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匡章打進了函谷關,孟嘗君有沒有可能成為秦國君主?

如果匡章打進了函谷關,孟嘗君有沒有可能成為秦國君主?

公元前298年左右,戰國時代紛爭激烈,魏國霸業衰微,西方的秦國經商鞅變法和奪取河西之地後,成為西方最具強國基因的諸侯國。而東方的齊國則因稷下學宮,廣泛吸納列國人才,齊國呈現人才匯聚國力跨越發展的格局,經齊威王、齊宣王兩代國君的努力耕耘,齊國終於成為東方列國的盟主,在齊國也出現孟嘗君這樣的人物,既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身邊又跟隨著各色人才,在封地之上儼然就是土皇帝,比之諸侯也要逍遙得多。

戰國四大公子基本上都是壟斷國之朝政的重臣,孟嘗君也是如此,也是有野心的。孟嘗君在諸侯列國中的名聲甚至超過了齊國君主齊閔王,所謂功高蓋主要遭受猜忌,而孟嘗君的聲名超越了齊閔王,這在國君的心中始終不是什麼好事情。當年齊威王時代齊國崛起而後,齊國國君與魏國國君共同在徐州相王,那個時期的齊國國君的聲望達至巔峰,到齊閔王時期的齊國,國力有增無減,人才有多不少,對外戰場上齊國與韓趙魏、與南方楚國等國相比,也絕不遜色。

《史記》中記載:「嬰卒,謚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於薛,是為孟嘗君。」孟嘗君最早成名之地就是在自己的封地薛地,不過是繼承其父親田嬰的爵位而已。孟嘗君這個人本來不是安分的人,既有錢又有勢,孟嘗君就想要做出更大的功業。此時秦國的秦昭王即位不久,便盛情邀請孟嘗君入秦,並以之為相國。奈何這個時期秦國執掌大權的乃是秦國宣太后外戚集團,對孟嘗君這個外來戶非常不待見,孟嘗君遂東出函谷關,回到齊國。《史記》:「齊閔王不自得,以其遣孟嘗君。孟嘗君至,則以為齊相,任政。」秦昭王任用孟嘗君為相國的事情顯然刺激到齊閔王,孟嘗君回到齊國後就成為齊國的執政大臣。

孟嘗君在秦國所遭到的對待,成為孟嘗君心中的痼疾,並最終導致孟嘗君與魏國韓國進行合縱,組成聯合部隊進攻秦國。這場戰爭的主將即是齊國有名的戰將匡章。這位匡章當年徐州相王的會盟上,就是齊威王的護駕部隊,此後帶領齊國軍隊東征西伐,立下顯赫功勛:

齊威王三十四年,秦國借道魏韓,對齊展開偷襲戰爭,在年輕的匡章統帥下,齊軍充分利用秦軍長途跋涉和進退兩難之機,派遣齊軍混進秦軍大營,內外夾攻中攻破秦軍中軍大賬。此戰為匡章成名之戰。

齊宣王六年,匡章率軍十萬,攻破燕國都城,齊人佔據燕國數月之久。此戰匡章因對齊軍管束過於鬆軟,導致齊人在燕國大肆魚肉百姓,而齊燕之世仇也自此戰而後深結。

齊宣王八年,匡章率齊宋聯軍攻破魏國城池,魏國向秦國求救。

齊宣王十九年,匡章聯盟魏韓兩國,攻打楚國方城。楚國的這座城池是銜接楚國與中原的必經之路,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要衝,楚國派出大將唐昧率軍迎擊。匡章命精兵深夜渡河,發起突然襲擊,打敗楚軍,唐眛戰死,楚國損失兩萬餘人。而楚國先是受秦國打敗,此次損失方城,更是楚國衰亡之徵兆。

正是這位齊國三朝著名戰將,成為孟嘗君攻打秦國的主將,可見孟嘗君對戰勝秦國的急迫之心。而與魏韓兩國的聯盟,自然也是對魏韓兩國有著相當的利益承諾,那即是攻破秦國都城而後,即可由韓魏齊三國共分秦國土地,這份封地的執掌者,除了匡章和孟嘗君,再不可能有著其他的人選。在齊韓魏屯兵函谷關外數月而後,趙國和宋國見有利可圖,亦是帶兵加入分贓秦國的戰爭,這場合縱之策,源自孟嘗君的復仇之心,就是要把在秦國所受到的羞辱,徹底的還給秦國,因此在孟嘗君的戰略意圖裡,是要徹底毀滅秦國的。

秦昭王顯然看清了孟嘗君的目的,即便南方正在與楚國進行膠著的戰爭,秦昭王也只能撤回主力部隊以防守秦國都城,而對外則派出外交使臣,既離間列國關係,又賄賂齊國君主,以孟嘗君瓜分秦國以擴展自家勢力的理由,徹底的說服了齊閔王,否則以齊閔王之好大喜功的性格,怎麼會輕易的將秦國這塊肥肉白白的丟掉,齊閔王當然還是擔心孟嘗君功高蓋主的。匡章的函谷關之戰,也成為畢生之中的最後一戰。就匡章本身而言,自然是想要打進秦國都城的,就在臨門一腳的時候卻接到了齊閔王的撤兵令,這對任何武將而言都是致命的。此後鬱鬱而終,也極有可能。這場戰役的結果,不僅是齊國失去了稱霸的最後機會,東方六國也失去了打敗秦國的機會。此後數年之間,秦昭王苦練秦軍,不拘一格,提拔了一位改變戰國歷史的人物,他也最終成為了東方六國的夢魘,那就是戰神白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古代十大神箭手都是誰?第三飛將軍李廣,三國猛將呂布僅排第五
部落日益強盛,君主竟然聽信讒言,西伯身陷囹圄生死如何?

TAG:西周 |