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激流勇退,或許已成為成功者免遭屠戮的不二法寶

激流勇退,或許已成為成功者免遭屠戮的不二法寶

原標題:激流勇退,或許已成為成功者免遭屠戮的不二法寶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任命孫武為主將伐楚,大獲全勝,在國際上造成了極為重要的影響,讓當時的各諸侯國,對吳國這個新興的強國一時頗為忌憚。

回國之後,闔閭開始大封伐楚功臣,而很顯然,孫武排在第一位。


此時的孫武,已是功成名就,威震天下。剛開始,他只是隱居在鄉里,寫了十三篇兵書,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理解,沒有一個人知道,除了伍子胥。


當伍子胥認識到他的價值並向闔閭隆重推薦的時候,闔閭露出的,依然是不信任的目光。


或許,在那個時候,孫武也在不停地自問,他這些嘔心瀝血創作並總結出來的理論,是否能夠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是否能夠在具體的實戰中發揮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伐楚之戰,是孫武自修的一堂實驗課,他在驗證他理論的正確性。


當他率領3萬吳軍以最快的速度插入楚國腹地先後擊敗20萬楚軍並最終攻破郢都的時候,他已經知道,他的理論是正確的,他在一個常人畢生難以涉及的領域內,以一段無可挑剔的親身經歷,極為強勢地為自己的著作正了名。


而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仍然回去過他的隱居生活,根據他這些年來訓練軍隊和指揮作戰的實戰經驗,不斷修訂他的兵法,使其更加完善,成為傳世的巨著。



《孫子兵法》,中國最古老、最傑出的一部兵書,它先後被翻譯成英、俄、德、日等20多種語言文字,傳入世界各國。被許多國家的軍事學校列為必修課。《孫子兵法》不僅在世界軍事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享有極高的聲譽,而且還被廣泛應用於政治博弈、商業競爭、經營決策、職場晉陞和社會管理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人們提供了許多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它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必將長久地綻放出炫目的色彩。

孫武謝絕了闔閭的封賞,隱遁山林。


據說,在退隱之前,他曾經勸說過伍子胥,讓伍子胥與他一起歸隱:「人的運勢就像大自然的季節一樣,絢爛的春天過去,熱烈的夏天到來,那麼肅殺的秋天、嚴酷的冬天難道還不會來臨嗎?」


可惜伍子胥聽不進去。



當然,伍子胥此時不願離開,也是有他的理由的,畢竟在這個時候,闔閭對他言聽計從,器重無比,從來不會拂逆他的任何意願,那麼他在這個時候離開,就有辜負闔閭信任的愧疚之心。

闔閭拜伍子胥為相國,效法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故事,稱呼他的字「子胥」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伍員」。


相應的,伯嚭也得到了升賞,他被任命為太宰,主管祭祀、保障、內務等類事務。


雖然伍子胥在對外、行政等方面來說,更有執行權,但伯嚭卻是百官之長,相當於吳國的大管家,因此說,相比之下,伯嚭的權勢更潛在,隱蔽性也更強,更樂於為許多政治嗅覺敏銳的官僚所攀附。因為在伍子胥那裡,官員們都需要出力幹活,而在伯嚭這裡,卻能得到所有的好處和實惠。誰更受官員們歡迎,那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了,此時的伍子胥與伯嚭之間,還是親密無間的,他們共同輔佐著闔閭,希望能讓吳國這個新興的強國,在國際舞台上,產生更大的影響力並成為中原諸侯國中新的霸主國家。


但希望之所以是希望,就是因為它與現實之間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距,強的希望一直強下去,但弱的卻並不希望一直弱下去,於是乎,彼此之間的矛盾、爭奪和攻伐便永無止息。


而選擇留下的伍子胥,也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令人扼腕嘆息的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冷雨清 的精彩文章:

若無奇才安可稱聖?他用輝煌戰績證明了自己的無可超越

TAG:作家冷雨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