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誕生「蔣公」的南大,又傳出了「雜音」

誕生「蔣公」的南大,又傳出了「雜音」

本場演出藝享(充值)卡購票8折

這是一個充斥著雜音的世界

2015年,易卜生國際(Ibsen International 國際化藝術與文化領域合作組織)在全球範圍內選擇了八個編劇組成原創劇本工作坊,完成他們原創劇本的創作,朱宜便是其中之一。劇本的主題是遷徙,無論是大環境下星球的遷徙、人類的移民和文化演變和聚焦中國的國內城鄉遷徙,或是回到個人層面每個人經歷的旅程和遷徙,都可以作為創作的主題,朱宜當時則以此為契機寫了《雜音》,一個中國人去美國的故事。

朱宜 南大戲劇人 雜音

Z

hu Yi

朱宜,南京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08屆本科畢業生,哥倫比亞大學MFA碩士,美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英文雙語寫作者。曾獲2015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一等獎,上海戲劇谷壹戲劇大賞「2015年度菁英編劇」獎,獲紐約戲劇工作坊新銳藝術家基金。她也是紐約Ma-Yi劇院編劇團體成員,英國皇家宮廷劇院國際編劇項目成員。

戲劇作品有《雜音》《我是月亮》《長生》《特洛馬克》《進化論》《時間都去哪兒了》《Holy Crab!》(《異鄉記》)等。電影作品有紀錄片《飯碗》(導演)、電影《對面的女孩殺過來》(聯合編劇),以及短篇戲劇集《Alien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其作品曾在中國國家大劇院、中國國家話劇院、外百老匯、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紐約國際前沿戲劇節、愛丁堡藝穗節、北京青戲節、紐約亞洲電影節、台北電影節、台北金馬電影節等公演公映。

Zhu Yi And NJU

【朱宜與南大】

作為南大戲劇影視文學系的第一屆本科學生,朱宜在南大接受了編劇技巧以及戲劇訓練等傳統戲劇教育。南大戲文背靠文學院,有紮實的文學基礎以及濃郁的文學氛圍,注重培養學生個體獨立思考生活、觀察社會以及對世界的好奇心。《前程似錦》以及《長生》即是朱宜在南大學習期間完成的,是朱宜在不同的人生成長時期由個人體驗出發,思考生與死、成長與衰老等主題完成的作品。

朱宜曾在TEDxNanjing的演講中說到:「作為一個編劇,我所唯一感興趣,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個體的身份講述『人』的故事。」朱宜在採訪中也曾講:「將戲劇作為對世界的表達而不是娛樂產業里的一個工具。」

雜音作為一個意向,本身就可以傳遞很多信息量,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醒目的標題。編劇朱宜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別人世界裡的雜音,是彼此世界裡的不和諧,而這些雜音的存在卻是不可避免也很難消除的。因此,她想通過這部戲來記錄這種和不同的人相處的經歷和感受,加強對「雜音」的理解和接納。

朱宜本人表示《雜音》是一個信息量很大的故事,不同的人會感受到這個戲在講這樣或那樣的故事,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這個戲同樣也不是一個單一的主題。

「《雜音》這個劇本的信息量非常大,包含了非常多的社會問題、文化問題,包含了像所謂中國夢與美國夢的衝突又有很經典的個人遭遇的故事。很個人,又非常的社會性。」呂效平教授(南京大學戲文專業、《雜音》導演)這樣評價道。

《雜音》講述了一個新中產階級中國家庭在紐約的經歷:一雙驕傲的父母懷揣一百萬美元現金來給獨生女買房,希望藉此留住漸行漸遠的女兒;與此同時,急於在美國主流戲劇界獲得認可的女兒踏出了無法回頭的一步。貪婪、背叛、灼熱的野心、舊日的戀人、破碎的夢……本劇通過跟蹤全球經濟中這一支小小的現金流,展現東西方意識形態在當代日常生活里衝撞。

全劇通過戲劇化的情節展現了現實世界中每個人互為雜音的不和諧的狀態:父親的理想和女兒的理想、蘇蘇和喬許、李先生和皮特、中國夢和美國夢都是互為雜音的。

在呂效平老師看來,《雜音》讓美國的制度和意識形態和中國的制度和意識形態對話,通過對話,我們會發現,它們都有荒謬之處,也都有真理所在。

「這也是雜音的大膽之處——它對於中國的制度和美國的制度是同等批評的。讓美國人站在美國人的角度上揭露我們制度的弊病;中國人站在中國人的角度上揭露美國人的弊病,讓兩種制度對話。」呂效平老師這樣評價。《雜音》用兩種既有道理又有片面性的存在對話,這是一種非常深刻的在中國的戲劇里很少存在的東西。

這是一個充滿「雜音」的世界,我們需要雜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劇院 的精彩文章:

蔣雯麗、劉鈞攜手與你相約《明年此時》

TAG:杭州劇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