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沒有你,我活不下去」,我們為什麼逃不開親密關係?

「沒有你,我活不下去」,我們為什麼逃不開親密關係?

在我的諮詢中,遇到過很多位女性來訪者,她們的婚姻、戀愛關係面臨解體或已經解體,她們的情緒會陷入持久的低落和劇烈的痛苦中,很長時間以後都難以自拔。

我們都知道,不僅孩子需要依戀關係,成年人也是需要依戀關係的。

所以,當一段親密關係面臨終結或者已經終結的時候,正常人都會有一段時間的焦慮和痛苦。

但是,這種焦慮和痛苦的程度究竟有多深,我們需要多久才能走出來?這在不同人身上差距迥異。

我有一個來訪者,暫且叫她Y小姐。

Y小姐今年29歲,目前已離異。離婚是她前夫先提出來的,並且態度非常堅決。Y小姐苦苦哀求挽留無果,最終「被離婚」了。

在離婚後的幾個月時間裡,Y的情緒幾乎可以用崩潰和痛不欲生來形容,若不是想到自己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她說自己可能真的撐不下去、要離開這個世界了。

離婚,對她而言是災難性的毀滅和打擊,那種痛苦對她而言是摧毀性的。

詳細了解情況,我得知Y小姐的前夫正是大多數人眼裡不折不扣的「渣男」。酗酒、打架,還有因吸毒而坐牢的前科。前夫堅決要求離婚,是因為他婚內出軌,他說自己不愛小Y了。

我問小Y,你覺得你愛他嗎?

她想了想說,應該是愛吧。

我又問,你愛他的什麼呢?

她說,我也不知道,愛應該就是一種感覺吧。

我不能否決他們之間或許確實存在過某種愛,但是小Y目前最大的痛苦卻不是來源於失去愛,而是她面對分離的焦慮和恐懼。

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分離創傷

曾聽過一個故事。

著名作家卡夫卡有一天和朋友在公園裡散步。他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哭,而且哭得非常傷心。

卡夫卡上前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小女孩丟失了一隻她最心愛的布偶。這隻小布偶是小女孩在早晨醒來最先看到的東西,也是夜晚陪伴她入睡的最親密的好夥伴。

卡夫卡聽了以後,沉思了。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這個小女孩。

後來,他對小女孩說,你的布偶其實並沒有走丟,她只是覺得生活有點悶,一個人出去旅行了。

小女孩抬起眼睛問,真的嗎?我的小布偶,她有告訴你嗎?

卡夫卡說,是的,我遇見過小布偶,她還給你寫了一封信,但是這封信我沒有帶在身上,我明天早晨把它交給你,好嗎?

小女孩聽到卡夫卡這樣說,非常開心地回家了。

卡夫卡回家以後,以小布偶的名義,為小女孩連夜趕著寫了一封信。信中說,自己不是不喜歡小女孩,只是感覺到生活有點悶,所以她決定出去旅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並且在信中承諾,會定期給小女孩寫信,告知小女孩她的行蹤和旅程中有趣的人和事。

就這樣,卡夫卡定期以小布偶的口吻,告訴小女孩,她去了哪裡,見到了什麼人,遇見了什麼好玩的事情。小女孩非常開心,她覺得小布偶確實沒有離開她。

漸漸地,卡夫卡以小布偶的口吻,在信中告訴小女孩,她遇見了一個很好的夥伴,並且要和他結婚了,他們一起住在鄉下的一所非常美麗的房子里。

她告訴小女孩, 她可能不會回來了,但是她過得非常幸福快樂,她也希望能把這份幸福傳遞給小女孩,希望她也開心快樂地生活下去……

於是,小女孩順利地完成了和心愛布偶的情感分離。

這是一個很暖心的小故事。卡夫卡用他的愛和智慧,給了小女孩一個美好的想像,讓她順利接受了與心愛布偶的分離,這對於小女孩的整個生命而言,都是一次非常美好的情感體驗。

在我們的一生中,其實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其他重要分離。

比如:

孩子被父母遺棄或寄養;

小孩丟失了最心愛的玩具;

父母對孩子突然不辭而別;

失戀、離婚;

親人或伴侶離世……

如果我們沒有順利處理好這些分離焦慮,那麼內心很有可能就留下對分離深刻的創傷和恐懼。

一生中的幾次重要分離

分離焦慮,原意是指:孩子離開母親時出現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

最親近的人從視線中消失了,孩子會一下子不安起來,會用喊叫、哭鬧來表達自己的焦慮,呼喚媽媽的出現。

大部分孩子從七八個月起,就會明顯表現出這種分離焦慮,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約翰·鮑爾比通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我認為,廣義上的分離焦慮是從嬰兒出生的那一刻就開始的。

生命中的第一次重大分離:當一個小小的胎兒從媽媽溫暖又安全的子宮裡分娩出來的時候,TA小小的身體感受到的是突然而至的冰冷和陌生感。TA恐懼而無助,於是,生命中的第一次分離焦慮就產生了。

