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默克爾訪華談笑風生回國後,德國媒體充斥著偏見和傲慢

默克爾訪華談笑風生回國後,德國媒體充斥著偏見和傲慢

原標題:默克爾訪華談笑風生回國後,德國媒體充斥著偏見和傲慢



作者:王德華

中國和德國都是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的受害者。德國和中國均贊同世貿組織準則,願意共同增強「多元主義」,需要抱團取暖。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在默克爾開啟她的第11次訪華之旅了。


中國已是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德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的最大貿易夥伴。2017年,德國向中國出口862億歐元,從中國進口1005億歐元。當美國把世貿組織當作抹布扔掉的時候,中德合作顯得更為必要。


如今,默克爾已返回柏林。但圍繞她訪華的得與失。德國媒體發表了形形色色的評論。在默克爾訪華談笑風生背後,德國媒體仍充斥著偏見和傲漫。


應該澄清的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威脅對歐洲與伊朗做生意的企業制裁;在這種背景下,德國最需要中國的支持。。正如「今日俄羅斯」評論稱,「厭倦了美國的外交政策,德國被推了中國的懷抱」。

然而,在德國人的眼裡,默克爾訪華好像是中國有求於德國。《法蘭克福彙報》 就毫不掩飾這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它評論稱,」如果柏林在貿易問題上與華盛頓站在同一陣線,這對中國而言將是嚴重的威脅。因此,在面對來自華盛頓的壓力時,北京尤其注重與德國的良好關係。」「 北京正尋求柏林的支持」。


《法蘭克福彙報》還對中國的貿易政策指手畫腳。它評論稱,「儘管中國目前明顯降低了進口車及其零件的關稅,還宣布未來將不強迫外資有當地合資夥伴,然而中國的自由化還遠遠落後於世界市場,也落後於美國。」但它沒有說明的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保護本國企業是天經地義的,這是世貿規定允許的。


《新奧斯納布呂克報》評論則顯得尖酸刻薄。它評論道,「中國厚顏無恥地推動本國經濟」;「北京有關改善外企進入中國市場條件的許諾並非真正的突破,因為過去的經驗顯示,中國只會在不損害本國企業的前提下,才會對外國競爭對手做一點兒讓步。」「默克爾訪華,經貿爭吵上沒有取得突破」。


歐洲其實就是各種小國的集合體,一盤散沙大大削弱了其說話的份量。這一點德國之聲說了實話:」在華盛頓和北京這兩個引力中心站住腳,歐洲必須結束讓人痛苦不堪的內爭,而是實現新的一致,重新擁有行動和決斷的力量。」


德國在人權領域對中國發難又是歐盟中最活躍的,充滿了西方人的偏見和傲漫,不時用此敲打中國。德國之聲評論稱,「涉及人權問題,默克爾如今成了敢在北京開口的唯一一位歐洲人。」借人權問題羞辱中國,這似乎成了默克爾訪華的唯一亮點。而中國人是否有人權,中國人最清楚。中國每年出國的人數達到1億多人次。如果中國人權真是像德國人眼裡這麼糟糕,這些人還會回國嗎?

《施瓦本報》在評論中表現了德國的無奈。它評論稱: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都有自己的計劃。美國要「美國優先」,中國要「中國製造2025」。德國該如何促進自己的經濟利益呢?德國政府迄今沒有答案。但中國人已在有針對性地併購德國的創新和未來企業,美國則在放棄世貿組織準則。在這兩個大國之間,德國有被耗損磨傷的危險。

歐洲經濟上是巨人,政治上卻是侏儒。在美國人面前跪久了,卻仍捨不得站起來。《法蘭克福彙報》評論稱,在國際事務上,德國和中國的統一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強烈過,而德國和美國的分歧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紛繁。在強國的新遊戲中,歐洲顯得特別孤單。儘管美國在伊朗問題上把歐洲趕入了中國的懷抱,但美國繼續是德國的最重要盟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方陣 的精彩文章:

中興是為國家「背了鍋」,罵它「活該」的公知們良心何在?
美媒:特朗普威脅要重複奧巴馬的錯誤

TAG:火星方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