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改革開放四十年:生活變了,廣告形式也變了

改革開放四十年:生活變了,廣告形式也變了

藍字,輕鬆關注

《壟斷競爭理論》創始人愛德華·張伯倫認為廣告有助於企業產品從同類競爭產品中脫穎而出。

有商業的地方,就一定有廣告。

1979年1月14日,一篇刊登在上海《文匯報》的《為廣告正名》的文章引起人們思想的震動,預示著改革開放後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廣告業的全面復興。40年間,商業活動日漸繁榮,利用媒介進行的廣告推廣也逐漸多了起來,直至今天讓人感覺廣告形式有些「層出不窮」。廣告形式從80年代初之前只是簡單信息告白的「無創意時代」,到後來的名人代言、消費者導向出現、理想訴求試航、感性訴求引導潮流,探索中前進的廣告,反映出營銷手段和公眾審美觀的變遷,實際也是中國社會深刻變革的映射。

今天,經歷過各種「轟炸」並有了 「免疫」的我們,卻仍有一些留在記憶深處的廣告記憶,願意笑著分享出去。

改革開放之初,物質相對匱乏,當初的廣告,表述方式大多簡單直白,注重不斷重複品牌名稱和廣告語。把自己的產品或理念,強硬的灌輸給觀眾。在娛樂節目少的年代,看這種廣告也是一種享受。但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當年那些廣告商品漸漸消失了,一些廣告歌、廣告語卻留在人們的腦海里,至今都能哼唱——「我們是害蟲,我們是害蟲…」、「一曲歌來一片情」。

當然,至今仍有一些企業應用這樣的廣告手段打天下,甚至存在了十幾年。比如「12生肖重複播報」和「今年過年不收禮」等,提起來老幼皆知。

隨著文化娛樂內容的豐富,一些影視作品和綜藝節目開始出現了植入式廣告。但最初的植入方式過於生硬,受到觀眾的抵觸和詬病。早在1992年,牛群馮鞏的相聲《辦晚會》就代表廣大觀眾,對這一現象吐了回槽。

一場晚會,神存在的驢是主角

現在,植入式廣告依然存在,但手法卻巧妙多了,甚至讓人們覺得是那麼的自然,比如這個手機廣告。

《戰狼2》中三防手機,植入好自然。

在五花八門的廣告中,有一類廣告是唯美的、打動人心的,即那些具有故事情節的,以情感訴求為主的廣告。比如黑芝麻糊,當那個小朋友舔碗時,看著畫面,當年坐在電視機前的小編也坐不住了,彷彿隔著屏幕就能聞見黑芝麻糊的香味。

這種廣告不僅宣傳了產品,也將品牌人格化,拉近了與受眾的心理距離。這讓小編想起年初紅旗旗仕團的《戲說年夜飯》,自始至終沒有講一句產品,卻讓人感覺到紅旗濃濃的人情味,讓人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同樣,我們也見過許多跑偏的劇情廣告,故事很感人,但卻完全不知道它想表達什麼。這樣的廣告,儼然成了策劃人和設計師才藝的展示平台,卻完全忽略了廣告主的訴求,失去廣而告之的作用。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以及90、00後等數字原住民一代的長大,人們對新媒體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手法多樣、自帶傳播體質的廣告是層出不窮,搞笑的、扎心的、神轉折的,即使人們知道它是廣告,卻也心甘情願的去主動分享。

比如這樣的,即使腦洞大開,也不一定猜得到結局。

改革開放40年,廣告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傳播方式也從「推」到「拉」,不再簡單粗暴,更注意拉近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內容也從「洗腦」逐步到「走心」,不再自說自話,更在乎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一支支廣告,猶如時代凝結的水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折射出市場的變化,消費趨勢的變化和營銷思維的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旗旗仕團 的精彩文章:

TAG:紅旗旗仕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