生命中的第一次分離焦慮是無法剋制、更無法消除的,因為沒有這種分離,生命就無法誕生。

作為嬰兒的父母,充滿愛意的注視、溫暖的懷抱、精心的呵護和照料,可以極大降低嬰兒的焦慮情緒。

生命中的第二次重大分離焦慮:通常出現在孩子上幼兒園初期階段。由於環境的突然變化,加上孩子與最熟悉的撫養人突然分離,這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不確定感和焦慮情緒。

此時,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耐心就顯得尤為重要。

尤其是對於那些對環境更為敏感的孩子來說,父母需要給孩子更多適應環境的時間,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把孩子生硬地放置在一個讓TA感到不熟悉的環境中。這會讓孩子感覺到一種近似於被拋棄的恐懼感。

生命中的第三次分離焦慮:出現在青春期階段。

成年人喜歡用「叛逆期」形容這個階段,事實上,這種成人眼中的「叛逆」正是孩子表達獨立、與父母分離的一種強烈信號。

同時,青春期的孩子雖然有了很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渴望與父母分離的慾望,但是他們的心智和社會適應能力又顯然不能滿足他們徹底獨立的訴求,於是青春期的孩子普遍會經歷一個分離焦慮期。

此時,父母需儘可能理解孩子的這種訴求和現實矛盾,用平等、尊重的視角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這會在極大程度上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的分離焦慮。

生命中的第四次分離焦慮:通常出現在孩子就讀大學的頭幾個月。

這個時候,孩子已基本達到或快要達到18歲的成年人階段,心智和社會適應性都有極大提高,基本能夠獨立安排學習和生活。

但是他們的心理成熟度實際上還沒有完成(心理學認為,人普遍在25歲基本達到心理成熟),再加上生活和學習環境的重大改變,這會使得很多人產生一種環境不適應性和分離焦慮。

這個階段的焦慮一般不用做特殊處理,會隨著時間的延伸、對環境的融入而自動消除。

生命中的第五次分離焦慮:出現在我們結婚、徹底從原生家庭分化出來的階段。

由於這個階段,我們已成年,所以大多數人能客觀看待這種分離,並順利完成與原生家庭的分化。

當然,隨著獨生子女時代的降臨,父母或隔代對孩子的過度溺愛等,也形成了很多「媽寶男」「媽寶女」。

他們與原生家庭的分離確實會顯得更困難一些,在諮詢中,也確實遇到不少原生家庭過度插手和干預子女小家庭的現象。

如果遇到這種家庭邊界不清或分化障礙問題,建議預約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幫你疏導。

如何面對分離焦慮?

真正的愛,是需要面對分離、能夠面對分離的。

我們在很多時候之所以無法接受分離,往往是因為我們在早年沒有順利度過幾個主要的分離階段,或者遭遇了其他重大的創傷性的分離事件。

如果你已成年,但是在親密關係中,你仍執著地抱有這樣的信念:「沒有你,我活不下去」。

那麼,可以比較確定地說,在親密關係中,你往往是那個沒有能力結束關係的人;並且,當你的伴侶提出終結關係時,你通常亦是無力挽回的,因為你已經喪失了對親密關係的所有主動權。

挽不回,又離不開,你的人生該有多麼痛苦?

所以,很多時候,你放不下對方,不一定是因為你多麼愛他,而是你沒有能力處理自己的焦慮情緒,不敢面對分離。

而事實是,只要你的安全感、你的歸屬感、你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感都是寄托在他人身上、由別人給予的,那麼你的人生就會一直是失控的。

那麼,作為已經成年的我們,應該怎麼面對分離呢?

正視它,看著它,不迴避,不逃脫。

允許分離時的悲傷和痛苦情緒存在,並且允許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因為悲傷是一種完結的力量,是我們在告別過程中不得不經受的一場心靈洗禮。

舉行一個告別儀式。比方說,離婚儀式、分手儀式。

這種儀式無須像電影里的離婚典禮那樣盛大隆重,只需在分別之際告訴對方,你最想對TA說的話,並且告訴對方你的決定,如果有可能,彼此道聲最後的祝福。

或者,當你面對寵物的離開時,可以為小寵物舉行一個小小的葬禮;又或者當你的孩子丟失了重要的玩具時,也可以借鑒卡夫卡的做法:以玩具的名義,給孩子寫一封信,讓孩子知道,分離不一定是那麼可怕的一件事情,藉此保護孩子的那份純真和美好。

每一對父母,都應該盡我們所能,教會孩子正確面對分離;每一個成年人,也需要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分離,比如和孩子的分離,和戀人的分離,甚至和伴侶的分離。

如果一個成年人根本無法接受分離,那麼很可能是因為他童年就沒有學會這項能力。他需要在成年後重新補上這項能力。

生活中沒有什麼東西是必須、應該永遠屬於我們的。這裡說的東西不僅僅是指某些物件,也包括某些人。

願我們都能學會分離,接納分離。因為只有學會分離,我們才有能力迎接相聚,享受結合。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多幸運才能遇見你,我的心理諮詢手記
她80歲,還要變美,還會賺錢,還能撩漢!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