講結束後的互動環節,一位民企代表迫不及待提出疑惑。

「您要跟相對應的軍隊部門或軍工企業多做溝通和接洽,慢慢地就了解軍隊的需求了。」軍事科學院評估中心主任游光榮回答。

然而,接下來的一位民企代表也重申了類似的疑惑,意料之中,他得到了類似的答案。

除了需求不明確,民企參與軍工裝備承製至少要辦理「三證」,就好比「上戶口」「發糧證」; 此外,軍工產品研製生產的試驗和鑒定對質量要求極高,許多民企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倒在過關的最後一道「坎」上。

民企想要拿到軍隊訂單為什麼就這樣難呢?國內軍民融合權威專家這樣解釋……

軍民融合「融」什麼?

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是標誌

習近平指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領域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也是衡量軍民融合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這兩年,擁有武器裝備承製單位資格的民營企業比過去增加了40%,媒體報道,我國有軍品生產資質的民營企業約3000家。

「參軍」的民企生產什麼?軍隊裝備需求集中發布在「全軍裝備採購信息網」,截至今天,已有超一萬條採購信息、數千條招標項目公布,2016年發布了一條20億元的「大單」,2017年更是發布了一條60億元的「大單」。

游光榮透露,「我國裝備科研生產體系有五支力量,軍工集團、軍隊科研單位、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以及民用科研生產單位,每年國防費用前二者約佔70%,中科院和高校各占約10%,剩餘的不到10%給了其他民企,民企作為裝備研製的生力軍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軍事大國早已積極推動非傳統軍工企業參與裝備科研生產,「都是看中民企在成本和創新方面的良好表現。所以軍隊和軍工單位要讓民企充分釋放潛能、服務裝備建設。」 游光榮說。

民企怎麼把握軍工訂單?

專家提供六條主要路徑

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在「民營企業參軍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主旨演講上支招:

主要是參與生產國防工業的配套產品;有能力的民企可以直接成為武器裝備設備的採購供應商;打開思路,不只是裝備,還可以成為軍用物資、工程和服務的供應商;此外,民企還可充當國民經濟動員力量;創新能力是民企的重要特質,那麼可以參與關鍵技術協同創新;最後,可主動承接對國防儲能釋放的技術需求。

「民企和軍工企業不是零和博弈的關係,不是誰取代誰的擠占效應,而要發揮相互配合的放大效應。」 吳志堅進一步強調,民企參軍要主動依靠政府和藉助專業服務機構的力量,此外,要有「風控意識」,軍品收入佔比過高風險很大,因此,民企要做能軍能民的兩棲企業。

軍品市場進入難?

民企「參軍」路還很長

我國軍民融合自2015年起上升為國家戰略,業已成為一種國家意志,這是美國僅僅停留在政府部門和企業層面上的「民軍結合」無法企及的。

體制機制不順、政策法規不完備、融合層次不深入、融合信息還不暢通,……當前,我國軍民融合在走向縱深中遇到了一些阻力,理順和解決以上問題,才能為國家實現富國與強軍相統一提供堅強保障。

吳志堅在論壇主旨演講中指出,軍品市場十分特殊,一是主體不平等,這表現在民企和軍隊的供需地位不平等;二是價格不完全由競爭決定,而是競爭加談判;三是受制於國防信息安全等客觀因素制約,信息需求的發布並不能做到全部公開。

專家指出,可喜的是,2015年以來全軍武器裝備採購信息網等一些專項平台相繼建成並投入運行,逐步發布了一些專用和通用裝備的招標採購信息,拓寬了民企參軍的信息渠道,部分企業通過平台拿到了訂單,不僅取得切實的利益,也為軍隊的裝備建設做出不小貢獻。這為今後進一步降低民企參軍的准入門檻提供了有益嘗試。不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進入「破冰期」,民企「參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左常睿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洞察」號整裝待發,火星有哪些未解之謎?
最強核潛艇用遊戲手柄操控?美軍可真會玩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